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韩朝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怪我们中国吗?

首页

韩朝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怪我们中国吗?

韩朝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怪我们中国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8-05-22 21:33:49
  •   日本于1905年强迫朝鲜与之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公然把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日本进一步把《日韩合并条约》强加于朝鲜,径直吞并之。从此以后,朝鲜人民不得不经受36年的亡国奴生活,直至二战中日本战败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以后,德、意、日法西斯败相初露,美、苏、英、中等主要盟国首脑频繁接触,就战后世界安排进行讨论。
      关于朝鲜问题,至1945年8月盟国首脑之间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两项。 1.战后朝鲜应予独立。这一主张最初是由蒋介石提出的,获美、英支持,写进了1943年11月发表的《开罗宣言》,苏联在德黑兰会议上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但至于战后朝鲜何时独立,《宣言》中却使用了“在相当期间内”这样含混的字眼,这表明大国各有想法。
       2.对朝鲜实行“四国托管”。这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来的。他主张由美、中、苏三国对朝鲜实行为期30年的托管,以培养朝鲜自主能力。苏联主张托合国为四国,加上英国,但托管年限要缩短。对此盟国在雅尔塔会议期间达成协议。但此后大国间未对托管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协商。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美苏军事首脑就苏联对日宣战后双方海、空军活动范围达成协议,但双方陆军间并未划出明确界线。因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立即在朝鲜北部登陆向南推进,大有占领整个半岛之势,而美军这时仍在太平洋与日军激战,远离半岛。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院提出美军应立即在半岛南部登陆北上,以免朝鲜全境被苏占领,而美陆军则认为无法办到。为寻求解决办法,他们在8月10日夜进行紧急会议。于是当时任作战参谋的腊斯克(后来曾任美国国务卿)和他的一个同事便提出了以朝鲜中部38°线为界作为美苏地面部队作战和受降分界线的方案。
      13日此主张被杜鲁门批准,15日送交苏、英政府。苏联表示同意,因为斯大林打算以在朝鲜的让步换取美国同意苏军占领日本北海道(实际上美国坚持独占日本,未作让步)。3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一项命令中将美苏间关于38°线的决定公布于世,已进入38°线以南的苏军即后撤回到此线以北。
      9月7日美军才在半岛南端登陆。自8月下旬起,三八线两侧便已禁止人员物资交流,铁路被切断,9月上旬通讯联系也被中止,朝鲜南北之间已处于被分割状态。 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北边由苏占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南边由美占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朝鲜南北分别建国以后,苏军于1948年12月撤离朝鲜北半部,翌年6月,美军也从南朝鲜撤军。
       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后,双方关系迅速恶化,三八线上不时发生流血冲突。据统计,仅1949年一年三八线发生大小武装冲突达2600余起,且规模越来越大。到1950年6月25日,终于爆发了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本意是希望通过武力手段恢复国家的统一,但三年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重新回到了三八线。
      这样,三八线两侧的对峙局面和国家的分裂状态便维持下来了,屈指算来,迄今恰恰已满50年。 。

