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首页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与民族。
(三)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和“天府之国”。
(四)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
(五)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17 21:38:11
      (一)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1个县(市、区)、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二)人口与民族。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6563878户,86421445人,平均每户3。
      25人,总人口数比2004年增加了468514人,年增长率为0。54%,比上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总人口中:男性44836367人,占总数的51。88%;女性41585078人,占总人口的48。12%,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8654580人,占总人口的21。
      59%;18岁~35岁的24839717人,占总人口的28。74%;35岁~60岁的30993594人,占总人口的35。86%;60岁以上的11933554人,占总人口的13。81%。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其中世居的14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人口181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2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羌族人口30万人,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此外,省内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2005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达80万人,其中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95个民族乡。 (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时期,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使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文明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显著而独特的内涵和特点闻名于世。   文明渊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
      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地方特色显著。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品荟萃。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一批珍贵稀有的高品味文化。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铜器、玉器和陶器都属文物精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2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其他人文景点200多个。
      川菜位居我国三大菜系之列,五粮液等川酒为国宴珍品,蒙顶茶、峨嵋毛峰等中国名茶享誉全国。   兼容多元文化。四川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除了境内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还吸纳了西方节庆文化与饮食文化。 杰出人才 徐僖、郑家奎、黄润秋3位科研人员近日荣获第三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分别获得奖金50万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在国内创建和发展了高分子化学学科,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思路,成功地创建了高分子性能化新技术,取得了大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家奎主持并完成了“水稻不育K型新质源的创新、研究与应用”,这一项目获得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他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37亿元,曾荣获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成都理工学院教授黄润秋先后承担了三峡工程、溪洛渡、向家坝、紫坪铺及黄龙——九寨机场等30余项水利水电、交通资源开发工程重大地质问题的研究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解决了四川省及西部地区大型工程建设中的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蜂***

