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科学课

首页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科学课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10 20:06:03

    四川省遂宁市顺南街小学梁春艳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

    本学期我有幸加入了我校国家级“十一五”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和其他同事一起探讨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上好科学课。

    这次活动我感受颇多,下面我就如何上好科学课谈谈心得体会。

    一、和以往的自然课相比,科学课程目标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小学科学课成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动手操作的要求高,教学活动的组织难度大,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目标的意义,努力掌握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用新课程目标指导科学课的教学,灵活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尽管教材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课程目标的落实,但因教育对象、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灵活处理,可以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我在小学三年级科学《纸》这一课教学时。

    我大胆的把教材已经编排好的几个并列关系的试验重新安排顺序,目的是精减教具,一种教具可以多个活动重复使用。

    二、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总想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弄明白问题。

    “纸的吸水性为什么有强有弱”“纸的横向和纵向结实程度是否一样”等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这种探究的天性为教师采用探究方法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小学三年级科学《纸》这一课探究纸的透光性时,我为孩子提供了两种情境:一种是让他们把科学书依次垫在几种不同的纸下面,透过纸看科学书上的文字和图案来比较纸的透光性一种是把不同的纸覆盖在扫描仪的灯座上观察纸的透光性。

    这个时候,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有一个孩子把纸蒙在脸上四处张望来观察纸的透光性。

    我及时抓住这个细微的动作因势利导,使这个环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三、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引入《纸》这一课时,当问到生活中纸常见的种类和用途时,孩子们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积极踊跃发言,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探究纸的几种有趣的性质作了充分的铺垫。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设各种动手做的机会,要让孩子动手动脑学科学。

    孩子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只有做,才能理解。

    在安排孩子亲自动手试验的环节,我展示试验的做法的时候不直接把试验的结果展示出来,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做获得结果,让孩子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四、儿童会因阅历、经验、智力的不同,在科学课上表现出兴趣、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让能力强的孩子做小组长带领其他孩子动手试验。

    老师可以腾出手来手把手的教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孩子。

    既给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给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使之不被冷落。

    五、在教学时要仔细安排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悉心指导学生的学习。

    科学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科学课的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

    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

    要让活动简洁高效,教师必须要认真设计与准备科学教学活动。

    我在设计活动时就考虑到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

    怎样才能让孩子用好教具而不因为玩教具影响教学效果呢我认为用好教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简单的介绍教具,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2、使用教具之前先讲清活动要求,让孩子听清要求后才能把教具发下去动手开展活动。

    3、活动结束后要马上妥善安置教具。

    实践证明我的设计是有效的。

    整个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好的秩序保证了学习效果。

    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充分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比教科书多得多的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进各科的教学,科学课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课都变成了一场现代教育技术的“秀”现在有专家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成为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在必要的时候、以恰当的形式进行,不可滥用。

    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最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他们的亲身体验。

    满手沾满泥巴栽种蔬菜和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是观看别人栽花的短片和观看《动物世界》的感觉有本质的不同。

    教师要在课堂合理的安排现代教学技术,让科学课回归本真的科学味,探究味。

    听、看、做,让学生真正做小科学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失***

    2023-08-10 20:06: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