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要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首页

我要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13 04:29:26
      新华网东京9月2日电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2日举行庆祝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集会,王毅大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6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的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庄严举行了接受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经过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长期浴血奋战,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至此,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烈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正义得以伸张,和平重归世间,人民获得解放。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亚洲到欧洲,所有饱经战争苦难和为自由而战的人们都为此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60年后的今天,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当年历史的见证者也年逾古稀。我们在这里庄严集会,共同纪念那场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反法西斯战争,共同缅怀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的英勇事迹,共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目的就是要坚定和平的信念,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愿望。 数千年来,世界上大约发生了1。5万次战争,夺去了数十亿人的生命。各种不义和侵略性的战争,造成生灵涂炭、赤地千里、家庭离散,文明受到极大摧残。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渴望安宁,渴望祥和与幸福的生活。
      和平在二战期间遭到最严重的破坏。 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起,日、德、意等国的法西斯势力将战争强加于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战火,其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1亿人流离失所,一半国土沦陷。
      世界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和平通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得以重现。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首先举起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战旗,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也最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
      同时,中国的抗战,也为世界法西斯同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对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盟国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广泛同情和宝贵支持,则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战胜了和平的敌人,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和平的力量大为增强,维护和平的制度得到创立和巩固。
       和平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 人民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局部战争与冲突仍不时发生,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出现,尤其是仍有一部分人竟然不承认二战侵略历史,还在美化侵略甚至为侵略战争翻案。
      这些现实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开历史倒车的言行,都在对人类的和平事业形成挑战。如何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如何使和平的潮流奔涌向前,如何为子孙后代留下和平的遗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共同命题。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洗礼后,各国人民普遍认识到,仅仅拥有和平的愿望远远不够,必须变愿望为意志,化意志为行动,用理性、智慧和不懈努力塑造一个永久和平的新世界。
       首先,我们需要坚定和平的信念与决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世间最宝贵的是和平。在和平发展及“以人为本”的时代,和平是促进各国及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社会进步,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不仅仅是劫难,而可能是毁灭,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和平,像珍爱生命一样维护和平。
       第二,我们需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精神。和平有赖制度的约束与保障。联合国诞生于60年前硝烟散尽之时,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法原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和平的指南,至今仍为确保国际和平与正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维护和发扬。
       第三,我们需要认真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人类从历史中走来,历史为我们记录了过去,也给我们启迪了未来。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得到解放和自由的不仅是各国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
      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才能真正诀别过去,开创美好未来,本地区和世界各国人民也才能和平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第四,我们需要以合作求和平,以和平促发展。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合作是和平的基础。我们应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坚持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稳定,实现相互和共同的安全,进而为赢得持久和平打下牢固的基础,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从自己的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的可贵,认识到和平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前提。为此,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持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为此,中国将继续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使中国的发展始终与历史的潮流相一致,与时代的方向相一致,与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中国的发展,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地球上的和平是一切事业中最伟大的事业”。让我们铭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继承志士先贤的和平之志,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为争取一个永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而奋斗。
      (完) 。

    c***

    2005-09-13 04:29:26

其他答案

    2005-09-14 13:40:51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二次世界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目录 [隐藏] 1 战争的策源 1。1 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2 日本的军国主义化 1。3 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1。4 美国立场的改变 1。5 战前的苏联 1。6 中国,山雨欲来 2 欧洲战场 2。1 战争爆发 2。
      2 战争初期的苏联和东方战线 2。3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 2。4 西线战事的爆发 2。5 巴尔干半岛 2。6 东线苏德战场 2。7 北非 2。8 盟军进攻意大利 2。9 盟军占领法国 2。10 欧洲战事的结束 3 远东及太平洋战场 3。
      1 中国战场 3。2 太平洋战争 3。3 战争的结束 4 影响 5 战争的后果 6 参考文献 7 相关内容 [编辑] 战争的策源 [编辑] 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阿道夫·希特勒在欧洲,战争与法西斯主义(特别是纳粹德国)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在那次战争中,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领导的德国与其盟友最终败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和其他国家的联军(协约国)。这场战争被认为是由威廉二世领导下、受军国主义影响的德国首先挑起的,是德国最早发动了有效的攻势,经比利时袭击了法国。
      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重创(普鲁士在一年后与其他几个德意志国家组成了德国),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这使得最后的和平协定——《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 纳粹党的宣传海报,上方鸽子即将飞过手持纳粹党旗的希特勒,文字为:“德国万岁!”战争结束后德国废除了君主政体,一个新的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
      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脆弱的魏玛共和国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为德国极端右翼的兴起提供了良机。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领导的纳粹党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
      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Reichskanzler)。
      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Reichstag)进行实际独裁统治。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德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Führer)。
       本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领袖,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创立人在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形势同样严峻。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共产党人与社会党人控制着工会,很多人担心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革命将席卷意大利。 在几个自由政府无法解决这些威胁后,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King Victor Emmanuel III)在1922年10月30日邀请右翼政客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他所领导的法西斯党组成政府。
      法西斯党人上台后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规武装,用以打击无政府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 在几年时间内,墨索里尼就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1935年1月7日,他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
       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1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在中欧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国,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德国叫梅梅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欧洲局势不稳的时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
      1935年3月16日,《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兵役制,从而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 但是这些行动仅仅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正式抗议。两国似乎更重视加强条约中有关经济制裁方面的条款。
      很多人认为条约太过严厉,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条约原本就不该限制德国做的事。1936年3月7日,在第一次冒险中尝到甜头的希特勒又派兵进驻莱因兰,而根据《凡尔赛条约》,莱因兰应该是非军事区。但是这次行动就像上次一样,并没有遭到英法的阻止。 之后德国就开始进行实际的领土侵略活动,第一个目标便是同文同种的奥地利。
      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证不会介入后,德国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兼并奥地利,奥地利成了德国的一个省。 在---, 因为内容太多,建议你看我的资料,里面非常详细 。

    我***

    2005-09-14 13:40:51

  • 2005-09-13 10:52:00
  •  

    1***

    2005-09-13 10:52: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