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论文《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首页

论文《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论文怎么写??哪有这类文章可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10 22:27:28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基础,是马克思赖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从而是创立剩余价值理论联系实际最根本的依据,而剩余价值理论则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正是有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才第一次真正被揭露出来;正是由于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依据的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分析,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规律性才第一次获得了科学的解释。
      诚如恩格斯正确地指出的,剩余价值理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强调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当然,运用抽象力来分析经济现象决不是意味着抽掉实际内容,恰好相反,科学的抽象正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而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概念上的抽象的规定,又将“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表现出来的“庞大的商品堆积”中抽象出商品价值这一范畴的。
      因此,尽管商品价值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体现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命名商品之间的交换发生等量关系,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物,那就难以阐明商品之间的交换所表现出的等量关系的最后原因。
      价值概念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   价值范畴还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为商品生产的特有范畴、一个历史范畴。这就是说,只是当劳动产品成为商品时,人类劳动才表现为价值。因此,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历史上看,价值总是先行于价格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满足于市场现象或价格的直观感觉,这样就必然把隐藏在市场现象后面的实质性东西视为神秘莫测。对于这种肤浅的观点,马克思早就批评道:以为劳动价值论好像是“奇谈怪论”,“有悖于日常经验”,“但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以及水由两种易燃气体所构成,也是奇谈怪论了。
      日常经验只能抓住事物诱人的外观,如果根据这种经验来判断,科学的真理就总会是奇谈怪论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对商品交换这种普遍的经济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根据“日常经验”来判断某种解释是否合乎情理,而必须探寻各种形式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最近,美国经济学者D·K·弗利也肯定:“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和货币的一种统一理论,其中劳动是价值的实体,而货币却是价值的表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剥削论,又是货币论,但首先一点也不是相对价格论”。   我国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早就写道:“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他确立了价值作为商品经济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范畴。他明确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考察交换价值时,他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抽象出来。马克思首创了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指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的价值,具体劳动则实现包含在生产资料和原料中原有价值到新商品的转移,这就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说成和劳动一起创造价值的辩解企图”。
      “马克思在从交换价值抽象出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价值形式:由简单形式到其扩大形式,再到其一般形式,最后到其货币形式;解决了古典派所不能解决的商品如何变成为货币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已以生产价格的转化形态发生作用。……马克思在阐明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了在这一新条件下,市场价格不再围绕着价值波动而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
         岱老所概括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很有助于今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系统探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拓宽思路。   当前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许多学者提出的论点和见解,颇有深入研究和创新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这是令人欣悦的现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我们首先需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解剖学”。然后,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迅速加快,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从工业化正转向信息时代,特别是我国正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奋迅前进等),我们必须结合这些新的实际,深化对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并使其与时俱进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认真真地、切切实实地做到既在任何时候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动摇,又是克服教条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与此同时,还确确实实地弘扬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否则,我们将会走向邪路,不是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而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庸俗化或否定了!如果重温一下政治经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今日国内外有些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误解或曲解所导致非难,似曾相识在一百至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当年阿!   为何如此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邓肯·K·弗利(Duncan K· Foley)最近说得对:“考虑任何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它的许多详细解释的关键问题,在于要理解这个理论所意图回答的什么论题。
      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存在很多混乱和没有一致意见似乎是参议者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各样立场未能作出明确的追溯”。 下面,就是现在出现的如下六种“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1)有人公开宣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流氓论”,即是利用劳动价值论煽动工人和流氓无产者一致起来反对资本家,于是劳动价值论为“造反有理”提供了根据。
         (2)有人著书立说断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祸根”论,因为据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长期存在的极左思想的一个深层次思想来源。”   (3)有人发表《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一文,断言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包袱,应予以抛弃,即所谓劳动价值论是“包袱论”。
         (4)有人声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失败论”,因为据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估计和判断的失误的深刻原因就在于劳动价值论的偏颇。既然如此,还讲劳动价值论,岂非过时了吗?!   (5)所有生产要素(不只是三要素,四要素,乃至五、六、七、八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
      否则,进入新世纪和新技术发达时代,还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那将“肯定被认为脑子出了问题”,而且“聪明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会在坟墓里发笑”。   (6)有人提出,对劳动价值论要彻底改造,其中包括历史使命、方法论、理论体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概念等都必须彻底改造。
         以上六种“理论深化”,无论哪种,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化为乌有了,都是不正确的。 。

    德***

    2005-01-10 22:27:28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