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本人是信息技术老师,急需一篇"有用"的论文上交,请帮助!!!

首页

本人是信息技术老师,急需一篇"有用"的论文上交,请帮助!!!

信息技术方面或电脑技术或网络技术或教学方面的论文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5-23 10:10:16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 
     
    【摘 要】 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
      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
      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
      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
      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者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
      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
      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
      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5]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2000,(3) 。

    y***

    2006-05-23 10:10:16

  • 2006-05-23 07:35:03
  •  
     
    以上网站有很多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s***

    2006-05-23 07:35:03

  • 2006-05-23 01:11:19
  •        下面这篇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点长你介意吗?
    -------------------------------------------------------
            2005:网络通信五大失落
         再好的年景,也不会所有的庄稼都有好收成。
       2005年,网络通信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 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事件、令人警惕的现象、令人低回的失落。 不过,就像负面的新闻也有正面的意义,在失落的背后,也可以是整个产业的优胜劣汰、更趋成熟、谨慎决策、理性回归。 1。
       3G牌照:持续的等待   行至年末,“3G牌照将在2005年发放”的传言不攻而破。“牌照”无疑是中国3G这出戏中最大的悬念和酵母。什么时候发?发几张?发给谁?预测的版本数不胜数。到了2005年年末,这个话题似乎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
      在年初以高姿态开局后,3G以黯然无声的方式结束其2005年之旅,整个业界继续期盼来年。      2005年,曾经被认为是3G的分水岭。包括大唐移动的首席科学家李世鹤在内的众多产业界人士都认为,2005年是中国3G的成熟之年。早在2003年,信息产业部有关领导即暗下口风:到2005年年中TD-SCDMA商用产品必须面世。
      综合种种信息,2005年似乎是千盼万盼的牌照发放的合适年头。   但是,在今年5月的“财富论坛”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只承诺在2008年前提供3G技术服务。这个遥遥不确定的时间,无疑判定了2005年发放牌照的无望。众多心焦期盼3G牌照发放的电信设备商和运营商无疑又被泼了一盘冷水。
         3G格局的模糊不清,让很多设备商不得不脚踏多只船,“一颗红心多手准备”。   3G的巨额的投资让很多公司不得不另想他法来支撑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时近2005年年底,终于有公司撑不住了——以小灵通起家、杀入电信设备制造业的黑马UT斯达康将全面收缩3G阵线,放弃欧洲版本的3G技术WCDMA,转战目前炙手可热的IPTV市场。
      UT斯达康在3G技术方面已累计投入十几亿元,但今年业绩的不佳让它很难再投入大量资金在前途未卜的3G上。   抛开关于3G牌照的纷纷扰扰,中国3G在2005年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组织的第三阶段的测试——商用试验网的测试也已经结束。
