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雍正时期有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子大臣吗?

首页

雍正时期有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子大臣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12 01:30:13
  •   【懋嫔】历史人物
    雍正的懋嫔宋氏。主事宋金桂之女,应该是出身包衣,约于康熙二十七年成为四阿哥胤禛的侍妾,生有二女,雍正即位后,封为懋嫔,雍正九年卒。
    【谦嫔】历史人物
    雍正的谦妃刘氏。
      管领刘满之女,雍正七年封答应,八年晋贵人,十一年生六阿哥弘瞻,次日进谦嫔,乾隆即位尊皇考谦妃。
    【谦妃】电视剧人物
    宫锁珠帘里的谦妃,徐佳袭香,内大臣塔木之女。好吧,这部剧中除了生了个儿子外,所有的设定都是胡扯,雍正没有姓徐佳的妃嫔,当时也没有一个叫塔木的内大臣,这父女俩都是纯属虚构。
      
    【襄嫔】历史人物
    康熙的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为康熙庶妃(未获册封),康熙四十一年生十九阿哥,四十二年生十九格格,四十五年生二十阿哥。雍正即位尊皇考襄嫔。
    p。s。注意历史上这个人是康熙的妃子,不是一辈的哦~~
    【襄贵嫔】小说人物
    后宫甄嬛传原著中曹琴默出场时为正四品容华,生温仪帝姬后晋从三品婕妤,后来投靠甄嬛晋为襄贵嫔,后来被甄嬛算计死追封襄妃,女儿过继给端妃。
      
    【襄嫔】电视剧人物
    后宫甄嬛传电视剧中,为了跟雍正朝扯上点儿关系,先是把品级压缩到嫔,但考虑到原著的连贯性,“襄”这个封号就没改,作为电视剧里面除甄嬛生了女儿的妃嫔,认为原型是懋嫔也不为过。
    【婉嫔】电视剧人物
    又是宫锁珠帘,这个人物也是纯编出来的,呃博尔济吉特氏,不明白为毛要编一个这么拉风的姓氏,雍正依然没有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嫔,而且也没有封号为婉的妃嫔,电视剧里说她生了两个女儿,这一点跟懋嫔一致,但首先懋嫔的女儿都是在雍正即位前生的,而且初封就是懋嫔,死的也比婉嫔晚。
      
    -----------------------------
    其实,你为什么会乱呢?就是你居然把电视剧当历史看!
    尤其是《宫》这种胡编乱造的电视剧,像这种电视剧,就得当架空看,他们只是不小心跟历史上一些人重名而已,至于其它关系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再就是《甄嬛传》人家本来就是架空的,电视剧又非要加上本就不存在的历史背景,编剧自己脑子都混乱着呢。
    所以清宫戏,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的后宫戏,基本不要相信。

    对***

    2018-10-12 01:30:13

  • 2018-10-12 01:25:46
  •   清太宗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1613-1687) 孝庄太后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
    1625年,年仅十三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爲妻,与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极爲妻。
      婚后生有三女,固伦雍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1636年皇太极称 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尊庄妃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称得上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
      她临事处置沉静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为皇太极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于是孝庄皇后向皇太极自荐,诱降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引清兵入关,明亡。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爲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説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
      《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爲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清太宗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1613-1687) 孝庄太后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
      
    1625年,年仅十三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爲妻,与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极爲妻。婚后生有三女,固伦雍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1636年皇太极称 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尊庄妃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称得上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她临事处置沉静果断,早在皇太极时期,孝庄文皇后就‘赞助内政’,为皇太极出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于是孝庄皇后向皇太极自荐,诱降洪承畴,后来洪承畴引清兵入关,明亡。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爲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説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
      《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爲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天***

    2018-10-12 01:25: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