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篮球三角战术是怎样打的?

首页

请问,篮球三角战术是怎样打的?

请问还有什么战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7 06:20:35
      三角进攻是由一侧的组成一个三角的三名队员和另一侧的“两人游戏”所组成的。它不像那些固定的套路,在进攻中充满着自由的移动。根据不同的防守,三角进攻会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按照老温特的话就是“read and react(解读并反应)”。 
    不过三角进攻又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
      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 一、建立三角: 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这个距离可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
       这里有很多种组成进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里侧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外侧切入到底角 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
      例如: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然后中锋(5)拉出到底角,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 二、运转三角进攻: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
      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请看下面的两副战术图。
      中锋的防守者为了防止球进入内线或者传给中锋,他就必须站在中锋得同侧或者实行绕前。如果他绕前,那他就丢掉了他在篮筐和中锋之间的位置,是中锋获得了通过高调球。 或者同侧的快速传球直接面对篮框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要展示三角进攻中进攻发起的传球和选择的重要性,估计我们将会在战术板上演练一整天。
      与其他一些进攻战术相比,三角进攻拥有数不清的将球传入“三角点(进攻轴心)”的方法。所以,要想防守或者破坏三角进攻将是非常困难的。 恰当的位置间距使低位拿球的机会大增,并且创造出一对一的机会。同样,三角进攻中的任何一个球员都可以帮助队友得到空位出手的机会。
       下面是低位接球后的其他进攻选择: 1、低位挡拆: 当小前锋将球传给内线,就去为控球后卫作掩护,让他获得直接接中锋回传的机会。 2、移动掩护: 小前锋将球传入内线后,就移动到另一侧为大前锋(4)作掩护让他有机会摆脱防守队员。
      而这时控球后卫则可以寻找底线突破的后门。 3、球传到底角: 这种选择从小前锋将球传到底角的控球后卫开始,球传出之后小前锋利用中锋的掩护切入,如果有机会控球后卫就可以从后面将球传入。 如果小前锋没能甩开防守,那么控球后卫就可以利用中锋的掩护直接运球上篮 三、在三角进攻中弱侧也有大量的进攻机会。
       1、高调后门: 如果中锋没有接球的机会,大前锋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侧移动,如果对方防守队员为防止接球移动到球与大前锋之间,那么大前锋就可以通过变向,转而向篮下移动,然后接高调球上篮得分。 2、夹角位置: 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也就是弱侧的肘部(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
      这种战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攻击后卫利用大前锋的掩护切入;另一种是控球后卫利用中锋和小前锋的双人掩护移动到夹角位置,然后接攻击后卫的传球,获得空位出手。 3、掩护突破: 这就是攻击后卫依靠大前锋的掩护运球切入篮下 4、攻击后卫的后门: 当攻击后卫接球路线被阻断,大前锋迅速移动去接小前锋的传球,另一边攻击后卫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篮的“后门”机会,当然大前锋的传球质量非常重要。
       三角进攻战术的每一个变化都告诉我们,传球、运球和投篮这些基本技术的运用是战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三角进攻 湖人队的三角战术(triangle offense)、国王队的普林斯顿进攻(princeton offense)都是由挡切战术(motion offense)衍生而来,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三角战术于Phil Jackson在1995所出版的「公牛王朝」书籍里界定的原则为: 一、持球员必需要切入、传球、投篮等三种威胁来突破防守。 二、攻势必需涵盖整个半场。 三、进攻要有空间(space)原则。 四、攻势应确定球员与球是同一目标(寻求空档或攻篮)迈进。
      
       五、每次投篮,其它球员应有进攻篮板、预防快攻的妥善布阵。 六、每次传导球的准备攻击,都会制造防守方无法兼顾的空档。 七、攻势应针对球员特性来设计。 三角战术的理论,并不是掩护走位(pick & roll,挡拆)而已,空间原则、单打能力、传球观念与技巧、空手走位能力、空手和空手掩护后走位能力与观念等等,才是三角的要意 。

    1***

    2018-04-17 06:20:35

其他答案

    2018-04-17 07:20:35
  • 三角进攻强调的是无球队员的空手跑位以及队友之间的掩护,最重要的是掌控者也就是执球队员有很好的传球意识与技巧,具体来说很复杂,你也可能很难看懂。
    这里有个战术板的演练
     
