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金融危机

首页

关于金融危机

怎样才可以尽快突破金融危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2-12 19:43:19
      [编辑本段]金融危机九项注意
      1: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不要创业;
      2:多备份几个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职位;
      3: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
      4: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介绍,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
      5: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
      6:每月给父母寄钱,经济不好,越穷的人越不好过;
      7:危机的后期最难过,现在还没开始,别觉得自己很强;
      8:别离婚;
      9:就算还没感觉危机,也应该日子紧着过,用以前70%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金融危机我们需要做什么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我要说的是,当我们面前的门被关上时,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慌张。   金融危机在2008这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又发生了。它不是某个人的意愿所能够决定的。
      也就是说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做许多事情。但是总有我们能够做的事情。   比如:   1、我们可以韬光养晦。以我自己为例, 我现在是一名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是没有什么刺激性。我也一直想要转行,而现在又不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干脆买几本想学的书,看一些相关的视频。
      恶补一些知识。等到经济要转时,马上就可以出手。毕竟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2、国家要做的是化危机为转机,而我们老百姓要做的就是找到危机中的商机。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论它本身是好事情,还是坏的。   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够过去   这应该是大家最期待的了, 只是它的结束就象它的发生一样真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希望奥巴马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吧。对于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纾困案,有65%的美国民众反对。美国民众指出,大银行们先是主张资本主义式的放任型扩张,现在出了事却要求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掏国库的钱救大银行的资本家们,民众却失业,信用破产与失去房子。
      除此之外,国际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7000亿美元根本远远不够。 [编辑本段]挽救危机两种路线   每次美国国内发生危机,都会有舆论预测美国是否会通过战争转嫁危机,也总有人指责历任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中不乏有类似案例。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克林顿政府于1998年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
      不少人认为,当年12月17日发动的这场军事打击,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对莱温斯基一案的注意。   其实自殖民主义时期开始,就时常有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或冲突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而危机之处也往往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具体来看,这种“转移”的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间接路线,即在其他地区制造冲突或挑起战争,外引祸水;另一种则是直接路线,也就是自己赤膊上阵。
         通过战争转嫁危机利益何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在政治上,战争能够起到消解国内社会压力,转移国内关注焦点的作用。大规模战争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居民对国内民生水平的期待。战争往往还伴随着国内控制的加强,例如布什政府在发动“反恐战争”后,通过“爱国者法案”等手段,极大地加强了对舆论和社会生活的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用来预防国内经济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上,战争可以人为造成国内经济动员局面,军工产业的膨胀则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军工产业复合体及其响应的政治势力也往往会因此支持政府扩充军备的政策。   从军工产业的拉动效应来看,目前,美国的军工厂每生产1300亿美元的产品,就可以直接拉动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每增加10亿美元的军工生产,就可以新增上万个就业机会。
      这还未将军工产业间接的拉动效应计算在内。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形势下,军工产品的生产可以直接拉动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重的制造业,如汽车、飞机、机械等行业,这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这种以军工生产刺激经济的前提是,能够最终通过战争手段获取利益,否则将会面临有产出无收益的尴尬局面。
      在殖民主义时期和帝国主义初期,每次王朝战争和国家间战争都伴随着巨额战争赔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收益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不再像过去那样“赤裸”见人,例如,攫取对象国矿产资源,占领对象国市场,瓜分对象国国外资产等。   应当指出的是,美国目前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但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明显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两场战争的战费比例过高,反而阻碍了军队的换装进程,进而影响了军工企业的利益。即使仅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也是有动力的。也许,从伊拉克撤军,再重新寻找新的对手,才较为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以战牟利”战略。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还存在着潜在的热点地区,可能成为此类战略的对象。   挑动其他国家冲突的战略也可以带来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收益。例如,冲突当事国对大国的政治依赖会加深,而大国通常也是主要军工生产国,所以冲突当事国大多需要向大国购买军火,还往往会以较高利率向大国借贷,或以较低价格出售其国外资产套现等。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就曾向英国、美国大量借贷。在几乎历次战争中,都有一批因出售军火而获利颇丰的国家,以战争受益者的形象“载入史册”。 [编辑本段]金融危机的后果影响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
      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上半年中国继续延续出口增长减速的趋势。