      一度被认为是瓶颈问题的3G终端在今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厂家如华为、中兴通讯、海信、夏新都推出了WCDMA终端产品。WCDMA终端无论在种类、功能,还是业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终端与网络的兼容上,终端与终端的兼容上,以及终端的稳定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WCDMA终端已经能够很好地完成在电路域内的呼叫,即电路域内的通话及短消息业务,以及可视电话的业务,但是在WCDMA终端之间的可视电话互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TD-SCDMA终端也有了重大进步。 “2005 TD-SCDMA国际峰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唐移动、华为、迪比特、波导、三星、LG等手机厂商进行了语音和部分3G功能的现场演示。
      参加TD-SCDMA产业联盟的企业已经从开始的8家增加到了26家,很多原来持观望态度的跨国企业也开始加入了产业联盟。来自15家终端厂商的20多款TD-SCDMA手机参与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组织的终端测试,其中包括四家芯片厂家。一些国外厂商也参与了TD终端的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芯片方面,比如飞利浦、摩托罗拉、三星。
      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参与了TD-SCDMA的测试。    2005年9月份,“3G在中国”峰会对3G三大标准的进展情况给予了全面的披露。然而,会上最吸引眼球的信息,无疑是相关人士宣布的“2005年TD-SCDMA外场测试结果显示,TD-SCDMA已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
      这似乎回击了之前TD-SCDMA是否要混合组网的争论。此外,测试结果还表明,TD-SCDMA系统已经支持了规范所要求的全部的功能和业务,设备已经比较稳定。终端与系统之间实现了基本电信业务的互操作以及不同品牌终端之间的互通。3G牌照持续不发,政府打定主意要支持的中国3G标准TD-SCDMA于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整个3G阵营的前进,似乎表面3G已经一切具备]、只欠牌照了。然而,政府对发放牌照的谨慎说明其对在中国推广3G时机是否成熟还是不放心。   2005年即将过去,又有业内专家和分析师预测2006年将是发放牌照最佳的时机。从目前的网络测试、终端研制、产业准备等各方面的进展看,如果没有难以预测的负面干扰,2006年应该是发放牌照最佳时机。
         走过失落的2005,中国3G是否会在2006年迎来皆大欢喜? ----------- 2。 僵尸网络:谁能找到解决方法?    2005年初,公安部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的协助下,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近十万台计算机的僵尸网络。
      此事件一经披露,立 即震惊世界。僵尸网络这一新兴的互联网威胁,也由此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立即让全球网络进入新的警戒状态。然而,尽管业界高度重视、并且竭尽所能寻求应对措施,整个2005年人们并没能如愿找到对付僵尸网络最有效的符咒。   公安部之所以能捣毁这个僵尸网络,最初是源于2004年底一起严重的拒绝服务攻击事件。
      通过分析和监测,CNCERT/CC发现攻击流量来自庞大的、被植入某特定恶意程序的计算机群,该机群的数目达到近十万台,黑客通过境内外多台服务器秘密操纵这些计算机。政府部门对此事件十分重视,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协调指挥下,CNCERT/CC配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最终在河北唐山将黑客许某抓获。
         在网络上,“僵尸”是指受到黑客集中控制的一群计算机,可被黑客利用发起大规模的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海量垃圾邮件等,同时,这些僵尸计算机所保存的信息也都可被黑客随意“取用”。之所以用“僵尸网络”这个名字,是为了更形象地让人们认识到这类危害的特点:众多的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僵尸群一样,被人驱赶和指挥着,成为被人利用的一股力量。
         不论是对网络安全运行、还是用户数据安全的保护来说,僵尸网络都极具威胁。然而,发现僵尸网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黑客通常远程、隐蔽地控制分散在网络上的“僵尸主机”,而这些主机的用户并不知情。   因此,僵尸网络目前是互联网上黑客最青睐的作案工具。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将僵尸网络列为2005年需要重点跟踪研究的网络安全三大主要威胁之一,它也是目前国际网络安全领域十分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2005年最新一期的赛门铁克《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也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全球僵尸网络增加了143%。
