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苏霍莫林斯基是怎样的人?

首页

苏霍莫林斯基是怎样的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6 01:53:13
  •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苏联教育学家

    段***

    2018-11-26 01:53:13

  • 2018-11-26 01:50:27
  •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1970年9月2日)是苏联的一位教育家

    徐***

    2018-11-26 01:50:27

  • 2018-11-26 01:45:42

  •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俄文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年9月28日-1970年9月2日)是苏联的一位教育家。 他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其后他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并于1942年负伤。1948年至去世期间,他担任家乡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1957年成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1968年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强调学生作为个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关心儿童的幸福和自我表现

    h***

    2018-11-26 01:45:42

  • 2018-11-26 01:39:27
  •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s***

    2018-11-26 01:39:27

  • 2018-11-26 01:32:44
  •   谁言教师默默无闻?谁说一个普通教师不能成为名家?那么就静下心来读读苏霍姆林斯基吧!苏霍姆林斯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教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人,身后留下永久痕迹的人。
      《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献给我们的一盏美丽的灯,它悬挂在教育殿堂的天花板上,光芒四射,光彩照人。“这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卓立不凡的思想家和躬耕不辍的实践家,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
      ”是的,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一个只在上课是隔着讲桌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因此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们广大教师毕生都在追求达到“真教育”的境界。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却又太像“教师”了:站在神圣而威严的讲台上,居高临下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不容置疑地向孩子们提出种种要求,甚至有的还声色俱厉地训斥孩子们。
      “居高临下”“不容置疑”拉开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时,我们的教育还能称得上“心心相印”吗? “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应努力达到师生合一,亦即师生间的融洽与和谐,应努力体现、师生关系平等与师生互相尊重。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感受的就是浮浅粗俗;教师对学生不平等,学生学习的就是专制无礼。
      专制、粗俗的教育决不是真教育。 “心心相印”的背后是教师不泯的童心。童心会使我们放下权威,俯下身来,会使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拿出宽容和理解,同他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
      童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对孩子的简单模仿,不能做作,矫情。教师的童心是拳拳赤子之心,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表里一致的美德,是教师心理换位,对孩子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挚爱。带孩子去动物园,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让他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带孩子到公园去,到森林里去,让他喜欢绿色。
      告诉他这是生命的颜色,让他开始懂得热爱生命。让孩子懂得,常常做好事,应成为一个人生活中的良好习性。使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跟孩子们没有共同兴趣、爱好和意愿,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道路将永远被堵死。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灵奉献给他们。”教师只有怀着崇高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对孩子的热切期望,才能永远童心不泯,才能达到“心心相印”的教育至高境界。让我们在苏霍姆林斯基这盏明灯的照耀下**夜兼程地去奔赴教育的远大航程吧!。

    陈***

    2018-11-26 01:32: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