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秦郡县制是怎样划分天下的?

首页

秦郡县制是怎样划分天下的?

秦郡县制是怎样划分天下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1 11:19:16
  •   
    翻开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我们可以看到如 下的一段记载:在秦刚刚完成统一的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在都城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召集各位大臣,开了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的宫廷御前会议。这次会议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商议帝 号;一是制定制度。
       秦本来是与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一样的诸侯国,经过 多年的征战,如今将其他六国全部平定,四海归为一统,秦王赢政觉 得自己功高盖世,认为如果再用与原六国的国君一样的名号来称呼他, 是无法显示他的丰功伟绩,也无法使他流名百世的。于是他在群臣建 议的基础上,自定为“始皇帝”。
      群臣对此也都表示同意,并无异议。 至于会议所讨论的第二件事,则没有如此顺利,非但如此,还引 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一批大臣,率先向秦始皇 建议说:现在秦刚刚统一了六国,原六国之地,如燕、齐、楚等,地 处较远,如果不分封新的诸侯王,恐怕无法镇抚这些地区,所以请求 立诸皇子为王,希望圣上能够批准。
      秦始皇于是将这一提议交给群臣 们讨论,结果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应该实行。惟 独廷尉李斯对此不以为然,他辩论道:“当初周文王与周武王分封了很 多的同姓子弟为诸侯王,但是后来这些诸侯王彼此之间的关系渐渐疏 远,互相攻击,视同仇人,周天子对此也不能禁止。
      现在四海之内, 仰仗陛下的神灵而得以一统,成为了郡县之地。用国家的赋税重赏诸 位王子与功臣,就已经足够了。改行郡县制,天下没有不同的意见, 就说明这一制度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的措施,所以说分封诸侯是不适当 的做法。”听了李斯一席话之后,秦始皇最后说:“天下的人们苦于连 年的战争不止,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诸侯王的存在。
       我们仰赖祖辈,使天下刚刚平定下来,现在又要分封诸侯国,这是在 制造战争啊,而在这种情况下,却还要寻求安宁,岂不是一件非常难 的事情吗!因此,还是廷尉李斯所提的实行郡县制的建议说得对。” 于是秦始皇按照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推行郡县制,将全 国分成了 36郡,每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
      这些郡的官员, 都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而且可以定期更换。郡守是一郡的行政长 官,权力很大,除了所辖各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外,一郡的属吏都由 郡守从本郡人士当中辟举。在治郡方略方面,郡守可以施展自己的才 能,朝廷对此不加干预。郡尉典武职甲卒,不是郡守的属官,而是直 接领受朝廷的命令。
      监御史负责监察郡治,又叫郡监,隶属于御史中 丞,是中央监临地方的官员。因此,监御史、郡守、郡尉虽然在职务 上相互联系,却不相隶属。郡之下再辖县,每个县依据大小不同,设 令(大县)或长(小县)。 36郡的划分是在秦代初期时的疆域基础之上进行的,其中许多郡 是沿袭原六国之旧而未做变动,部分郡则是加以改建。
      同时,又在原 六国的各自都城地区置郡,齐的五都之地也被改置为二郡之地。这之 后,大约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秦军向南越过南岭,开始了对 南越人的征服。几年之后,秦军再次从水路,沿史禄率人开凿的沟通 湘江与漓江的运河——灵渠,到达岭南,占领了五岭以南的南越地 (今广东、广西及越南东北部),然后设立了南海、桂林及象郡等三郡。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大将蒙恬奉秦始皇的命令,带领30万 大军向北,将活动在河套一带的匈奴人赶走,收复了战国时赵国的地 盘。第二年,秦便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的区域内设置了九原郡,统 辖新在这一区域内建立的34个县(一说44个县)。
      为了加强秦朝北部 的边防,秦始皇又征募劳力将战国时期秦国、赵国和燕国各自筑造的 长城连接起来,加以补建修缮,最后建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 县),沿黄河、阴山,东至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此后,秦又陆续从已置的郡中分出一些新郡,这样,到了秦代末 年,除去都城咸阳附近关中平原为秦内史的辖区外,、史书上记载的秦 郡共有48个,统辖大约1000个左右的县级政区。
      另外,秦在征服的少 数民族政权区域内,并未置县,而是设立了与县同级的道来进行管理。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郡的 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之间颇为吻合,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 出:一是秦时每郡的划分一般来说即是一个地理单元,例如首都所在 的内史,占据了当时最为富庶的关中盆地,或者说是渭河冲积平原; 而汉中郡的范围与汉中盆地大体相当,南阳郡的辖区也即相当于南阳 盆地;二是如果自然区域的范围比较大,就分设为两郡,像云中与九 原两郡共同管辖河套冲积平原,巴郡和蜀郡一起统辖四川盆地,都是 很好的例证。
      三是每郡大多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者是平原为核心,然 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者是山地,北地、上郡、上党、太原、河东、 代郡、雁门等郡就是这种情况。 从以上秦郡划分情况来看,可以知道,由于当时的经济以农业为 主,这就需要每郡保证有相当的耕种土地,以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坚 实基础。
      在此基础之上,行政管理也才能发挥效应。。 秦朝郡县制的全面实行,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中国从 此成为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 盛赞不已,将“罢侯置守”、“废封建立郡县”列入中国历史上所发 生的少数几件最重要的大事之中。
      虽然秦代并未像秦始皇当初所想像 的那样成为万世一统的大帝国,而仅仅持续了二世,并在陈胜、吴广 为首掀起的农民起义中,结束了其15年的统治,但秦代所形成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及其所确立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 划,却并未就此夭折,而是由此而为后世历代所遵奉,持续了两千余 年的时间。
       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由于 它的残暴统治,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便迎来了各地人民的 反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带领 戍卒900人,揭竿而起,率先反对秦王朝的统治后,各地的农民纷纷 响应,原战国时期的六国贵族,也在此时加入到了推翻秦朝的队伍 之中。
       在反秦的大军当中,逐渐形成了以项羽、刘邦为首的两支起义 军。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从其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 反秦,项梁战死之后,成为起义军的统帅,并在钜鹿(今河北平乡西 南)之战中,大败秦将章邯,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刘邦,本为沛县 (今江苏沛县)的一个小亭长。
      他在沛县起兵后,最初属项梁麾下, 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一同成为反秦的主要力量。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了秦都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 治。随后项羽的大军也进入了咸阳,他自封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 18 个诸侯国,刘邦是其中的汉王,占有巴蜀与汉中地区。
      不久,刘邦与 项羽二人便展开了长达三年多的“楚汉战争”。在公元前202年,项 羽被刘邦的大军围困在垓下,兵败自刎而亡。同年,刘邦称帝,建立 了汉王朝,史称西汉。 。

    心***

    2016-07-01 11:19: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