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乒乓选什么拍子适合?

首页

乒乓选什么拍子适合?

中远台 正手可以 直板横打也会。选用什么拍子合适?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05 01:49:59
  •   如何根据打法选择乒乓球拍来挑选乒乓球拍底板挑选乒乓球拍的关键是要挑选好乒乓球底板和套胶,那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乒乓球底板的材质以及不同的选手适合怎样的底板,乒乓球底板的一般都是多层的,层数不受限制,主要材料一般为国产或进口的纯木,按国际乒联规定,非纯木材料成份不允许超过 15%。
      目前一些碳素、玻璃纤维、芳基纤维等特殊材料也被运用到底板中来,以增加底板的强度和韧度。 为自己选择得心应手的乒乓球拍不仅是每一运动员,而且是每个乒乓球爱好者追求的愿望。在乒乓球竞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
      这是因为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不仅可以获得近台快攻所需的节奏速度,同样在大力击球时可以获得较快的飞行速度,并且由于反胶摩擦系数高,容易在攻球时带有强烈上旋,球落台时由于强烈上旋的作用还会有时显的快速前冲。所以无论在台上,近台或是离台的进攻,使用反胶海绵球拍都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更多的制胜因素,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了反胶海绵球拍。
      然而现代乒乓球运动仍然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打法与技术和战术,这些都会对球拍性能提出不同的需求,因此弄清不同技术类型以及不同的战术要求与球拍之间的关系才能为自己选择得心应手的球拍。 (一) 近台快攻型——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上几十年保持长盛不衰的传统打法,采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通常使用正胶海绵拍或反胶海绵拍,世界冠军刘国梁 ,邓亚萍就是这类打法中的佼佼者。
      近台快攻首先要求击球节奏速度快,力争在台面上抢攻来球的上升点和最高点。击球动作幅度较小,多采用爆发力,借力加力等用力方式。为了提高小动作击球的爆发力与突然性,运动员通常先择较重的球拍,单面覆盖海绵胶皮的直拍底板重量应该在95克左右,双面覆盖海绵胶皮的球拍底板重量应该轻一些,一般在90克以下。
       近台快攻运动员为了提高球速,要求击球弧线尽量低平,因此多采用摩擦较少,击打较多,使球脱板较快的技术,如 : 快点,快拉,快攻,弹击和扣杀等进攻技术。这就要求海绵较软,较薄,底板的击球感觉比较坚挺,因此运动员通常选择七层板或厚度在6。5毫米以上的厚型底板。
      为了保证近台攻球的速度,近台快攻选手通常选择颗粒向外的正胶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颗粒较短,速度较快的反胶。正胶是一种胶质较硬,颗粒向外且较大的胶皮,用它击球速度较快,也能制造一定的旋转,通常应搭配厚度为 1。8 -2。1 毫米,硬度在 35 度左右的海绵 ; 反胶应搭配厚度为1。
      5 -2。0 毫米,硬度在 40 度左右的海绵。 (二) 弧圈快攻型——这是综合了旋转与速度的弧圈球进玫型打法,是当前的主流打法。世界冠军孔令辉,王楠,李菊等都属于这种打法。运动员使用反胶涨绵拍。   弧圈快攻打法要求旋转与速度的统一,因此多采用摩擦与抽杀结合的 " 鞭抽式 " 进攻技术,如 : 挑打,拉冲,反撕,反带,抹,撇等技术。
      为了保证击球时能得到充分的摩擦和弹击速度,选用的球扳不仅应该有足够的吃球深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底劲。因此运动员多选木质较软,弹性好的纯木厚板或较薄的五层底板。弧圈快攻技术在比宽赛中更多运用变化速度与节奏,时而近台,时而离台,时而击来球的上升期、高点期,时而击球的下降期,因此不仅移动范围大,而且击球动作幅度较大,自主发力更多,这就要求球拍的重量较轻,以保证在快速击球时挥摆自如,手感更好。
      所以选择直板一般是 85 克 左右,特别是双面覆盖海绵胶的直板应该更轻;横板也应该在 90 克 以下。 为了保证弧圈进攻的旋转,应该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抽杀进攻的速度,应该挑选较硬( 45 度以上)较厚( 2。1-2。2 毫米)的海绵。
            (三) 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这种打法将快攻技术与弧圈技术结合在一起,具备两种打法的特点,通常使用反胶海绵拍或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海绵拍,如世界冠军王涛、王晨以及阎森、马林等国手。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要求选择既适合快攻又能拉弧圈球的球板,用于快攻与弧圈球结合。
      弧圈球运用较多的人应选择手感软一些、且厚度较薄的五层底板,反之快攻技术运用较多的人需要选择偏硬的、较厚的七层底板。底板的厚度一般在 6。5 毫米左右,直板单面贴海绵胶的底板重量约在 90 克 左右,双面贴海绵胶的底板应在85克以下;选择横板的重量通常在 90 -95 克 之间。
       反胶可选择厚度为 2。1 毫米、硬度在 45 度左右的海绵,由于多数横板的反手进攻都在近台,所以用于反手击球的海绵应该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于快攻技术的运用。      还有一些人选择使用生胶海绵快攻,生胶是一种胶质软、弹性较大且颗粒较大的正胶,用它攻球速度快,但是旋转较差,因此攻球弧线较平(下沉),选择相应的海绵度为 1。
