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讲一个佛学故事

首页

讲一个佛学故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11 00:01:42
           那是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在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杂草丛生的古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这些白骨究竟从何而来呢?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骇人的咆哮声。
      紧接着,一只凶恶的老虎疯狂地扑了过来。旅人顿时明白了那些白骨的由来,立刻拔腿就逃。 在惊慌失措之中,旅人迷失了方向,竟跑到一座悬崖的边上。紧急之中,他发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而他的背囊里还有一条长长的绳索。于是,旅人毫不犹豫地把绳索系在松树上,沿着绳索攀缘而下,逃脱了老虎的利爪。
       老虎在崖上狂吼着。好险啊!幸亏有了这棵树,幸亏带着绳索,终于死里逃生,救了富贵的一命。旅人万分庆幸地拍打着自已的胸口,惊魂稍定。但是,当他往脚下一看时,不禁再一次惊叫了起来。原来,在他的脚下竟是波涛汹涌、深不可测的大海!旅人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更恐怖的是,在那根救生的绳索和松树打结的地方出现了两只一白一黑的老鼠,正在交替着噬咬那个结。旅人拼命地摇动绳索,想要赶走老鼠。可是,他绝望了,老鼠一点儿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同时,由于他的摇晃,松树的枝丫甚至发出了断裂的“喀嚓”之声。
       这时,他发现在他的前方有几枚红彤彤的野果。他伸手摘了一枚,放在嘴里。哇,好甜哪!旅人顿时被甜蜜的滋味陶醉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他再次伸出手,去摘取第二枚野果。。。。。。 旅人:旅人的故事其实就是你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是生涯中的旅人。
       荒野:荒野是在象征你寂寞的人生。每个人自从出生,就开始了我们的人生之旅。 秋天的黄昏:比喻人生的孤寂。虽然你也有自己的亲人,朋友,但他们似乎都不理解你。 白骨:亡者的遗骸。 老虎:象征死亡的威胁。死亡不可避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与死亡之虎狭路相逢。
       悬崖:象征着一条不归的绝路。如果你的方向不正确,那么你所走的每一条路都会是通向悬崖。 松树:象征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你以为它可以作为活命的指望。 绳索:象征着你的时间。你以为你能活多久,那条绳索就有多长。 老鼠:一黑一白的老鼠象征着白天和晚上。
       深海:无论是树枝或绳索断裂,你都将堕入怒涛汹涌的深海——死亡。 野果:野果是诱惑着你的欲望。 野果之外的思考:从满目匾凉的原野到红彤彤的野果,是我们浑浑噩噩的世俗生活的写照。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过程中,在枝丫或绳索断裂之前,只要你随时醒悟,你都可以自我救赎,超越死亡? 也许你不是个佛教徒,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人生就是一条取经路,路在有很多的艰难、凶险、难测但可以逾越的坎坷,如果你想停下来歇息一下,但时间却无情的告诉你不可以。
      一路上也会有很多的路人,当然你是别人人生之路的路人,什么时候才会遇到和你同路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要向前走,不能停,人生之路的终点是什么?其实说出来很残酷,因为是任何人都不想得到的、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死亡!!正因为死亡让生命变得有限,生命才会变得如此可贵。
      当我们开始思考死亡,我们的人生也开始变得有价值。 —————————————————————— 这个故事是从网上下载的,看过不止一次了,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样。越看,心情越沉重。 还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对这个故事不屑一顾,觉得里面的话危言耸听。
      人生如此美好,有许多可留恋的情趣和喜悦快乐,享受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每看一次,心里的寂寞就增加一层。开始领略到人生的苦涩和忧伤。 到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没有看懂这个故事。承认这个故事包含的真理。寂寞和忧伤确实是越来越深,越来越重。
      

    s***

    2019-02-11 00:01:42

其他答案

    2019-02-11 00:14:34
  • 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俺只想到这个和佛有点关系滴~~~

    藤***

    2019-02-11 00:14:34

  • 2019-02-10 23:46:10
  •   微雨燕双飞, 落花人独立 
    花落菩提 
    喜欢在花落的季节, 享受孤芳自赏的美 
    也喜欢, 在极度的喧嚣中 
    独自微笑独自平静 
    花落是憾, 落花是美
    眼看花瓣在秋风飞 
    那姿态美的让人心碎 
    往日的繁华
    就这样凋零 
    就这样消逝 
    只留下 
    残花,余香 
    菩提暗坐 
    菩提暗坐 
    看人间花开花落 
    看人间春夏秋冬……
    只一个回眸 便凝住了流云 
    或许, 本无起, 亦无灭 
    可佛还是幻化了这一切 
    以至, 牵起一干人等, 去轮回 
    佛也动心么, 不然, 怎有起灭 
    佛有心么, 本应一袭青衫了却恩怨, 
    奈何古佛悠远,青灯易幻, 
    来世间, 收起心缘, 
    红尘三千, 救我与苦海
     