      其中,英国有32%的计算机已经成为僵尸计算机,位居第一;美国僵尸计算机的比例为19%,位居第二;而中国的僵尸计算机比例也已达到7%,位居第三。   报告发现,僵尸网络和僵尸代码正在被一些僵尸网络的控制者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用于出租或出售,而利用僵尸网络的人或者企业,则可以为了窃取用户的机密信息,而散发一些垃圾邮件、Phishing邮件、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等,甚至进行各种拒绝服务攻击。
      僵尸计算机一旦被人控制,由于数量惊人,产生的破坏力也是惊人的。   CipherTrust公司2005年4月和5月的数据显示,每天约有15万~17万新的僵尸程序出现。其中,位于中国的为20%~15%。中国与美国交替名列僵尸程序感染源数量的榜首。
         2005年初的这起僵尸网络案件是因为僵尸计算机数量实在惊人,并已经开始发动破坏攻击,才在动用了大量的警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将罪犯捉拿归案。然而,对于大多数处于“蛰伏”期的僵尸程序,如果不出现大规模的攻击事件、如果仅仅在偷盗用户计算机中的信息,是很难被发现的。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僵尸网络,人们还没有什么好的技术或方法,能迅速发现并解除僵尸控制。专家建议,在目前没有好的技术方法解决僵尸网络的情况下,对于僵尸网络,需要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处置,并联合各界的力量整体对抗。 ----- 3。 西门子手机:黯然谢幕 从野心勃勃挑战诺基亚,到黯然退出手机市场,西门子手机的死因似乎并 不复杂:从2001年以来,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一直在亏损的阴影下不安度日。
      2005年6月7日,伴随着中国台湾公司明基的高调入主,西门子手机终于迈出了寿终正寝的一步。 10月1日开始,西门子手机事业体在净值无负债的基准下,将资产完全转移至明基。另由西门子提供约计2。5亿欧元的现金与服务,支持BenQ手机事业发展。
      此外,西门子以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成为明基策略股东。西门子授权明基使用Siemens品牌商标行销手机产品18个月,BenQ-Siemens共同品牌手机使用权5年。 自2006年第一季度起,Siemens品牌手机将不再推出新品。人们一度熟悉的Siemens手机从此将沉入历史。
       尽管西门子手机的正式亏损从2004年第三季度才开始,但业界资深人士认为,西门子在两个季度内出现1。43亿欧元的高额亏损并非偶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门子手机运营积累了四大硬伤。 其一,新产品推出速度缓慢。从研发设计到定型,西门子手机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诺基亚、三星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国产手机厂商大概是几个月。
       西门子对新机型的研发近乎迟钝,不但所推出的新机型数量较少,而且新机型无论是在概念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均严重滞后,很难吸引用户眼球。比如,在翻盖、拍照手机时代来临时,西门子手机跟进的速度相当缓慢,从新品发布周期和发布数量来看,西门子手机还不如许多国产品牌,和三星、LG这样的韩国厂商相比差距则更为悬殊。
       其二,研发成本过大。西门子号称是全球研发费用和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手机厂商之一,其研发队伍非常庞大,但效益不高。例如西门子在中国研发团队的人数,已经位居各大手机厂商之首。 2004年西门子申报了5000多项专利,但是西门子手机的研究只是研究,专利也只是专利,都没有很好地、及时地应用于实际,反而出现了技术研究与产品问世速度的反比现象。
       其三,设计与消费需求不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需求国,但西门子在产品把握上却只有自己特色,而无中国特色。西门子的手机样式往往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口。普通的手机样式过于普通,消费者不认账;怪异的又过于怪异,往往不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西门子2004年总共推出了15款新机,其中有6款是ODM的产品,外观设计过于单一,绝大多数是“圆头圆脑”的机身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其四,市场营销错位。西门子手机的市场定位到底是中高端还是低端,西门子自己似乎没有考虑清楚,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尤甚。
