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将出国给孩子买的新华人寿保险该怎么办?

首页 >
商业/理财
保险

孩子将出国给孩子买的新华人寿保险该怎么办?

孩子将出国给孩子买的新华人寿保险该怎么办?

全部答案

    2018-08-02 14:40:12
  •   保险精算专业随着保险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曾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称衔--“保险精算师”逐渐走出了仅被业内认许的狭囿,开始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呈现出迅速走红的态势。作为一个较早跨入该行的幸运者,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有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保险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背景情况,期望能为那些立志投身于中国精算事业的朋友们提供若干可供参考的信息。
      一、单位介绍在全国各地如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复旦大学等纷纷开设北美精算本科或研究生专业的院校中,中央财经大学是全国范围内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家致力于引入并始终坚持英国精算教学体系和考试制度的高等院校。自1993年成功招收首批保险精算硕士研究生以来,已有27名学生拿到了“精算技能证书”,其中更有9名学生另外获得了“投资与财务证书”。
      其每届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均高居全球之首,令英国精算师协会刮目相看。该项目系中英合作之结晶,并由苏黎士金融服务集团成员--英国著名的鹰星保险公司提供赞助,承担会员费、资料费、考试费、教材费、授课费,以及部分学费等一笔庞大的开支。通过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磨炼与拼搏,除了要求较高的智力因素,还必须有敢于吃苦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同时良好的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在使用母语参加考试的英国,一般而言,没有8~10年的持久战也几乎是不可能攻下精算师证书的。另外,尽管来自希洛瓦特大学、英国精算师协会、鹰星保险公司的博士、教授、精算师来华提供短期的授课、答疑和复习指导,该考试的特点决定了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仍是无法顺利通过的。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的这一研究生专业是以导师组的名义招生的,那些擅长英语沟通技巧,英文阅读水平高超,对概率统计的本质及应用有着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对经济学领域的知识也有着相对丰富的认识的学生将备受导师组的欣赏和偏爱。二、招生概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方向研究生已经招收了93,95,97三届学生,1999年的招生工作也接近尾声。
      与往年一样,1999年的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7名,其中没有任何保送免试和保留学籍的名额。特别是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工作一向以“公开、公平、透明”而享誉京城,所以考生全不必担心背后有“看不见的手”的干预。1997年的报考人数是58人,到1999年,报考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15人,竞争的程度可见一斑。
      1999年的上线人数有17人,录取名额17人,录取比例介于7比1和8比1之间,预计这一比例在将来更会攀升。从分配去向看,精算方向研究生的就职单位有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各大保险公司总部、高校等。此外,已获准开业的外资保险机构、合资保险机构、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银行系统等单位也对精算人才有着较大的兴趣。
      以95级精算研究生的分配情况为例:出国的有2人,入保监会的1人,去深圳平安保险公司1人,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2人,去泰康人寿保险公司4人,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3人,而且去新华的2人已经获得了赴英学习和工作的难得良机;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交流培训项目正在酝酿或即将出台。
      由于精算高级人才的稀缺和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战略需要,加上中财研究生在保险界内创下的良好的口碑,精算研究生在中财研究生群体中可以说是比较抢手的。近几年,各保险公司精算的编制虽然接近适应目前业务规模的饱和状态,但其他部门如企划部、管理部等依然敞开口子吸纳精算研究生。
      若不是受限于某些政策因素,北京的一家保险公司与深圳的一家保险公司在跟我校95级学生面谈之后甚至产生了“一揽子接收”的想法。目前在读的精算研究生是97级学员,共11人,其中2人有文科背景,其余9人均为理工科出身。他们的专业可谓五花八门,毕业院校也是遍及大江南北。
      尽管他们都没有保险方面的根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精算师考试中取得骄人的成绩;11人中有8人一次性全部通过《精算技能证书》的考试,所以说,考生无须太过在意于自己的专业背景等历史因素。三、考试科目、教材准备、复习经验为了适应英国精算考试的特点,精算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比较特殊,公共课考试科目中:数学为试卷〈二〉,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政治理论课为理科试卷,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后的数学可能会调整成试卷〈一〉或〈三〉。
      专业课考试中,一门是“西方经济学”,一门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财的西方经济学专业考试的指定教材是《西方宏观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侯荣华、赵国良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一直是中财制订经济学考试大纲的依据和蓝本。当然,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由高鸿业、吴易风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上、下)仍然是考生必读的范本。
      此外,考生最好读一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相关论文,以助于考生开阔视野,活跃启发思维,熟练答题技巧,掌握运用理论来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考生也不能忽视计算题、证明题以及客观题型中的选择和判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考试没有任何指定性教材,但考生完全不必贪多求全,因为该考试涵盖的题目基本上不脱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核心内容。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浙江大学数学教研室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概率与数理统计》都可以作为参考材料。只要吃透这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本,不出意外的话,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考试将不成障碍。当然,如果考生有着更好的选择和独到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我的推荐。
      但有一点,切忌漫天撒网,乱用教材,那样的话结果会是得不偿失,主要的基本知识点没有深刻和扎实的理解,导致似懂非懂眼高手低;次要的或偏怪的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所以,考生一定要以一本合适的为主导,主要精力都投注于此,“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最好的技术。
      事例贯通之后,再查缺补漏不迟。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什么缺漏了。考生在笃定报考精算之前,必须认真考虑如下因素,自己的英语实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自己的概率统计思想是否清晰?自己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是否全面?尤其是有无敢于吃苦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良好的身体,乐观的性格?意志不坚或体力不支的人淘汰出局,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
      在已经权衡利弊并决心报考精算之后,考生接下来就应该网罗参考书目,辅助资料以及往年试题,并安排好自己的准备时间,特别注意经常与中财保险系精算项目负责人李晓林先生联系,以及早获悉这些变动情况。免得被动和耽搁了功夫。

类似问题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