      8-2。0 毫米,硬度在 35 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长胶或半长胶进攻。长胶颗粒在击球瞬间会被来球压倒,并立即从不同的方向反弹,因此不容易摩擦来球制造自主旋转,所以击球多带有来球的反旋转。同时又由于倒向不同方向的颗粒不等,反弹力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回球球弧线飘忽不定。
      长胶进攻通常选择的海绵厚度为 1。0-1。5 毫米,而且碣度较高,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击球速度,又使回球弧线飘忽下沉。      (四)攻、削结合型打法——这种打法虽称之为攻、削结合,但是绝非攻、削各占 50% ,有的人将发球抢攻、削中反攻作为主要得分手段,削球变化只是为了扰乱对手,制造机会,如世界冠军丁松就是这样,最初许多人认为他是防守运动员,把他当守球打结果吃了大亏;也有的人以削球变化作为主要得分手段,进攻只是一种扰对方的战太手段,如国手王辉等。
      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技术掌握须十分全面,为保证削球与弧圈进攻的旋转,通常选择表面的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 1。5-2。0 毫米)并且软、硬适中( 40 度左右)的海绵。攻、削结合的核心是“变化” ---- 旋转变化、攻削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等,因此选用的球拍也要充分体现和适应这种变化。
      许多人选用两面性能各异的球拍,如一面反胶海用于主动变化旋转和进攻,另一面选项用厚度在 0。8 毫米以下的极薄的海绵配长胶或正胶、生胶;也有人使用防弧胶皮,这是一种弹性低、表面不粘的反胶配合厚度在 1。5 毫米左右极软的低弹性海绵用于削球控制与变化。
      攻、削结合打法选用的底板通常板面较大,这样的球板手更柔和,控球时间较长。如何选择乒乓球底板如何选择乒乓球底板,这个问题大家谈论较多,当然,谁都想有一块称手的兵器,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所有乒乓球选手、爱好者不可能都用一种底版,因为各人的打法和习惯不尽相同。
      当你在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习惯,而决定选择哪种底板时,首先,底板的手感是很重要的,“灵敏的感觉”是现今队对底板评估的关键。   击球速度较快的底板,控球能力较弱,并且,需要选手具有较高准确度的击球技巧。质软的天然木材增加了控制球的能力,从而增加了选手击球的准确度。
      现今在底板夹层中添加 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能使选手在保持较快的击球速度的同时,增大有效击球区域。根据规则,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材。加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
      5%或0。35毫米,以这两个标准中较小者为准。那么,为什么专业选手多选亚萨卡、斯帝卡、阿瓦拉等天然木质球板,而业余选手则多用加碳板呢?专业选手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在快速中发力技巧好,加之年轻摆速快,弥补了速度差,而追求高精度的控球和旋转,以及中台的抗拒。
      天然板控球好、旋转强、弹性大。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用个铁板子击球,开始快却击不远,用木板却能将球击得很远。业余选手发力不好,故借助稍硬的稍重的板子来发力和提高球速。我认为球拍刚性好重量轻的板子好,太重不便于还原和连续进攻,控球差些。 业余选手可选稍硬一点儿的木质天然板(最好是欧洲产)或稍轻一点儿的加碳板,以中和上述优点,还可通过改变海绵胶皮使球拍更加适合自己的特点。
      当然,还有个心理因素,心理差,打球紧张的可用控球好的板子,心理好的可用速度快的板子。进口或合资板,特别是日本板现在比较规范,板子上都有注明,用一个方箭头指向底板类型:   DEF 适用于以远台削球为主的传统防守型打法。   ALL- 适用于近台全面型打法,以控制球(搓球、推挡)和削球防守为主。
         ALL 适用于攻守兼备的全面型打法。   ALL 适用于以攻球为主的全面型打法,可制造有较大节奏的上旋弧圈球。   OFF- 适用于中台攻击型打法,制造旋转较强,击球准确度较高,控制球能力较好。   OFF 适用于发球抢攻的攻击型打法,击球速度快,制造旋转强,击球力量大。
         OFF 适用于最积极主动的攻击型打法,击球速度快,以攻球为主。   作出一种明智的选择,会使你从中受益,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你的技术优势。如何选择海绵与胶皮底板是球拍的灵魂,当底板定下来后,就可以开始根据自已的打法选择海绵与胶皮了。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的海绵与胶皮,进口名牌产品固然精美,然而国产的反胶中也不乏有许多物美价廉的精品。
      通常进口的反胶表面涩,出球速度较快,适合快速弧圈球的进攻与对拉球;国产反胶表面粘,有利制造旋转,更加适合拉出有时间差的强烈旋转弧圈球。选择反胶时首先应看它是否经过国际乒联的批准,有无 ITTF 的标志;其次应观察胶面的粘度和是否有杂质。   在选择海绵时除了选择厚度与硬度之外,首先应观察其发泡是否均匀,厚度是否一致,表面是否平整;然后把海绵放在硬的平面上用手指按压,好的海绵应感觉按下去柔和并有顶手的弹力;把海绵放在手上感觉它的重量和活性,然后攥成一团再突然放开,观察海绵展开的速度和展开后涨绵表面的皱痕,弹性好的海绵应该比重较轻,展开速度较快,表面几乎看不到皱痕。
             不同厚薄及软硬的海绵性能各不相同。硬海绵较软,海绵吃球时间短,速度快,而软海绵的手感更柔和更好控,由于各人手感不同,在选择海绵的软硬度时,得根据个人的感觉而定。一般来说,太硬的海绵使用者较少,更多的是使用稍软的海绵,这样可以提高击球时的手感。
           综上所述,海绵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薄海绵——吃球时间短,出球快,球易透板。由于易透板,会觉得更好控球,加上吃球时间短,使得在近台打球时,速度更快。但缺点是,一旦退到中台,会觉得球的底劲不足,球的前速看似挺快,但落台后的加速度和旋转都较差,给对手的威胁并不大,因而薄海绵更适合在近中台以快攻为主的球友使用。