    6***

    2008-05-22 21:33:49

  • 2008-05-22 21:31:44
  •       国名: 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 。
        国旗:太极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绘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采纳为朝鲜王朝的国旗。1949年3月25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它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
      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
      整体图案意味 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国徽:为圆形。圆面为五瓣的木槿花,中间为阴阳图案。绶带上写着“大韩民国”。 重要节日:8月15日,纪念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光复(1945年)和大韩民国建国(1948年);10月3日开天节,传说中的古朝鲜建国日。
       国家政要: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2007年12月当选;总理韩升洙(Han Seung-soo)。2008年2月任职。 人口:4725.4万,全国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宗教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首都:首尔 (Seoul, 旧译“汉城”) ,人口979。
      6万(2005年)。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旧译“汉城” )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
      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 。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旧译“汉城”)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 )市市长李明博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
      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韩国新行政首都“世宗” 新都地址的来龙去脉 迁都为哪般 世界迁都潮 行政区划: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旧译“汉城”)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简况: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积约占70%。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C,降水量约1300~1500毫米。
      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1960年李承晚在全国性学生运动中下台。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此后长期执政,期间韩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并于1980年出任总统。1987年韩国当局迫于民主运动压力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十三届总统。第十四至十六届总统分别为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 割裂朝韩的军事分界线 韩国首位宇航员飞赴国际空间站 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有600 多年历史的民俗村,拥有许多 国宝级的古老房舍。
       政治:韩国现行宪法是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宪法规定,韩国实行三权鼎立、依法治国的体制。根据这部新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力量司令,在政府系统和对外关系中代表整个国家,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
      总统是内外政策的制定者,可向国会提出立法议案等;同时,总统也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总统通过由15-30人组成并由其主持的国务会议行使行政职能。作为总统主要行政助手的国务总理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国会批准。国务总理有权参与制定重要的国家政策。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国会可用启动弹劾程序的方式对总统进行制约,使其最终对国家宪法负责。韩国实行一院制。国会是国家立法机构,任期4年,国会议长任期2年。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能除制定法律外,还包括批准国家预算、外交政策、对外宣战等国家事务,以及弹劾总统的权力。
      韩国法院共分三级:大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院是最高法庭,负责审理对下级法院和军事法庭作出的裁决表示不服的上诉案件。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大法官的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年满70岁必须退位。 韩国宪法法院 修宪草案 未来17年基本国防政策  韩国将建立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型军队 组建“无所不在”部队 韩国总统官邸青瓦台 (Chong Wa Dae) 位于首尔(旧译“汉城”)市钟路区世宗路一号。
      这里原来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首尔(旧译“汉城” )后,把它做为景福宫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和练武场等一些建筑物,并开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后毁掉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变为军政长官官邸。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的同时,它成为总统官邸并改名为景武台 (Kyung Mu Dae)。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权后,尹谱善当选总统并入主景武台。不久,因为尹谱善忌“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起名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蓝宫”(Blue House)。
      现在,青瓦台主楼为总统官邸,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居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 韩国总统提议缩短总统任期 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长为主的经济政策,70年代之后正式走上发展经济的轨道,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
      到80年代,韩国一改贫穷与落后的面貌,呈现出繁荣和富裕的景象,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如今,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已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其中造船和汽车制造等行业更是享誉世界。韩国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