       西门子手机的谢幕,可以说是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适者生存”法则的集中体现。市场有时不要贵族。 就在2005年5月,西门子还对外宣称要自行整合手机业务,但一个月后却闪电“嫁”给明基。明基接受西门子这一烫手山芋,将治疗其多年顽疾,还是被其多年顽疾所拖累,成为业界关注热点。
         明基董事长李?j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表示:“西门子是个好的资产。”西门子手机亏损时间不长,在欧洲稳居第二,弱项只在亚洲,明基可以同它实现互补;除了交易中所得到的现金和资产外,明基还可以从西门子手机事业部中得到超过20年的国际管理经验、快速供应链与全球行销的实战平台,以及手机系统业客户;可以直接提升明基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
      但是资本市场一度还是出现了抛售明基股票的现象,表明并非所有股东都看好这起“蛇吞象”并购。 ------ 4。 网络设备商:人到中年     网络设备商的集体沮丧,在2004年就已显现苗头,2005年,当企业网市场已经成熟到“人至中年”阶段,网络设备商们不得不面对窘境:一边是席卷全球的网络设备 价格竞争,一边是客户普遍理性地完成了“从网络基础建设向网络应用需求的转变”。
      尽管大量的网络更新与升级,使网络设备行业幸免了负增长的灾难,但网络业曾经的光辉在2005年已经完全不再。   “端口出货量的高速膨胀和销售收入的低幅增长”叠加——这是2005年网络设备市场出现的新特征。交换路由新产品推出的频率更高,却没有带给业界惊喜的革命性变化。
      如果一定要找寻中国网络业的亮点,IPv6的普遍产品化和由思科首倡、几乎所有网络设备商都跟风的“网络智能”,可算是仅有的安慰,但这些,并不能改变2005年网络设备商集体疲软的大局面。 “向业务转型”引发灾难   2005年,企业网市场告别了激情消费的转变,使网络厂商的销售经理们普遍陷入了可怕的噩梦:向企业兜售设备乃至整套方案变得异常艰辛了。
         成熟的企业CIO们不再对设备的线速转发、万兆端口数、机架堆叠扩展等指标感兴趣,转而对网络安全性的全面保障能力、对业务实现的支撑、组网后的升级冗余等问题苛刻起来——这些问题,压迫得原本就在高端设备上游离不定的一些设备商们不得已地扎堆到中低端市场去挣扎,而将本就剩余不多的市场空出来给思科、Juniper、华为3Com等高端设备提供者。
         但这并不代表高端网络设备商的日子好过——企业网市场全面向业务转型的结果,完全改变了“网络设备商给什么、企业网用什么”的老皇历。为了在市场上继续保持优势,为业务的进行保驾护航,2005年网络业上演了最为奇特的一幕:大型网络设备商收购安全厂商成了“时髦”。
         即使如此还不够。“如何响应企业网的业务需求”成为网络智能全面开花的最本质原因。2003年就已经提出的这一口号,在2005年被不折不扣地执行起来,就成本而言,这恐怕是网络设备商们最不愿走的一条路了,可是压力在前,不趟这场浑水结果无疑将更悲惨。
         尽管在2005年,还是会有传输层全用万兆设备的“奢华级校园网工程”,但即使是该网络的网络中心主任,也承认这是浪费,是因为“国家拨款一次到位,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而做的选择,而且更重要的,“万兆设备的价格已经降到2003年底的千兆水平,适当超前也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了”。
      这背后隐藏的含义则是,网络设备商为了争得市场份额活下去,不得以甩开降价的大步伐往前跑——悠哉游哉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在IPv6的支持能力方面,设备商们同样是不得已。当技术发展到足以全面部署IPv6时,没有“IPv6 Ready”(国际标准组织对于网络产品支持IPv6的产品认定)的标识,产品根本就不再能获得企业用户、特别是大型企业用户的青睐——集分销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神州数码某副总的话,调侃了2005年企业网市场的现状:“CIO们如今精明得像犹太人一样,网络设备商们除了真刀真枪地对战之外,以往的招都不好使了,想不苦都不行了。
      ” “羊头狗肉”新解释   如果说前几年网络设备商们已经习惯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策略——把千兆模块堆叠说成万兆设备、配置一个IPv6路由表就睁眼瞎说支持IPv6——那么,2005年则成了网络设备商们被迫重新诠释这句俚语的一年,特别是随着千兆“告别贵族荣耀、完全跌入‘中低端’市场”之后,熟透了的千兆技术使低端交换机厂商也有机会将千兆产品放到分销柜台。
      “分销市场在任何时期都是混乱的”,这样的现实成为拒绝分销的设备商们诟病分销策略厂商的口头禅,同时也成为分销策略厂商寻求新增长“契机”的热门口号。   一个几近“幽默”的现状是,几乎所有正在实施价格战的厂商们,都在公开场合宣称,对价格战比较反感,也绝对不会参与价格战,同时在内部会议上更激烈地强调,“先将发货量提上去,价格可以再往下放一放”,可以说,新的“挂羊头卖狗肉”主义,已经完全取代了2003、2004年的技术表述上的规避策略,转而在市场销售层面大行其道。
         应当说,这些市场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当企业用户,甚至SOHO用户对中低端产品的了解已经细化到“端口”的时候,还有什么样的策略比降价更有效呢?所以,2005年端口发货量攀升40%以上,而市场销售额总增长却低于10%的现状,也就完全正常了。
