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刘备和诸葛亮 “隆中对”中暗藏哪些政治阴谋?

首页

刘备和诸葛亮 “隆中对”中暗藏哪些政治阴谋?

刘备和诸葛亮 “隆中对”中暗藏哪些政治阴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24 15:44:57
      如果只从《三国演义》的角度看,刘备似乎是一个仁德的人,他并非是为了得到天下而起兵,而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为了汉室江山不落入奸臣之手,更是为了自身 血统上的责任而战的。但事实上,刘备其实是一个雄心十足的人,他不甘人下,不甘落 魄,是一心想要得到天下的人。
      这一点从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来。人们从“隆中对”中,发现了刘备的政治阴谋。诸葛亮在和刘备畅谈天下大势的“隆中对”中提出了 “天下三分”的观点,这个观点虽然是由诸葛亮提出的,却是刘备自导自演的一场政治阴谋。关于三分天下的论点,本是由刘备引出的,他向诸葛亮问计。
      诸葛亮告诉他,现在天下的形势——曹操兵强马壮,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不可能与之直接抗衡了,而坐 拥江东的孙权已经在江东盘根错节,也是不能轻易铲除之。诸葛亮告诉刘备,现在他们 应该立足于巴蜀,安抚百姓,和孙权结盟,这样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光复汉室。
      然而,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观点只是简单地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政策方针,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却深得刘备的心思,让后者十分满意。究其原因就是 因为,三分天下本就是刘备的想法。原本刘备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在人生的前期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分不顺畅。
      当诸葛亮和他谈论天下时,刘备已是年近五十的人了。他的人生经历早就告诉了他现在天下的形势,他自己明白他是无法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所以在刘备心里,最理想的状态不是相争而是共存,诸葛亮的分析可以说深得他心。经历过黄巾军起义,做过地方官吏,几次历经生死一线的刘备,在政治上已经日渐成熟了,城府已越来越深。
      他想要借诸葛亮之口说出他心里的策略。刘备有雄心,想要称雄,他的“兴复汉室”本就是一个幌子,当时汉室未亡,天子还在,而刘备的复兴汉室只是等于自己掌权罢了。然而虽有雄心但是当时的天下并没有刘备的立足之地。虽然荆州和益州是十分理想的落脚之地,但是一向标榜仁义的刘备不能主动做出这不仁不义之事。
      而诸葛亮正在这时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 :那些地方的主人并不是明君,而那里的百姓渴望的是像刘备这样的君王。这下刘备有了足够的理由,因为他所做的事都是符合“天意”的。所以,刘备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政治策略的发言人,由他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既让自己得到了舆论支持,又避免了同室操戈的罪名。
      所以刘备不顾关羽和张飞的不悦而和诸葛亮日益亲密了起来,因为,有些话只能从诸葛亮口中说出来,而不能从刘备口中说出,有些事虽然是刘备想做的,但是表面上却全都是诸葛亮的指示。其实刘备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这一点从刘备临死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
      对于刘备来说,做皇帝一直是他的梦想,所以在他得知曹丕称帝之后,便也迫不及待地称帝了。

    玉***

    2017-07-24 15:44: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