      从出口金额看,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除了出口数量减少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前5个月收到的报损案件金额高达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80%;已支付赔款8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6%。其中,理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25。6%,本地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为268%。   具体到行业,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较8月份减少近6亿美元,较上年同月仅小幅增加约3亿美元,9月份出口延续了8月份微幅增长的趋势。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以美元计价的纺织出口接近零增长,以人民币汇率计价的出口额持续负增长,20%的纺织企业出现亏损;汽车行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表现低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增长13。67%和13。1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从8月份的汽车销量来看,欧洲同比锐减16%,北美降幅达15。
      5%,日本汽车销量下降14。9%。而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环比下降了6。0%;船舶行业也深受其害。由于金融危机,世界船舶融资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欧洲许多银行都暂停了船舶融资业务,预订船舶但未获融资的比例明显上升。一些船东被迫取消船舶订单,如香港金辉船务取消了在大连船舶重工订购2艘VLCC的订单,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亿美元散货船订单,韩国、印度中小船东也相继出现了取消订单的情况。
      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由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所受损失相对较严重。如广东近期有2万至3万家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玩具加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对欧盟和大洋洲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
      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也不可小视。
      出口将减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开始消弱;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动摇,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不足。目前,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个人与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衰退、或预期衰退时,(我国目前仍处于良性轨道上,但经济下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应该说,从不久前的“反通胀”到今天的“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他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排山倒海般到来的金融危机不啻于美国经济领域的“9·11”。美国人开始质疑美国政府的决策能力,美国数家新闻媒体23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8%的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当前美国国家路线不对。民心的这种微妙变化,无疑将在即将白热化的美国大选中发挥“威力”,因此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在不遗余力地批评现政府的决策之余,还热情洋溢地发布解决经济困境的“妙招”,为的就是争取这部分选民。
         金融危机也直接冲击到个人的生活。通货膨胀、企业倒闭、经济困境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这不仅使得还不起房贷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普通美国人抱怨,连日常开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缩减。 [编辑本段]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从危机中挖掘巨大的商机?“十大对策”将帮助中国企业脱颖而出!   华尔街的泪水让 “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眼下,百年一遇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正在冲击全球金融体系,曾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已“全军覆没”。毋庸置疑,美国的综合金融实力遭受了重挫。那么华尔街危机是如何演变的?新的金融体系路在何方?我国政府及中小企业将如何从容应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教授告诉我们,“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
      这期间,必定会有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本课程将为您呈现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整个过程,以及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了“十大对策”,从战略调整、政策解读、发展模式转变、融资策略、规避金融风险等方面引领企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乘势而上!   讲师:徐洪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证券业协会CIIA专家委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央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多次到美国、欧洲和香港学习金融业务。曾出版学术专著:《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主编《投资银行学》、《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及《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其中《投资银行学》、《投资基金运作全书》都是国内相关教材的首创,具有深远的影响。
      走访全国100多个城市和200多家上市公司,兼任多家地方政府经济顾问和集团公司财务顾问,上万场专题讲座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内容提要:   一、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历程   二、次贷危机传导机制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四、解读政策-我国政府如何参与国际金融新体系   五、中国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十大对策   1、收缩战线,准备过冬   2、吃透政策导向,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机遇   3、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4、审视经营战略,找出比较优势   5、企业战略调整和风险管理   6、如何抓住机遇并购重组   7、如何转变发展模式   8、苦练“内功”,推行“精益管理”   9、乘机招贤纳士   10、百战归来再读书 …… [编辑本段]中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三大秘诀   首选之策:对员工进行教育   把握关键:创立企业自己的品牌   制胜之举:创新企业管理 。
      

    朱***

    2009-02-12 19:43: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