      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IT技术水平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农业在韩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地位日见低下。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趋于增长,但其农业市场对外国的参与极为敏感,是个对外开放程度较小的经济部门。
       韩国耕地面积为19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韩国矿产资源较少,已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50多种。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无烟煤、铅、锌、钨等,但储藏量不大。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工业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吨数759万吨,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迅速。
      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韩国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较发达。主要旅游点有首尔(旧译“汉城” )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国立博物馆、国立国乐院、世宗文化会馆、湖岩美术馆、南山塔、国立现代美术馆、江华岛、民俗村、板门店 、庆州、济州岛、雪岳山等。
       韩国发行新版1万韩元和1千韩元纸币 韩国2007年GDP增长4。9% 韩国跻身产油国行列 韩国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首破2万美元 韩国人的行为准则强调忠诚、自律和爱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与效率、竞争、民主等现代理念交融,成为韩国实现经济起步和迈向未来的重要精神资源。
      在韩国人心中,本国产品质量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最适合本国人使用。因此,韩国人日常使用的物品从手机、电视机到汽车等大都是本国的产品。正是民众的这种爱国精神,不断支持着韩国民族企业从一个高峰迈向另一个高峰。 艺人在韩国全州表演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为内容的"板索里"剧目。
      发源于全州的"板索里"是韩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将音乐、文学、表演融为一体,通过歌唱、说白、表情、动作和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来描绘复杂的剧情。据记载,历史上曾经有12部"板索里"剧目,流传至今的仅存5部。   文化: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
      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非常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
      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大望日” 韩国借节假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韩国人民十分喜欢运动,尤其爱好参加民间游戏。主要民间游戏有荡秋千、踩跷跷板、放风筝、踏地神等。韩国的民间体育活动种类颇多,主要有围棋、象棋、掷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
       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美食无国界——吃在韩国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全国各类大专院校 数以千计。国立首尔(旧译“汉城” )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等。
       倒下的“民族英雄”黄禹锡 新闻出版:新闻业发达。截至2002年,共有新闻机构260家。报社60家,其中10家全国性综合报纸,38家地方综合报纸,7家经济类报纸,2家外文报纸和3家体育报纸。《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韩国日报》、《大韩每日》和《京乡新闻》为6大全国性韩文日报,除《大韩每日》外,其他报纸均属私营。
      《朝鲜日报》于1920年3月5日创刊。《东亚日报》于1920年4月1日创刊。《中央日报》于1965年9月22日创刊。 韩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 韩国空军学院毕业生 通讯社:联合通信,1980年12月由合同通信社和东洋通信社合并而成,1999年再合并内外通信,是韩国新闻媒体共办的一个合作性通讯社。
      该通讯社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布鲁塞尔、开罗、香港、莫斯科和北京设有分社。 韩国有10家全国性广播公司,另有地方广播公司59家,有线广播公司81家。 韩国广播公司(KBS)1927年开始试播,自1953年开始对外广播,政府控股广播公司,拥有全国性广播网,目前用韩、英、汉、法、日等11种语言播音。
      电视台成立于1961年12月,自1996年7月起开通两个频道的卫星电视节目,主要以数字信号播放。 文化广播公司(MBC)1961年12月开办,拥有全国性广播网,电视台成立于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卫星转播站。 首尔(旧译“汉城”)广播公司电视台1991年12月开播。
       基督教广播公司(CBS)1954年开办,私营,主要播送新闻、娱乐以及教育和宗教节目。其电视节目也有一定影响。 远东广播电台(FEBC)1956年12月开办,每周播送100小时的韩、英、汉、俄语节目。 大韩民国军队广播电台建于1954年,专门为军队播音。
       驻韩美军广播电台1950年10月开始播音。同其电视台一起,专为驻韩美军及其家属服务,用英语全天播音。 交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990年6月成立。 教育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990年12月成立。 韩国共有39个电视台,其中20个是商业电视台。 韩国自1995年起开播有线电视,发展迅速。
      因特网普及率较高,截至2002年底,上网人数达2627万名,占全国人口的55。1%。 出版业发达,注册出版社共有12700多家。杂志种类繁多,创停刊频繁。 韩国创办第一份中文日报 名胜:景福宫(Gyongbokkung) 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旧译“汉城” )钟路区,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
      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宫苑还建有一个10层高的敬天夺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韩国的国宝之一。
      景福宫宫外建有围墙,围墙长3626米、高6.7米。王宫的南面有光化门,东边有建春门,西边有迎秋门,朝北的为神武门。光化门里有兴礼门,兴礼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运河,河上横跨一造型精巧的锦川桥。在宫苑莲池的中央有一石舫——庆会楼,曾是当年国王大宴宾客的楼阁。
      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 昌德宫(Changdokkung) 又名乐宫,是韩国的“故宫”,位于首都首尔(旧译“汉城” )市院西洞,是李朝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
      公元1405年,李朝第三代国王在此建为离宫。壬辰之乱时被烧毁。现存的建筑为公元1611年重建的。这座建筑作为王宫长达300年。整座宫殿内为中国式的建筑,入正门后是处理朝政的仁政殿,公元1804年改建,宫殿高大庄严,殿内装饰华丽,设有帝王御座。
      殿前为花岗石铺地,三面环廊。殿后的东南部分以乐善斋等建筑为主,是王妃居住的地方。寝宫乐善斋是一座典型的朝鲜式木质建筑,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以及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院内陈列着王室使用过桥、马车和末代国王所使用的早期汽车等。此外,还有大造殿、宣政殿和仁政殿等。