    梦自手边穿梭而过 '
    偶尔定格 ,
    想起苦守的日子 
    箫声清远 焚雪落寞 
    一生的冷暖 
    都随花朵飘落 
    很多年前有人曾说过 
    遥远的地方有过一条梦河 
    流淌着幸福 
    盛开着欢乐 
    向往梦河 
    引退幻想的人 终生漂泊 
    而我醒来,
    空空的张掌上落叶凄美 
    过一次奈何桥, 
    喝一碗孟婆汤, 
    生生死死又何妨。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 身如琉璃,内外清澈,净无污秽 愿,只能是愿 身在红尘中 几多身不由己 几多无奈感慨 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五百年后 虚菩提得闻是经 佛曰如是如是 佛畅然 虚菩提释然 空空者自诩空空 芸芸者飘如云云 云云 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纭纭 乐游园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空闻如斯又决别 清清浊浊 佛泪满面 空闻经典 昨日真情现 木鱼清灯 怎晓愁如许 钟声又响 众生参禅 也许 花开 并非唯一的向往 花落 并非所有的感伤 坠入尘世 阅读沧桑 多少个梦 似月光的飘渺  飞出心灵的围栏 于朦胧间流浪 多少个梦 栖落水草间 滚落成露珠 粲然一笑 放飞心中的怅惘 由此 飘零 凋落 与生俱来 无须忧伤 唯于花开之日 让绽放的热烈 不能斑斓每一天 才是心底最疼痛的凄凉 似来自天籁的箫音 牵动着每一根神经 却永远无法珍藏 我是无法成佛的,哪怕是坐化在菩提树下。
       因为那满树的落花,满世的繁华, 幽幽千年,是我心底的孽障。我宁愿用尽此生, 为那些尘世的硝烟尘雾,潸然泪下, 为菩提落花,为世间繁华 。

    掩***

    2019-02-10 23:46:10

  • 2019-02-10 23:42:12
  • 佛曰:不可说。。。。。。

    思***

    2019-02-10 23:42:12

  • 2019-02-10 23:32:04
  •   净空老法师讲述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敲,请老和尚出定。
      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他们说:“年早就过了。”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还有一次在黄昏时,老和尚要走回自己的茅篷,大概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就一个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两个出家人,彼此都认识。这两个出家人手上拿着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光明永远保持,他没有感觉到天是黑暗的。
      经过他们两人一提,他一愣,这一刹那,天立刻就黑了。所以,天空的黑暗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他的天空永远是明亮的。   佛经上说,佛菩萨住的是大光明藏,佛菩萨的虚空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光明是得自太阳、月亮、灯光,来显露太虚空的真面目。
      而黑暗是无明,无明断了,晚上跟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这是普通菩萨、阿罗汉、辟支佛,既使权教菩萨也做不到的,唯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自性的光明完全透露,才不需要日月灯光。所以,光明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被烦恼障碍而透不出来,这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象。
      所以,妄心是无明,真心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也就是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真实正确的,没有偏差。经论中称之为“佛知佛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第17卷)   不洗澡也放清香   我们从《虚云老和尚年谱》中得知,曾经亲近过虚云老和尚的一些法师、居士们说,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
      所以,他的头发很长,衣服领子很脏,油垢很厚,可是闻起来有香气,这是修行真正有功夫了。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都是臭汗味。老和尚身上放香气,香气如何来的?心地清净,这是五分法身香,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相应,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气。
         如果我们要考验念佛堂大众的功夫,念佛三个月或半年后,进入念佛堂,若气味还很难闻,表示大众念佛没有功夫;如果进入念佛堂,有一股清香,不是世间所有的,你们就成功了。其实念佛堂也有佛菩萨在念佛,佛菩萨身上放宝香,可是你们身上臭气太重,把佛菩萨的宝香盖住了,所以我们闻不到。
      如果我们稍微清净一些,再藉佛力加持,确实能感受到道场里面有一股清香,纵然道场不烧香,也会有一股清香。

    大***

    2019-02-10 23:32: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