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草莓半促成栽培覆膜保温后如何进行管理?

首页

草莓半促成栽培覆膜保温后如何进行管理?

草莓半促成栽培覆膜保温后如何进行管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11 12:04:45
  •   
    草莓半促成栽培保温后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温度、光照的调 控和植株管理、施肥、灌水及病虫害的防治。
    (1)温度的调控随着秋季温度的降低,日照缩短,草莓开始 进入休眠期,各品种对低温需求量不同,进入休眠的时期也有早有 晚。对于休眠浅的品种要早保温,休眠深的品种保温相对推迟。
       一旦进入休眠以后,各品种必须满足其低温需求后才会打破休眠 恢复生长。如果低温量不足,即使设施保温,植株仍然矮化,产量 不高;相反,如果低温量过多植株生长旺盛,发生徒长,产量也会降 低。一般半促成栽培的扣棚保温时期在低温需求量基本满足的休 眠解除期,即在完全打破休眠之前,保温期一般在12月中旬至翌 年1月上旬。
       ①扣棚后至出蕾期为了促进植株生长,防止矮化苗进入休 眠期,也为了使花蕾发育均匀一致,这时需由低温逐渐转为高温管 理。其适宜温度白天18°C〜32°C,夜间9°C〜10°C。在不发生烧 叶的情况下,大棚与小拱棚都要完全密闭封棚,使其提早打破休 眠。
      发现高温轻微伤叶可喷洒少量水分,如果晴天,短时35°C对 植株影响不大,但在40°C以上,应通风降温,温度绝对不能超过 48°C。在扣棚的10天内,一般只对大棚通风换气调节温度,小拱 棚暂时不通风,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②现蕾期即开始出蕾至开花始期,当2〜3片新叶展开时, 温度又逐渐降低,除大棚外,小拱棚也需通风换气。
      白天温度 25°C〜28°C,夜间8°C〜10°C,此时正是花粉母细胞四分期,对温 度变化极为敏感,容易发生高温或低温伤害,要防止设施内温度的 急剧变化,绝不能有短时间35°C以上的高温。 ③开花期即开花始期至开花盛期。适宜温度白天23°C〜 25°C,夜间8°C〜10°C。
      在30°C〜35°C及以上时,花粉发芽力降低,在o°c以下,雌蕊受冻害,花蕊变黑不再结果,因此应注意夜间 保温。 ④果实膨大期此期白天宜保持温度18°c〜25°C,夜间 5°C〜8°C。冬季最低温度要保持在2°C〜3°C:及以上。此时温度 高,成熟上市早,但果个小。
      如果温度低,采收推迟,但果个大。 可根据市场价格来调节温度,以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⑤果实采收期温度可稍低些,保持夜间温度在5°C以上,注 意换气、灌水和病虫害防治。但不可使温度过低而使草莓被迫进 入休眠状态。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整体要比所要求的温度高 2°C〜3°C,保持植株上不断有果实采收,新果产生,生长旺盛才可 获得优质丰产。
       (2)光照控制半促成栽培与促成栽培除采用电照栽培外,还 采用遮光处理,即在扣棚保温前的20〜30天用遮光率50%〜 60%的遮阳网对草莓进行遮光处理,以促进植株生根,防止植株休 眠。但遮光处理时间过长,影响植株的光合产物积累,从而影响草 莓产量和品质。
       (3)植株管理从定植至果实采收结束,植株一直进行着叶片 和花茎的更新,为保证草莓植株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花芽分 化和发育符合要求,经常进行植株管理工作是必须的。 ①摘老叶和病叶植株定植成活后,新叶不断发出,子苗所带 的叶片逐渐变色老化,失去光合作用的功能,应及时摘除,这是第 一次摘叶。
      由于新叶与老叶制造的物质不同,老叶具有较多抑制 花芽分化的物质,在整个生育期间要不断地摘除老叶,以促进花芽 分化。同时老叶、病叶制造的光合产物抵不上自身的消耗成为无 功能叶,而衰老叶片也容易诱发病害。因此,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 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期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以减 少草莓植株养分消耗,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和减少病害。
       另外,在开花结果期,如果植株长势过旺,叶片数过多,即使未衰老成熟的叶片也可部分摘除。但不能过度摘叶,一般每株保持12〜 15片叶,否则会使开花和果实膨大缓慢、延迟成熟期。 ②剪匍旬茎、掰弱芽当植株发出新叶后,会不断发出腋芽和 匍匐茎,为了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增加产量和大果率,必须及早 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这样可避免较大的伤口,促进顶芽开 花结果。