            厚海绵——吃球时间长,吃球深,球的底劲较强,尤其在拉球的时候,厚海绵更能体现它的威力,由于吃球时间长,因而看起来似乎球速比较慢,但球落台后就往下窜,落台后的速度及旋转给对手所带来的压迫感,显然强于薄海绵。因而厚海绵更适合在中远台以拉弧圈为主的球友使用。
                  胶皮根据颗粒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 正胶——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易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打法,是直板快攻选手最常用的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足够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不妨试试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反胶——反胶胶皮本身带有较大的粘性,摩擦力强,容易制造旋转,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故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使用者较多。同时由于击球稳定,易控制,因此也是初学者的首选,也是时下最流行、最实用的胶皮。   生胶——生胶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
      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对横拍两面攻选手而言,若采用正手反胶 ( 拉弧圈 ) 和反手生胶 ( 快拨及摆短 ) 配置,可获得击球的不同效果,造成对手的不适。   长胶——这是一种颗粒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薄海绵上面,这种胶皮能使球产生反常的旋转,如:用长胶搓对方的下旋球,球以上旋飞回;推挡对方攻来的上旋球,球以下旋飞回;削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回球会更转,而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转。
      用这种胶皮打球,对方失误多,自己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观赏性和娱乐性。因而,建议年轻人或初学者还是别用了,等老了跑不动时再用吧。 防弧胶皮——“ 防弧胶皮 ” 是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胶皮,这种胶皮胶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的球运行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打法的海绵胶皮: 近台快攻——近台快攻运动员以打速度为主,要求击球弧线低平,因此多采用摩擦少,击打多的发力方式,因而胶皮通常选择正胶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颗粒较短,速度较快的反胶,搭配较软,较薄的海绵。正胶搭配厚度 1。8— 2。
      1 毫米 ,硬度在35 度左右的海绵;反胶搭配厚度为 1。5— 2。0 毫米 ,硬度在40 度左右的海绵。 弧圈快攻型——当今是弧圈球横行的天下,这是综合了旋转与速度的进攻型打法。多采用打摩结合的 “ 鞭打式 ” 技术。为了保证弧圈进攻的旋转,应该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进攻的速度,应该挑选较硬,较厚的海绵。
      换打 40mm 大球以来,为了适应球体增大带来的速度变慢、球体变软等情况,运动员们都对自己的海绵进行了调整,适当增加海绵的厚度 ( 2。2mm 以上 ) 、减少海绵的硬度 (45 左右为宜 ) 是当前许多人的共同选择。   快攻结合弧圈进攻型打法——这种打法将快攻技术与弧圈技术结合在一起,具备两种打法的特点,通常使用反胶海绵拍或一面反胶、一面生胶的海绵拍。
      反胶可选择厚度为 2。1 毫米 、硬度在 45 度左右的海绵,由于多数横板的反手进攻都在近台,所以用于反手击球的海绵应该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于快攻技术的运用。还有一些人选择使用生胶海绵快攻,相应的海绵应选择 1。8— 2。0 毫米 ,硬度在35 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长胶或半长胶进攻。
      通常选择的海绵厚度为 1。0— 1。5 毫米 ,而且硬度较高,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击球速度,又能使回球弧线飘忽下沉。   攻、削结合型打法——这种打法里,有的人将发球抢攻、削中反攻作为主要得分手段;也有的人以削球变化作为主要得分手段,进攻只是一种扰乱对方的战术手段。
      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技术掌握须十分全面,为保证削球与弧圈进攻的旋转,通常选择表面的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 (1。5— 2。0 毫米 ) 并且软、硬适中 (40 度左右 ) 的海绵。       为追求变化,许多人选用两面性能各异的球拍,如一面反胶用于主动变化旋转和进攻,另一面选项用厚度在 0。
      8 毫米 以下的极薄的海绵配长胶或正胶、生胶;也有人使用防弧胶皮,配合厚度在 1。5 毫米 左右极软的低弹性海绵用于削球控制与变化。

    N***

    2018-12-05 01:49: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69-188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