    你也可以多多看看公牛的铁三角以及现在湖人队配合的跑位与掩护等,或许你能理解,能学到很多东西。

    李***

    2018-04-17 07:20:35

  • 2018-04-17 07:20:35
  •   篮球之神的黄金圣衣——三角进攻战术体系!
    在1962年出版的《The Best of Basketball From Scholastic Coach》(《学院派篮球的精华》——笔者译)中有一章是前任堪萨斯州教练Tex Winter写的“The Triangular Sideline Series(边线三角进攻系列)”。
      是的,这个Winter就是菲尔·杰克逊九次王朝的进攻战术缔造者——“老温特”,而那一章的核心就是三角进攻。 实际上,三角进攻的创始人是温特大学时的教练——Sam Barry,是他将三角进攻最初的理念教给了堪萨斯州立大学的队员们。伴随着三角进攻得初露锋芒,当时温特所在的球队曾经八次打入NCAA八强赛。
       三角进攻是由一侧的组成一个三角的三名队员和另一侧的“两人游戏”所组成的。它不像那些固定的套路,在进攻中充满着自由的移动。根据不同的防守,三角进攻会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按照老温特的话就是“read and react(解读并反应)”。 不过三角进攻又不是完全的自由进攻,它是一个要求精密间距和站位的结构体系。
      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了解球场上的每个位置。而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三角进攻所有的战术变化的。 一、建立三角: 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这个距离可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
       这里有很多种组成进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里侧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外侧切入到底角 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例如: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然后中锋(5)拉出到底角,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 二、运转三角进攻: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
      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联防,顾名思义,乃联合防守之意。
      它分站位联防和对位联防,如果与盯人结合,还可以变化成混防(混合防守),联防与盯人的最大不同,就是盯人以防人为最终目的,而联防则以防球为最终目的。   对位联防则以固定人员固定防守一定区域的方式进行防守,不容易读解而且变化多端,可随时变成盯人和站位联防,但因为对球队默契和个人能力要求太高,而且攻击性稍弱,对于打快节奏的比赛不利,而较少被强调个人能力和快节奏的NBA教练使用,即使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也很少有人长时间地使用对位联防。
         站位联防,对于应用范围的不同,又分为2-1-2、3-2、2-3、1-2-2等常规站位法,甚至在去年总决赛中,SPURS还使用过比较少见的2-2-1联防,都是根据对方的攻击优势和自己的人员配置类型而作出的各种调动而已。   在国际篮联中,如果为了巩固篮板发动长传,一般采用2-1-2联防,但其篮底和两侧还有弧顶三分处是其防守盲区,进攻可以根据1-3-1落位通过传球进行破解。
         2-3联防是从最基本的2-1-2联防变形而来,优点和2-1-2类似,都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下为目的,并加强了对对方溜底线的防范,外线盲区和2-1-2类似,但如果篮下中锋上提过慢的话,有可能被对方从45度插入的前锋在罚球线和小禁区的盲区里作威作福。
         3-2联防则一般用来对付对方的外线投手群,因为它对上区(不好意思引用了非法防守下的术语)无论弧顶、45度的三分都可以进行压迫力很强的防范,而它的扩大范围的防守,对抢断传球发动快攻也十分有利;但两侧及底线的三分以及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地区都是其防范盲点。
         当今NBA最流行的联防方式,乃是当的1-2-2联防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几个变种。为何1-2-2联防成为教练的新宠和压箱宝呢?这要从它的几个优点谈起: 1。由于NBA在取消非法防守后,为减少突破难度(理论上),而设定了防守三秒违例的法则,法则规定,如果内线球员没有自己的固定防守对象,在三秒区内停留不能超过三秒;另外规定,“非固定防守对象”的定义为,与防守球员离开超过一臂距离的内线球员,则为“非固定防守对象”。
         因此,有此规定,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国际规则下大行其道的3-2和2-1-2联防为什么在NBA乏人问津了,那个站桩式的中锋,估计会在整场中因为将精力集中于如何避免防守三秒而导致休克。 2。在NBA这个过去强调个人单打和得分能力的联盟中,不单是内线,很多外线球员也有一定的低位背框单打能力,因此除了射手成群的球队如KINGS、MAVERICKS或者是没有多少单打能力的球队以外,一般在进攻中都采用1-2-2进攻落位,而1-2-2联防则刚好在这个阵型中,将联防对对位球员的夹击施展到极致,而让那些过去习惯了背框打的球员如SHAQ、DUNCAN、PIERCE、T MAC等人感到有力没处使。
       3。1-2-2联防在进攻方读解时,因为阵型看上去很像盯人,因此当PG还没有醒悟过来,而让攻击手在底线交叉掩护,或者在45度POSE UP时,24秒的进攻时间已经用去不少,而当他们拿球后才发现这是联防,已经大限已到,再想重新布置进攻站位破解联防,进攻时间已经剩下几秒,于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仓促出手,这也是联防导致得分和命中率下降以及失误增多的原因。
      对于国际篮联的30秒出手,应付联防反而是绰绰有余。 4。1-2-2联防乃3-2联防变形而来,既对外线进行一定的压迫,对45度下球进行阻挠,也相应地收缩了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以上的盲点的防范,保持了抢断球的特点,也对AI和HOUSTON等人习惯的空切掩护中距离进行了防守,是对目前的NBA来说,最四平八稳的防守阵式 5。
      1-2-2联防可随时变形成四联防一盯人的DIAMOND-ONE(禁区菱形站位)和BOX-ONE的阵式(禁区四方站位),而让进攻方在读解中陷入极度的判断混乱当中,不能执行好自己的既定战术   当然,1-2-2联防也非全无缺点,任何一种联防,都有自己的防守盲区,怎样通过站位方式破解联防,相信通过磨合以后的其他NBA球队可以进一步掌握,而不是象现在那样一遇到联防就任人宰割。
         而任何使用联防的球队,在联防的类型选择中,对单个球员的站位选择都必须以他的个人能力和类型是否适合这种联防作判断标准,比如森林狼队,在拥有快速一定能力和肌力的MADSON站内线时的效果,就堪比CANDYMAN这个虽然有贵价合同和高大身材,但移动相对缓慢的中锋在防守上的效果来得好,而1-2-2联防中站罚球线两端的那两个后卫,如果能够有高大迅速的摇摆人比如T MAC和KOBE等人执行,效果会加数倍。
         由于NBA的三分线比国际篮联更远,因此NBA的联防防区也相对加大许多,联防的效果相对来说要打一些折扣。联防只是比赛中的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方式方式,而并非最终获胜之道。对教练和球员来说,轻视联防和迷信联防都同样危险。 。