    2007-06-17 21:38:11

其他答案

    2007-06-28 12:25:58
  •   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万。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
      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
      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时值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之际,我们期望它能给您带来方便,带来商机。
      我们将以更多的热情投入网站的建设,四川的建设。我们坚信,四川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四川的成就将更加辉煌。 四川天气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日照: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 -1600小时。
      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0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40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气温: 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同纬度地区高1℃。
      一月平均气温3—8℃,盆周略高;四月平均气温15℃—19℃;七月平均气温25℃—29℃,是全年最热月份:十月平均气温15℃-19℃,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四季分明:春季候温10°-21。9°,长约3个月;夏季候温≥22°,长3个多月;秋季候温10℃—21。
      9℃,长2。5个月;冬季候温<10℃,长3。5 个月。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4200℃—6100℃,无霜期280-300天。 川西高原主体部分年平均气温<8°C;一月平均气温-5°C左右;四月平均气温5℃—10℃;七月平均气温10℃—15℃;十月平均气温5℃左右。
      全年无夏,冬季漫长,可分3期:寒期候温≤0℃,冷期候温1。1℃—9。9℃,温凉期候温≥10℃。全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在2000℃以下。 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谷地15℃—20℃,山地5℃—15℃。一月平均气温 5℃,德昌以南谷地10℃—12℃,为全省冬季最暖地区;四月平均气温10℃—24℃;七月平均气温15℃—26℃;十月平均气温10℃—20℃。
      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两季。全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德昌以南河谷>4500℃,以北锐减至2000℃。 降水量: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
      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四川交通概况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
      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
      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
      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
      全国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6个(成都、泸州、宜宾、达川、西昌、南充)。目前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
      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四川旅游产业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
      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空港之一,现有国内国际航线160余条,可直飞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克茨、尼泊尔、加德满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
      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八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件公路、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来川旅游交通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风景区国际直接电话可达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
      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40余家,其中星级的达百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9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张开她热情的怀抱,恭迎四方佳宾来四川旅游观光。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4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未来:四川将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西岭雪山、蜀南竹海、剑门蜀道、三星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强化旅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抓好旅游商品开发。搞好旅游促销。创全国名牌,创世界级旅游产品,努力建成旅游大省 2亿多年前,四川隐居在海水下面,后因地壳运动,改变了东高西低的地势,海水流走,从此四川盆地变干。大约200多万年以前,这里有了人类活动。
      在秦统一之前,四川有巴、蜀两个独立的小国,故四川又称"巴蜀之地"。秦王朝统治四川后,为加强对原住民的统治,往巴蜀地区大批移民,到东汉时,四川人口达470万。公元初年,成都已是人口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诸葛亮为丞相,四川经济得到发展。
      至唐代后期,四川盐业鼎盛,经济繁荣,成为唐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宋朝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明朝时期,由于刀兵人祸和天灾,四川人口大量减少,以至"千里无人烟"。清朝统治后,由于四川自然条件好,粮食丰产,大批移民进入,四川成了"五方杂处"的移民省份。
       根据古人类学的发现和研究,四川的史前时代发轫于200万年以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地质学年代上的更新世早期。1986年十月,在长江南岸的巫山县庙宇镇本坪村尤骨坡发现一批包括上内侧门齿和下颌骨在内的古人类骨骼化石,经中国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纪早期,距今200万年~204万年。
      人类学家命名为"巫山人"。   在发现"巫山人",之前, 1951年,在长江支流沱江西岸的资阳县(今资阳市)黄鳝溪,曾经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化石,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古人类学家认为属于新人(晚期智人)类型,其绝对年代距今1万年~5万年,并将其命名为"资阳人"。
         四川境内迄今已被命名或被提议命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有三处:铜梁旧石器地点,位于铜梁县西北的张二塘村附近,据放射性碳索断代,年代距今约25150土310年或21450+/-850年;鲤鱼桥旧石器地点,在资阳市孙家坝,距今约25100+/-400年;富林文化,在汉源县宫林镇,遗址位于大渡河与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距今约2万年。
      上述五处古人类化石及遗址的发现, 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在今四川地区从东到西的广阔地带就有人类生存与活动。 到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的原始先民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其遗址分布很广,至20世纪90年代,发现已经达200 多处,东起长江三峡,西至雅砻江、大渡河,北达广元、阆中,南及西昌、长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元营盘梁。巫山大溪、广汉三星堆、西昌礼州等遗址。   广元首盘梁遗址位于广元市东北川陕交界区的中子铺附近,其年代距今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是迄今中国长江流域首次发掘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原始文化遗址。巫山大溪遗址、位于夔峡东口大溪与长江交汇处的三级台地上。
      同类文化遗址在长江中游及其支流的沿岸也有发现。考古学界命名为"大溪文化"。大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5300年~6000年。其早期为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期,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萌芽阶段。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经济,已经有了产品交换关系。
      广汉三星堆遗址布于广汉市南兴镇的月亮湾。三星堆一带。其第一期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距今4000 年~5000年。发现有原始的木骨泥墙式房屋。居民己进入定居的农业经济阶段西昌礼州 址位于西昌安宁河东岸第三阶地上,相对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也是以农耕为主,器物特征与四川盆地及周边各地都不相同,属于金沙江流域的一种典型文化。
