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

首页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02 17:58:59
  •   乐不思蜀
    拼音:lè bù sī shǔ简拼:lbss同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例子: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近义词:乐而忘返。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蜀国的后主。由于他昏庸无能,最终导致国家败亡,被曹魏吞灭。
      刘禅作为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可谓登峰造极,也正是这一点让他在众多的古代昏庸君主中“脱颖而出”,十分有名。   本文写刘禅被俘至洛阳后竟然乐不思蜀的事迹,从中可见此人昏庸之一斑。 2 阿斗名字由来 编辑本段   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
      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 3 成语资料 编辑本段   【读音】lè bùsī shǔ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用 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忘本。
         【结构】紧缩式乐不思蜀   【近义词】流连忘返   【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   【同韵词】蚁膻鼠腐、镂脂翦楮、欢忭鼓舞、与人无忤   【灯谜】刘禅到中原   【歇后语】被俘的阿斗 [1] 4 成语出处 编辑本段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2] 5 成语辨析 编辑本段   【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辨析】“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2]成语示例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清·王韬《淞隐漫录》)   ◎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乐不思蜀 古文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原文1】    丁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
      晋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谓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1】 ①晋王:指司马昭。   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⑤岷、蜀:都指四川。   ⑥感怆:悲哀,悲楚。   【译文1】   公元264年3月27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和大臣封为诸侯的有五十人。司马昭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但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让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安全无事,何况是姜维呢!”   又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就对他说:“如果晋王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于是心向着西面而悲伤。
      没有一天不思念呀。'就闭上眼睛”适逢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原文2】 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郤正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郤正语?”禅惊视曰:“诚如遵命。”   【译文2】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不会,因为这里很快乐。
      ”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 6 成语示例 编辑本段   ◎去年八月,往钓鱼巷猎艳,与妓女玉兰有啮臂盟,从此数月不归,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清·壮者《扫迷帚》第六回)[3]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清·王韬《淞隐漫录》) 7 成语造句 编辑本段   ◎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8 成语典故 编辑本段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
      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
      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
      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   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9 英文翻译 编辑本段   This idiom comes from 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Kingdom of Shu·Biography of the Last Emperor。 In 223 AD,the founder of the Sun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Liu Bei was dead。
       His son,sixteen years old,Liu Shan succeeded the throne and was known as the Last Emperor。 At first,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the great prime minister Zhuge Liang, the young ruler managed his country with an effort。
       But after Zhuge Liang died, he was muddleheaded and incompetent, 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苦***

    2018-02-02 17:58:59

  • 2018-02-02 17:34:59
  • 你好,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
    生词本
    中文解释 - 英文解释
    中文解释
    详细解释 百科释义 同反义词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吟***

    2018-02-02 17:34: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语言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