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何?

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何?
r*** | 2016-09-21 17:30:0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1 18:44:08
  • 
    (1)病因: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正常贝塔珠蛋白基因,合成正常量的贝塔珠蛋白链。若自父母继承了异常贝塔珠蛋白基因,则可导致本病。由于贝塔珠蛋白基因突变部位和类型不同,对贝塔珠蛋白合成抑制的程度也不同,常将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为两种类型:①贝塔珠蛋白完全不能合成者称为贝塔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②贝塔珠蛋白尚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足者称为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发病机制:人类贝...

    查看全部>>

    
    (1)病因: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正常贝塔珠蛋白基因,合成正常量的贝塔珠蛋白链。若自父母继承了异常贝塔珠蛋白基因,则可导致本病。由于贝塔珠蛋白基因突变部位和类型不同,对贝塔珠蛋白合成抑制的程度也不同,常将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为两种类型:①贝塔珠蛋白完全不能合成者称为贝塔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②贝塔珠蛋白尚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足者称为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发病机制:人类贝塔珠蛋白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已知将近有200种基因突变可导致贝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由于贝塔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贝塔珠蛋白基因的转录、前体mRNA的加工、rhRNA的翻译及贝塔珠蛋白链的完整性发生障碍,导致贝塔珠蛋白链的合成不足或完全不能合成,引起阿尔法珠蛋白链与非阿尔法珠蛋白链的合成比例不平衡,影响正常的血红蛋白(HbA)的生成导致贫血。尽管相对增多的阿尔法珠蛋白链可与代偿性增高的伽马链德尔塔链组合,造成HbF(a272)、HbA2(a2S2)增高,但仍有大量多余的阿尔法珠蛋白链在红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导致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造成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系统内破坏,同时含有包涵体的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大量死亡,造成原位溶血增多。患者由于HbA合成减少的贫血及双重部位的溶血,加之氧合力增高的HbF代偿性增高,致使血液带氧减少及释氧困难,组织缺氧诱发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导致骨髓腔扩大引起地中海贫血外貌及贫血、黄疸、脾大等症状及体征。
    杨*** | 2016-09-21 18:44:08 70 1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