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送礼时机:什么时候需要送礼物呢?

首页

送礼时机:什么时候需要送礼物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1-03 01:38:34
  •   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有一个外国人,他向我埋怨,他在日本学习日文,在台湾学习中文,开学,结业,辅导,补课,年节,假日,那里的老师们,有一种极强烈地要他送点礼品的暗示,让他很受不了。“送礼是一种感情,我感情不到送礼的地步,我不想勉强我送。如果他认为教我书,我应该感谢,这感谢已经在付给他的学费里体现了。
      ”我笑了,原来,这是一个认死理的外国人,跟他调侃说:“你知道‘礼’这个字,在甲骨文和小篆里是怎样写的嘛?那是一个人跪着向对方奉献礼品的图形。”他也乐了。“怪不得你们中国人,磕头跪拜,就是最大的礼节了。”我也笑着告诉他:“光跪不行,那是精神,还得需要物质,手上必须要有礼物。
      ”“哦,怪不得我一到我的老师家里,推开门,他们很关心我手里拿的什么?”其实,这位洋人不明白,在《礼记》这部书里,关于送礼,早就说得既原则又具体的。“无礼,不相见也。”你没有拿礼品来,对不起,要请你吃闭门羹的。汉代一位著名的学者郑玄对这句话的注解是:“礼,谓贽也。
      ”什么叫“贽”呢?唐代的一位大才子孔颖达,唐太宗手下十八学士之一,加以注疏说:“礼,谓贽币也。贽币所以示己情,若无贽币之礼,不得相见。所以然者,欲民之无相亵渎也。”这说得多清楚,送礼,就是送“币”。洋人听我讲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在香港的时候,经常看到派送‘利是’的现象,敢情,这红包里包的港纸,就是你所说的‘币’了。
      这么一说,我有一点点明白了,送礼是东方人的古训了。”听他说到这里,我心想坏了,这不是误人子弟么?他根本就不明白。我连忙向他解释,虽然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国家,有许多古老的精神遗产,但并不等于所有一切古老的东西,都是无可争议的完美。女人裹小脚,男人留辫子,也曾经是古老文化中的一支呢?所以,我们若是从这部书,得出无礼无币不能相见的结论,也未免偏颇,按孔颖达所说,礼既然是“以示己情”,那么“民之无相亵渎”,也是对能够给你以帮助的人的一种尊重。
      其实人之常情的你来我往,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想得到优质服务,快捷服务,提前服务,那么,你付出报酬,是应该应份的。
      你认为别人理所当然要为你服务,你只虚不实,精神万能,对不起,你等着去吧!不过,我想,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随着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廉政建设的加强,正常的礼尚往来会日益丰富多彩起来,而那种不正常的送礼,总有一天,无论送礼的和收礼的,都会产生一种不齿为之的心绪吧?那样,社会风气也许就能澄净健康多了满橙礼品商城·您身边的送礼顾问!。

    刘***

    2019-01-03 01:38: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礼节礼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