      在去弱芽时需根据不同的品种、秧苗质量和株行距,留强 壮的腋芽1〜3个,密度大的留1个壮腋芽,密度小的留3个壮腋 芽,密度中等的留2个壮腋芽。另外,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 ③花序整理草莓花序属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聚伞花序,花 序上高级次花分化得较差,所结果实较小,对产量形成的意义不 大。
      因此,要进行花序整理以合理留用果实,一般生产上每个花序 留果实7〜10个。果实成熟期,花序会因果实太重而伏地,易引起 灰霉病及其他病害发生,造成烂果。生产上常在垄两端,花序抽生 的一侧拉上线绳,将花柄搭于线绳上,这样花果悬空,利于果实着 色、果面干净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 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4)花果管理目的是减少畸形果的产生,保持有较高的商品 果率,主要有下面2方面的内容。 ①花期授粉花期可结合人工授粉或放蜂来提高授粉质量, 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的发生,一般每667米2棚室放1〜2箱 蜂,注意通风口上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
      蜜蜂箱一般应在 花前1周放入,以便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在棚内 温度低于14°C或高于32°C时,蜜蜂活动较迟钝而缓慢,在晴天上 午9时至下午15时,大棚内气温在20°C以上时,蜜蜂活动非常活 跃,授粉效果很好,注意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虫剂,应选择性地施用 杀菌剂,并注意防止高温多湿给蜜蜂带来病害。
       ②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可减少营养的消耗,使营养集中在留 下的花果上,从而增加果实的体积和重量。一般大果型品种保留第一级、第二级序花和部分第三级序花,中小型果品种保留1〜3 级序花花蕾,对第四级、第五级序花全部摘去同时注意摘去病虫 果、畸形果,一般第一花序留8〜10个果,第二花序留6〜8个果, 第三花序留5〜7个果。
      具体留果数可根据花梗的粗细,叶片数量 和叶片大小,厚度、颜色来决定。花序数多,花梗粗,叶片多、大而 厚、叶色深的品种要多留果,反之要少留果。 (5)追肥技术半促成栽培的草莓不同于露地,植株长时间保 持着旺盛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期达3个月以上,植株 的负载果也较重。
      为了防止植株和根系早衰,除了在定植前施足 基肥外,在整个植株生长期适时追肥就显得特别重要。考虑到草 莓生育期限长、不耐肥、易发生盐害等特点,追肥浓度不宜过高,一 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覆地膜前撒施后灌水,覆地膜后以液施 追肥为主,液体肥料浓度以0。
      2%〜0。4%为宜,注意肥料中氮、 磷、钾的合理搭配。追肥的时期分别为:第一次追肥是在植株顶花 序显蕾时,此时追肥的作用是促进顶花序生长。第二次追肥是在 植株顶花序果实开始转白膨大时,此次追肥的施肥量可适当加大, 施肥种类以磷、钾肥为主。第三次追肥是在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期。
       第四次追肥是在顶花序果实采收后期,植株因结果而造成养分大 量消耗,及时追肥可弥补养分亏缺,保证随后植株生长和花果发 育。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1次,每667米2每次施氮磷钾复合 肥10〜15千克。另外,还可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 (6)水分管理在生产上判断草莓植株是否缺水不仅仅是看 土壤是否湿润,更重要的是要看植株叶片边缘是否有吐水现象,如 果早晨叶片没有吐水现象,说明需要灌溉,但不要把植株上露水当 成草莓的“吐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
      灌溉时采用膜 下灌溉方式,最好采用膜下滴灌。

    D***

    2016-05-11 12:04: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