      仁政殿后的秘苑建于17世纪,面积约6万坪,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御花园。苑内有亭台楼阁和天然的峡谷溪流,还有科举时代作为考场的映花堂及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芙蓉亭等。 韩国国宝崇礼门:崇礼门(亦称南大门)建于1395年,是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制建筑,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古建筑。
      城门下端为石质门洞,上端为双层木制城楼。韩国政府于1962年将崇礼门定为一号国宝。2008年2月11日,崇礼门的整座木制城楼被大火烧毁。 广寒楼 (Kwanghanrn) 位于全罗北道南原郡邑川渠里,是韩国的著名古迹。传说为李朝初期宰相黄喜所建,原名广通楼。
      公元1434年(李朝世宗16年)重建后才改称现名。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时曾被焚毁。公元1635年(李朝仁宗13年)又按原貌重建。雕梁画栋、形制绚丽的广寒楼是韩国庭院的代表,其中包括三座小岛,石像,鹊桥,它的整体构造象征着宇宙。现在楼上悬有“广寒楼”、“桂观”的大字匾额。
      相传,著名传奇故事《春香传》就发生在这里。楼北侧的春香阁是1931年建立的春香祠堂,堂内供有春香的肖像。每年阴历4月8日人们都在这里举行春香祭。 济州岛(Chejudao) 是韩国第一大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北距韩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鲜海峡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济州岛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东北距全罗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岛上屹立着韩国最高山峰——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还可以登山、骑马、兜风、狩猎、冲浪和打高尔夫球等。
      这里人烟稀少,土地广阔,不是高山森林,就是农田村舍。农家种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壮观要属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黄,非常好看。济州岛是韩国主要的渔业基地,附近海域内既有温带海洋渔类,也有热带及亚热带渔类。>> 韩国民俗村位于京畿道首府水原市附近,占地163英亩,它将韩国各地的农家民宅、寺院、贵族宅邸及官府等各式建筑聚集于此,再现朝鲜半岛500多年前李朝时期的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
      村内有240座传统的建筑物,有李王朝时的“衙门”、监狱、达官贵族的宅邸、百姓的简陋房屋、店铺作坊、儿童乐园等等不一而足。民俗村内的店铺和露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是当地传统手工制品及别具风味的食品,有木质雕刻、彩绘纸扇、民族服装、彩色瓷器等。瓷器是这里的特产,有60余种,均有较高的保存价值。
      民俗村内的食品种类繁多,最受游客喜欢的是菜饼和米酒。露天场上每日定时都有精彩节目表演,如:民俗舞蹈、杂技和乡主鼓乐,热闹非凡。这里的村民穿着古代李朝时的衣着、演译着古代村民的风俗,迎娶新娘、送亡人入土等礼仪都真实地仿照李朝时代的模样。 韩国一公司职员穿睡衣上班 汉江是韩国的第一大江,被韩国人称为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
      多少年来,为了保护汉江的水资源不受污染,韩国政府对汉江流域水资源进行了严格管理和保护:除部分游船外,汉江不许行驶运输船舶,江边不得开垦农田。目前,汉江水质已达到2级国际标准,汉江流域已逐步发展成为韩国的生态乐园。 历史名人:李舜臣(1545-1598):民族英雄。
      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
      当时日本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国内四岛的统一,妄图以武力征服朝鲜和中国。1592年,他率领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攻陷首尔(旧译“汉城”),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史称“壬辰卫国战争”。
      李舜臣将军和中国水军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日军,屡立奇功。1598年12月,他与明朝水军重创敌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身亡。两年后,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1643年即他死后的45年,赠谥“忠武”。从此,朝鲜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称他为“忠武公”。
      供奉着李舜臣将军灵位的显忠祠建于1706年,位于芳华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祠内松柏成荫。显忠祠占地50多万平方米,除了“本殿”之外,还有“号”、“古宅”、“家庙”以及李氏家族使用过的水井等古式建筑。有关李舜臣将军的历史资料和当年他与倭寇海战时使用过的武器等实物,明朝皇帝赐与他的都督印、令牌和斩刀等8件赐品的复制件,则被精心地保存在“遗物馆”里。
      每逢4月28日,即李舜臣诞生的日子,显忠祠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显忠祠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一度荒颓,1945年日本投降后,纪念忠武公的活动得以恢复。1966年,韩国政府将此地辟为“圣域”,重建显忠祠,园区的综合景观工程一直持续到1974年。
       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以对美、日外交为主。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总统后,继续致力于巩固与美、日的同盟关系,同时加强与中、俄的友好关系。在对朝政策上,金大中推行“阳光政策”,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统一、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对北三原则”,主张以结束朝鲜半岛冷战结构的“一揽子方案”根本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韩国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2003年2月,卢武铉总统就任后,强调发展韩美互惠平等关系,促进韩中日东北亚区域合作,同时加强同俄、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近年朝韩交往大事回顾 朝鲜和韩国首脑会晤 朝鲜和韩国总理首尔会谈 朝韩铁路通车大事回顾 与中国关系: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建交。
      建交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10月13日,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同年12月,韩国总理韩德洙访华。 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06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额达13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007中韩交流年 中国2007年成为韩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韩开通海上最短航线 应当不怪咱中国,中国当年承认韩国并与韩国建交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现状不无关系!不过朝鲜可能为此对中国存有不满情绪! 。

    1***

    2008-05-22 21:31: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