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啤酒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首页

古代啤酒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古代啤酒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1-20 20:37:25
      是的,中国古代的啤酒没有流传下来,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泥灭了。费广铭在他的《啤酒史话》中指出了它被淘汰的一个原因,就是说它的存在与否,决定于饮用者对它的取舍。有一则典故,说明了古代人很喜欢香醇味浓的酒,而不喜欢淡泊味薄的酒。《淮南子》中说:“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
      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这则故事原是写小人索贿不成,恼羞成怒,玩弄“掉包”害人的把戏,本意并不在品评酒的优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都证明了当时的王公贵族,在酒类品种增多,可供选择的情况下,都喜欢味道醇厚可口的酒,厌弃味道淡薄的酒。
      《天工开物》中也提到了醴酒失传的原因:“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来厌其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然而,在战国时代,醴酒还一度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饮料,人们甚至把它当作圣洁的祭品供奉神灵。《荀子•礼论》中写道:“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到了汉代,欣赏醴酒者还大有人在。
      《汉书•楚元王传》中记载:“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元王宴客时忘了将醴酒拿出来,结果把嗜醴酒的门客得罪了。到了三国时期,人们还是念念不忘甜淡而可口的醴酒,《曹植致季垂书》中有“举泰山以为肉,挹东海以为醴”的描述。
      舀东海之水来酿造醴酒,这虽然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语言,但也足见当时人们对醴酒的推崇和喜爱。

    E***

    2018-01-20 20:37: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酒类/饮品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