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初一人教版中《论语十则》和《爱莲说》、《陋室铭》的全文是什么?

首页

初一人教版中《论语十则》和《爱莲说》、《陋室铭》的全文是什么?

初一人教版中《论语十则》和《爱莲说》、《陋室铭》的全文是什么?我的书丢失了,现需急用,请尽快把全文发给我!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20 23:10:35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疑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动词,以……为耻、以为……可耻)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教诲、教导) 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即优点)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作者被贬至和州时所作的一篇骈文,作品以远在被贬之地、身居陋室的穷窘为背景,着力描写“陋室不陋”,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本文是写出来放在坐位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爱莲说(周敦颐) 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哲学家。宋代道州人,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濂溪先生。
      其作品收在《周元公集》中。“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名”,形容词“灵”受副词“则”修饰,用作动词;出名,成为灵异的水。句意: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扰乱;使……劳累。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3。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常指鸿雁。句意: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常用义为:样子。句意: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5。惟吾德馨(馨:美好。今常用义为:芳香。句意:只要我有美好的品德) 6。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常用义为丝绸和竹子。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
       。

    c***

    2005-01-20 23:10:35

其他答案

    2005-01-24 09:32:03
  •   我刚学过,不会有错的,答案如下: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疑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动词,以……为耻、以为……可耻)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教诲、教导) 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即优点)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作者被贬至和州时所作的一篇骈文,作品以远在被贬之地、身居陋室的穷窘为背景,着力描写“陋室不陋”,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本文是写出来放在坐位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爱莲说(周敦颐) 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哲学家。宋代道州人,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濂溪先生。
      其作品收在《周元公集》中。“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名”,形容词“灵”受副词“则”修饰,用作动词;出名,成为灵异的水。句意: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扰乱;使……劳累。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3。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常指鸿雁。句意: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常用义为:样子。句意: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5。惟吾德馨(馨:美好。今常用义为:芳香。句意:只要我有美好的品德) 6。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常用义为丝绸和竹子。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
       。

    蓉***

    2005-01-24 09:32:03

  • 2005-01-23 15:02:40
  •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疑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动词,以……为耻、以为……可耻)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教诲、教导) 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即优点)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作者被贬至和州时所作的一篇骈文,作品以远在被贬之地、身居陋室的穷窘为背景,着力描写“陋室不陋”,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本文是写出来放在坐位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爱莲说(周敦颐) 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哲学家。宋代道州人,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濂溪先生。
      其作品收在《周元公集》中。“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名”,形容词“灵”受副词“则”修饰,用作动词;出名,成为灵异的水。句意: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扰乱;使……劳累。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3。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常指鸿雁。句意: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常用义为:样子。句意:没有官府的文书来劳累(我的)身心) 5。惟吾德馨(馨:美好。今常用义为:芳香。句意:只要我有美好的品德) 6。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常用义为丝绸和竹子。句意:没有奏乐的闹声来扰乱(我的)耳朵)。
       。

    1***

    2005-01-23 15:02:40

  • 2005-01-23 10:16:16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b***

    2005-01-23 10:16:16

  • 2005-01-22 19:19:33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我也来回答 | 修改回答 | 采纳为答案 | 我来评论 | 投诉 |↑回页首 | 回答者:燃烧篮球 级别:新手(2005-01-21 10:37:54)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知***

    2005-01-22 19:19:33

  • 2005-01-22 13:40:00
  •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s***

    2005-01-22 13:40:00

  • 2005-01-21 16:37:49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t***

    2005-01-21 16:37:49

  • 2005-01-21 10:37:54
  •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燃***

    2005-01-21 10:37:54

  • 2005-01-21 10:36:40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雨***

    2005-01-21 10:36:40

  • 2005-01-20 23:14:55
  •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R***

    2005-01-20 23:14:55

  • 2005-01-20 22:58:53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初***

    2005-01-20 22:58:53

  • 2005-01-20 22:47:34
  •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b***

    2005-01-20 22:47:34

  • 2005-01-20 22:23:09
  •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拓***

    2005-01-20 22:23: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