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当初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

首页

当初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刘备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0-11-29 14:49:11
  • 刘备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1***

    2010-11-29 14:49:11

  • 2010-11-29 14:19:42
  • 三顾频烦天下计,,,感觉备受尊重,是人都有虚荣心啊!

    单***

    2010-11-29 14:19:42

  • 2010-11-29 14:16:12
  •   因为,诸葛亮是爱名之人。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喜欢清高,与世不同。这种性格与曹刘等等利字当头的政治家是完全不同的,他追求的不是当前的利益,而是要流芳百世,这是正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最大愿望,眼前的利益和权势对他们来说远远比不上面子和名望要紧。 
    这些可以从诸葛亮不出山看出一些端倪。
      他隐藏不出固包含着一些自我推销的手段,但是更多的确是出自一种典型的汉末儒家知识分子“清流”的心态,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像郭嘉、荀?热硕际悄笔浚且戎罡鹆恋取扒辶鳌备鞫2懿倥纱蠖嗵逑殖鲆恢质涤眯偷那阆颍庹遣懿傥ú潘嘉慕峁? 诸葛亮不出山也有着其他原因,因为当时并没有适合他投靠的君主,如曹操、孙权虽强却不忠于正统(要注意,正统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即汉室,投靠他们不能在历史上脱颖而出,这两家手下人才济济,诸葛亮的加入在历史上不止是助纣为虐,破坏正统的帮凶,同时也就只能是一位出色的谋士,如郭嘉等,这与他流芳百世的抱负差的太远。
       其他诸侯,如刘表、刘璋之流都是无能之辈,更加不想前去。所以刘备成了最好的选择。刘备这个人手段很高,有城府,是一代枭雄,最妙的是刘备是维护正统的“皇叔”,这无疑对诸葛亮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自然成了首选。 关于楼上所说的我有两点不认同,都是基于诸葛亮的性格和心态。
       1、诸葛亮就算先碰到曹操也决不会投靠他,儒家的理念注定他不会不顾历史评价而做出这样的行为。我们今天是以开放的新眼光来看待曹操,但在古代儒家当道的情况下,大部分在“各地混战时期”取代旧王朝的人都是被视为是有违正统的,曹操一直不称帝正是有此考虑,此后的多少年,许多对曹操的评价都是不公允的,除了一些正规史书外。
      所以,诸葛亮如此爱名,他是不可能投靠曹操的。 2、我不认为诸葛亮投靠刘备完全基于利益原因。诸葛亮加入刘备一方时地位并不是小说所写那么高,刘备这个人物我不多说,大家可以认真去读读那些有关这个时期他的史料,简单说就决不是等闲之辈,政治计谋能力极高的一个人。
      从后来的许多事,如入蜀等可以看出他不止计谋城府厉害,还不会轻易受人摆布,许多事情事实上他已经心中有谱(如和取益州等事件),只是不表现出来而已。所以说诸葛亮对刘备当时的影响很有限,最大的恐怕就是隆重对了,其后很难见到一些关于诸葛亮出谋划策的资料。
      入蜀、汉中攻防战等都是刘备主导,而诸葛亮并没有做出多大影响(讨论正史,非小说)。这些说明诸葛亮的地位并不等于超前的,他与曹孙手下的诸多谋士一样,只是对君主起到顾问作用(可能地位较高而已),并不能影响主君的意志,曹操刘备是怎样的人物,我不认为诸葛亮能刘备对他言听计从。
       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处境并不比在孙权那好(周瑜、张昭),刘备军中事实上已经有一批死心塌地跟随他的元老,如关张、陈到、糜家兄弟等,这些人跟随刘备多年,忠心不二,在刘备多次惨败中仍跟随他,这些正是刘备势力的骨干和中坚,换句话说,心腹中的心腹。
      而荆州派能人很多,如庞统、马良等,这些人与诸葛亮一样在刘备军中都算新人,他们不会以诸葛亮为主的,毕竟大家一样,我干吗听你的。这是荆州派的特点,其中有降将、新进的谋士等,在初期呈现出一种百花争艳的景象。其后的益州派,实力强大,并且为本土势力,正是刘备要借助的,所以他们在军中的位置堪比那些元老们,在早期绝非诸葛亮可以控制的。
      诸葛亮当然认为自己有能力实现抱负,但是他在早期确实远非小说吹嘘的那种地位。 诸葛亮的转机来自于夷陵之战。这一战前后,把刘备军的元老派、益州派以及荆州派中的骨干几乎打光,黄忠、陈到、马良等等战死。加上此前的庞统、法正(诸葛亮最大的政治对手),荆州事件中的关张、糜家兄弟等,刘备军的骨干,能对诸葛亮造成潜在政治压力的人已经大部分死去。
      刘备选诸葛亮固然有看好他才能的原因,我想其中也可能包含着刘备已经看穿诸葛亮的性格(刘大耳识人之术可是很高的),知道他的抱负,决不会背上骂名夺权篡位的,所以特意托孤给他,要借他之力稳定局势。此后,诸葛亮借此契机,排除掉李严等益州派老人,最终掌握朝局。
       诸葛亮到死都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无论我们怎们去看待他,但是他确实已经凭借刘备这个平台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

    悠***

    2010-11-29 14:16:12

  • 2010-11-29 14:07:56
  •   因为,诸葛亮是爱名之人。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喜欢清高,与世不同。这种性格与曹刘等等利字当头的政治家是完全不同的,他追求的不是当前的利益,而是要流芳百世,这是正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最大愿望,眼前的利益和权势对他们来说远远比不上面子和名望要紧。 
    这些可以从诸葛亮不出山看出一些端倪。
      他隐藏不出固包含着一些自我推销的手段,但是更多的确是出自一种典型的汉末儒家知识分子“清流”的心态,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像郭嘉、荀?热硕际悄笔浚且戎罡鹆恋取扒辶鳌备鞫2懿倥纱蠖嗵逑殖鲆恢质涤眯偷那阆颍庹遣懿傥ú潘嘉慕峁? 诸葛亮不出山也有着其他原因,因为当时并没有适合他投靠的君主,如曹操、孙权虽强却不忠于正统(要注意,正统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即汉室,投靠他们不能在历史上脱颖而出,这两家手下人才济济,诸葛亮的加入在历史上不止是助纣为虐,破坏正统的帮凶,同时也就只能是一位出色的谋士,如郭嘉等,这与他流芳百世的抱负差的太远。
       其他诸侯,如刘表、刘璋之流都是无能之辈,更加不想前去。所以刘备成了最好的选择。刘备这个人手段很高,有城府,是一代枭雄,最妙的是刘备是维护正统的“皇叔”,这无疑对诸葛亮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自然成了首选。 。

    小***

    2010-11-29 14:07: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