    原***

    2018-04-17 07:20:35

  • 2018-04-17 07:20:35
  • 掩护传球  我看过最印象深的就是姚麦和阿儿私通

    米***

    2018-04-17 07:20:35

  • 2018-04-17 06:20:35
  •                                                                                                                                             任何角度都成三角

    笑***

    2018-04-17 06:20:35

  • 2018-04-17 05:20:35
  •   简单地说, 就是三人在比赛中互为犄角,牵制对手,到达攻防效果最佳的一种配置方式。历史上看,公牛王朝的乔丹-皮蓬-罗德曼,就是典型的三角进攻。
    众所周知,伟大的公牛王朝的三角进攻战术的顶点是“飞人”乔丹,另外两个点是“野牛”皮蓬和“大虫”罗德曼 在比赛中,他们三个人所站的位置几乎都一直形成一个三角形。
      进攻中,罗德曼拉到外围,那么皮蓬就会站到中锋朗利的一侧,乔丹便拉到底线一角,罗德曼随时为乔丹策应,乔丹突破,罗德曼便向外线拉出去,而皮蓬切入底线一侧,他和乔丹形成的一条直线便和底线形成平行线 同样,乔丹如果从篮板正面突破,皮蓬和罗德曼会立刻向外线拉出去,尤其是皮蓬,当对方包夹乔丹时,皮蓬早已经在外线责准备,罗德曼此时便可以选择为皮蓬掩护,或者为乔丹策应。
      皮蓬可以和乔丹互相换位,罗德曼却一直担任着防守和策应的角色。 在防守中,形成的三角形,主要时包夹和协防战术 他们三个几乎也时形成三角形,乔丹和皮蓬靠前防守突破,对方一旦突破,在内线的罗德曼立刻卡位,乔丹和皮蓬立刻切断对方的传球路线和罗德曼包夹断球。
      

    傅***

    2018-04-17 05:20: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