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企业家保护条例

首页

企业家保护条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1 05:00:16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或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以及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企业经营者,是指依法行使企业经营管理职权并承担经营管理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以及非法人企业的厂长、经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出资人,拥有企业经营权的承租人、承包人等。第三条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依法、平等、全面和共同参与的原则。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做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预防和制止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第五条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依法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六条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依法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害职工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各方应当对劳动争议的预防、集体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促进职工与企业、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严格把握罪与非罪。

    依法纠正涉产权的冤错案件。

    办理涉及企业家的案件要宽严相济。

    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

    对撤销经济犯罪案件的条件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企业家保护条例

    一、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严格把握罪与非罪。

    二、依法纠正涉产权的冤错案件。

    三、办理涉及企业家的案件要宽严相济。

    四、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

    五、对撤销经济犯罪案件的条件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六、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如此集中大力倡导并推动对企业家保护的情形实属罕见。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些规定也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企业家保护条例

    )》规定 严格区分经济纠纷经济犯罪界限 防止刑事手段不当干预经济纠纷】对企业家权益进行保护,我省拟规定,对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延期缴纳。

    省人大常委会9月25日审议的《企业家权益保护条例(草案)》提到上述内容。

    《条例(草案)》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水利、市政等公共事业投资运营,民营企业投资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应当在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税费征收等方面与政府投资项目同等待遇。企业引进和培养的技术创新人才,可以按规定享受项目申报、科研条件保障、户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优惠政策。

    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因涉企经济纠纷收到威胁、恐吓、人身攻击、人身伤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侵害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查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不得对已取消的资格资质变相进行认定,不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或者扰乱市场秩序,不得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者利用行政资源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强制或者変相强制企业加入。

    《条例(草案)》规定,行政、司法机关办理涉企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防止刑事手段不当干预经济纠纷,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对企业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除依法需责令关闭企业的情形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对企业正在投入生产经营和正在用于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设备、技术资料和资金等,一般不予查封、扣押、冻结确需提取犯罪证据的,可以采取拍照、复制等方式提取。

    加强对涉企案件的法律监督,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手段,依法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对提出投诉举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据法律法规做出相应处理。各级机关和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企业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截留、挪用、私分有关财物的,依法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张***

    2023-08-21 05:00:16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