         上述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遗存,具有各不相同的文化面貌,说明居住于四川地区的原始先民,在来上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人类群体。他们共同创造了四川地区的人类原始文明,并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区的原始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四川的古史传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上古巴、蜀先王世系传说,围绕黄帝系统而展开,包括螺祖传说、禹生石纽传说等。
      二是巴、蜀先王活动传说。这一类传说最为丰富、生动和感人,如禹娶涂山、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鳖灵治水、凛君化虎等,说明了上古时代居住于四川广大地区的先民们与大自然英勇斗争的历史。在这种斗争中,他们既得以在四川地区生存、繁衍和发展,又创造了灿烂的四川上古文明。
      这一时期,大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而三星堆青铜文明则可视为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的代表。   广汉三星堆遗址在第一期文化遗存之上,分布着长约100米、宽40余米、高3米~6米的"土埂",这是商代早期古蜀人修筑的城墙,在南城墙之外的两个器物坑里,埋藏着数以千计的大型青铜像、青铜器物、黄金制品、玉石器。
      象牙、海贝和陶器等,它们的时代相当于殷墟一期和殷墟晚期,即盘庚迁殷后的公元前13世纪和商末周初的公元前11世纪。   成都十二桥遗址的发掘也证明,几乎与三星堆文明同时,在今成都城西也拥有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成都城北羊子山还拥有一座高达10米以上、每边长103。
      6米的三级四方礼仪土台。此外,在三星堆遗址的不少陶器上、成都十二桥商代地层出土的陶轮上,都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说明,至迟在商代,在成都平原上,四川先民已经进入奴隶制文明时代。前面提到的关于四川的古史传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与三星堆、十二桥等遗址一道,从口碑传说与考古发掘两个方面对这个奴隶制文明时代的存在作出确凿无误的印证,尽管史籍无征。
         在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鬼有关。他们当是地处在岷山与岷江河谷的蜀人部落或部族的首领。在夏商之际,他们从今茂县叠溪一带经都江堰市灌口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不少学者认为,广汉三星堆遗址可能就是鱼冕王族建立的早蜀王国的都城。
         "三代蜀王"之后,便是杜宇王朝。杜宇是从朱提(今云南昭通)进入成都平原的。他同江源(今祟州中西南)的女酋长梁利结合,取得当地土著的支持,因而逐渐取代鱼冕王族,改朝换代,成为蜀国的统治者。这时杜宇氏大约将蜀国的都城迁至汶山下的郸邑(故址在今郸县城北,即民间传说中的杜鹃城),又在翟上(今双流县牧马山一带)建立陪都,杜宇氏教民务农,致力于发展稻作农耕,是最早开发成都平原的主要功臣,因而深得人心,后世因之将杜宇奉为农神。
         杜宇王朝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采用中原的王位世袭制和职官制,成为当时西南地区的一个强大国家,其势力范围北达今汉中,南抵今凉山州、宜宾与云南、贵州,西及岷山山地和芦山,天全,东至嘉陵江。商周时期,在今鄂西地区夷水(今清江)流域分布有凛君族的巴国,在汉水中游分布有姬姓的巴国,势力都很强大。
      其时在今川东地区虽有巴人活动,却是多个分散的部落国家,没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统一的巴国,所以在杜宇王朝时代,巴地便很容易地成为杜宇王朝的势力范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到蜀王升明氏时,竞会出现"蜀王据有巴蜀之地"的局面。在杜宇氏统治后期,以"荆人"身份在蜀国为相的鳖灵因治水有功,得到蜀人拥戴,使杜宇氏'禅位,于他,由此建立开明王朝。
      这时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初,相当于春秋早期。 开明王朝建立后,定都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从开明二世卢帝开始,蜀王室致力于开疆拓土,征伐激烈,一度攻至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进入战国以后,又与秦国反复争夺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地区,终于得手,成为威震西南的霸主。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九世开明帝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而立宗庙,又把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到今天的成都。   春秋战国之交,活动于夷水流域的廪君巴人开始进川东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巴国,曾先后或同时以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市)、平都(今丰都县)、阆中以及枳(今涪陵市)为国都和陪都。
      其君主实行世袭制度,太子称巴王子,省称巴子。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获取巴蜀地区富足的物质、人力资源,继而东向伐楚与统一天下,遂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结束战争,又乘胜攻占巴国的国都江州。   秦统一巴蜀后,先后设巴、蜀,汉中3郡利县。
      郡设郡守,掌郡治;设郡尉,辅佐郡守并典武职甲卒。县万户以上设令,不足万户设长,下设丞、尉,辅佐令、长。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则改称'道'巴蜀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政令,由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三十年至秦庄襄王三年(前227年~前247年)之间,李冰担任秦国蜀郡第二任(一说为第三任)太守,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采取一系列开发蜀地经济的重大措施,如修建都江堰,开凿广都盐井,疏通成都二江(即检、郸二江,今南河、府河),使川西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尔后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秦还将关中地区及关东六国大批怀有异心的;旧贵族等陆续迁人蜀地,以加强控制。其结果给地广人稀的蜀地手工业、商业带来了繁荣。如赵国卓氏、山东程郑在临邛等地冶铁铸铜,煮盐经商,大力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营手段。大量移民还使已蜀"民始能秦言"民的同时,从张若起的历任巴蜀地郡守、县令,辽仿照咸阳建制兴建成都城。
      郸城、临邛城、江州城、阆中城,设置城防、粮仓以及盐官、铁官、市官等,又修通道路(如:'五尺道')上述措施,促进了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入汉以后,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土"。直至今天,人们还用"天府"或"天府之国"来指代四川。
         汉初,封建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继续向蜀地移民。蜀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但文化事业相对落后。汉景帝(前156年~前141年在位)末,文翁出任蜀郡太守,首创官学,将兴办教育列为治蜀首要目标。从此蜀郡学风大盛,可与文化发达的齐鲁地区媲美。
      文翁兴学的验传到巴郡和汉中郡,"巴,汉亦立文学"。汉武帝时,更'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   汉武帝时期(前140年~前87年),在巴蜀地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发西南夷,最终将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归人汉朝版图并设益州以统辖,治成都县(在今成都市)。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不仅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各地区问的相互交流与共同进步,而且还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今四川),自立蜀王,国号"成家",建都成都这是自秦并巴蜀后今四川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东汉时四川复归汉有。
      东汉末又为刘焉、刘漳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尔后,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四川、云南的大部分,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流域的一部分。魏、蜀、吴三国鼎立,但蜀国地域最小、国力最弱。
      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严肃法纪:广 揽人才'下限其方";劝督农桑,推行屯田;平定南中,稳定后方;联吴抗曹,积极北伐,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诚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袁准。诸葛公论》所说:“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凛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 诸葛亮死后30年,即后主炎兴元年(263年)冬,蜀国被曹魏所灭。不久,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西晋后期,四川爆发震撼全国的流民起义。永兴三年(306年),起义领袖之一、巴氏族首领李雄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改元晏平。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
      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这是秦以后西南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也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历5代、43年其全盛时疆土东守三峡,南至南中,西尽岷邛,北据汉中,相当于今四川盆地及陕、滇、黔等省部分地区。 。

    小***

    2007-06-28 12:25: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