         特别是年底,人们都在问,2006年网络市场该怎么做?早前期待的IPv6将带来大规模网络更替、促进市场销售的美好愿望,由于网络基础驱动转向业务驱动而显得希望渺茫之后,网络设备商们在2005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无怪乎2005年中国网络大会上,一位交换机厂商技术总监开玩笑说,“谁能先找到网络业的‘蚁力神’,谁就能改变市场的格局,这个行业不缺投资的钱,缺的是值得投资的对象。
      ” ------- 5。 网络游戏:奔向绿色的道路 2005年的网络游戏市场似乎不如前两年那样风光: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丢掉性命的负面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全国范围的“戒网瘾、防沉迷”行动开始;私服、外挂兴起 ,韩流降温……这是国家全面治理网游环境的一年,蓬勃疯长的网络游戏似乎要由此踏上规范化的绿色大道了。
         2005年网游关张第一名当属“聚友神话破灭”。今年4月,聚友网络宣布暂停运营《神话》游戏,理由是其控股子公司上海聚友宽频网络投资公司代理的网络在线游戏《神话》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游戏一度无法正常运营。2004年,聚友上市,股价曾经从10。
      58元/股迅速飙升至18。97元/股,暴涨79%,缔造了连续四个涨停板的纪录,并带动网游股的全面上扬。然而今年,聚友网络的股价却连续两日跌停,股价从18元附近跌至目前的5元左右,神话似乎已经破灭,网游股掘金不再像从前那样信手拈来。   两大网游巨头的变化也是今年广大业界同仁与玩家瞩目的焦点。
         9月份,网易前任CEO孙德棣先生辞世,11月28日,网易公司董事会正式任命丁磊担任网易首席执行官。在就职感言中丁磊表示,将延续孙德棣先生在业务增长和财务盈收方面的卓越成就。就目前来看,在网易的无线增值和网游两大业务中,游戏所占的比例还是较高。
      此外,网易已经开始与戴尔合作,以网游捆绑PC销售。   而网游代表性企业盛大则在岁末向广大玩家送了大礼:盛大公司宣布旗下《传奇》、《传奇世界》和《梦幻国度》三款主打游戏将永久免费。是要放弃已呈下降趋势的网游?还是要借免费再聚人气、力挽颓势?或者是榨干网游的最后一桶金?这一举措引起巨大反响,盛大似乎率先走上了“网络游戏免费、增值服务收费”模式。
         一方面是网游厂商游戏手段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是国家对整个网游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大。   沉迷网游跳楼自杀、游戏外挥刀斩“仇人”、迷恋游戏成了精神病、家长集体起诉网游、13。2%都市青少年患网瘾……面对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社会各界在2005年集体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戒网瘾大战。
         2005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专门就网络游戏赌博问题发出《关于禁止利用网络游戏从事赌博活动的通知》;文化部则对网络游戏赌博实施“三严”,即严禁利用网络游戏从事赌博、严禁利用网吧从事赌博、严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从事赌博活动,责成各地文化执法机关“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有关工作”。
         3月1日,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等有关部委领导、游戏业界代表、家长代表、首都主要媒体代表和治疗网瘾问题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出席了旨在帮助广大青少年戒除网络成瘾的“健康上网 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启动仪式。
         8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施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七家知名网络游戏公司发表了《北京宣言》,向社会郑重承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并签署开发、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责任书。   11月14日,以“关注网络沉溺、救助网瘾少年”为主题的“保护网瘾少年”全国行动,在北京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启动。
         建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

    x***

    2006-05-23 01:11: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