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怎样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有关社区护理学的题br?

怎样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有关社区护理学的题<br>
D*** | 2015-07-05 00:55:05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5-07-05 09:27:09
  • 社区护理是在护理学、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学科。全书共分14章,重点介绍了老、弱、残人群为主体对象的护理服务内容,同时也兼顾有关人群的健康、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社区护理程序、家庭健康护理、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老年人保健、社区常见慢性病病人的保健护理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

    查看全部>>

    社区护理是在护理学、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学科。全书共分14章,重点介绍了老、弱、残人群为主体对象的护理服务内容,同时也兼顾有关人群的健康、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社区护理程序、家庭健康护理、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老年人保健、社区常见慢性病病人的保健护理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不*** | 2015-07-05 09:27:09 177 84 评论
    0/300
  • 2015-07-05 08:27:13
  • 预防慢性病要明智,综合干预效果好,分清主次更重要,危险最低是目标。
    
    5、预防慢性病需要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慢性病是众多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儿童时期既已养成,甚至一些慢性病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萌芽,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脂质条纹在青少年中就可以检出,因此预防慢性病越早越好。另外,一些儿童已经患上了儿童慢性病,除肥胖外,高血压、糖尿病在儿童中已不少见。因此,慢性病预防既要早开始...

    查看全部>>

    预防慢性病要明智,综合干预效果好,分清主次更重要,危险最低是目标。
    
    5、预防慢性病需要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慢性病是众多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儿童时期既已养成,甚至一些慢性病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萌芽,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脂质条纹在青少年中就可以检出,因此预防慢性病越早越好。另外,一些儿童已经患上了儿童慢性病,除肥胖外,高血压、糖尿病在儿童中已不少见。因此,慢性病预防既要早开始,还要终其一生,等岁数大了再去预防往往“木已成舟”了。
    6、慢性病有哪些危险因素?哪些是可以干预的?
    年龄、性别、遗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不健康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都是慢性病事件的危险因素。除年龄、性别和遗传背景无法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都是可以干预的。
    7、预防慢性病的目的是什么?
    是将慢性病的发病危险降至最低,推迟慢性病的发生,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而不是绝对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或死亡例数。
    8、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的原则是什么?
    预防慢性病要明智,综合干预效果好,分清主次更重要,危险最低是目标。
    9、为什么说综合干预效果好?
    慢性病危险因素间常存在协同作用,即两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其致病作用远远高于两个因素单独存在时的作用之和。因此,针对所有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是最好的。
    10、为什么说分清主次更重要?
    尽管综合干预效果最佳,但把所有危险因素都控制好并不容易。由于个人观念、生活习惯、干预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很多人在控制危险因素时 总是有所选择。这就需要人们首先了解干预的优先顺序,同时还要算经济帐。一句话,就是要明智。
    11、一般情况下,控制哪些危险因素对健康更重要?
    综合考虑对心血管病干预的效果和成本,除对膳食、运动和心理的基础干预外,我们建议干预的优先顺序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饮酒,如果同时考虑致癌作用,戒烟的位置还应提前。当然,如果情况允许,同时控制住所有的危险因素是最佳状态(综合干预效果好)。
    12、为什么说“一边吃降脂药,一边抽着烟”是极不明智的?
    我国人群中,吸烟对健康的综合危害(包括心血管病和肿瘤)不低于血脂异常,而且戒烟比血脂异常的诊治所需成本更低。然而,在临床上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人们一边吃着昂贵的降脂药,一边还吸着烟。从干预效果和经济学较多看,这种作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同时选择戒烟和降脂;如经济拮据,则应首先选择戒烟。
    13、确定个体危险因素干预的优先顺序还必须考虑什么?
    对具体某个人而言,确定危险因素干预的优先顺序还需要考虑各个危险因素所处的水平。危险水平越高,导致发生慢性病的可能性越大,就越需要优先处理。例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肥胖的患者,如果其肥胖程度非常严重(如身高172cm,体重98kg)而血压水平不是很高(如148/96mmHg),此时最急需解决的就是肥胖问题,而且减重的同时血压很可能也得到了控制。当然,确定优先顺序时,最好与社区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在综合考虑危险因素的种类、水平、干预成本和难度后科学制定。
    14、非药物治疗到底有多大效果?
    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物学指标的异常,往往是从行为危险因素向慢性事件发展的中间环节。非药物治疗就是对不健康行为、饮食和心理的改善。非药物治疗是所有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服药量、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控制药物花费的重要手段。以血压控制为例,体重每降低10公斤,收缩压可降低5-20mmHg;合理膳食(低脂,多吃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等)可使收缩压降低8-14 mmHg;膳食限盐(6克/日以下)可使收缩压至少降低2-8 mmHg;增加体力活动可使收缩压下降4-9mmHg;限酒可使收缩压下降2-4 mmHg。
    15、“只要活得潇洒自在,少活几年也无所谓”的观点对吗?
    很多人认为,该抽抽、该喝喝,为保证生活质量,少活几年也无所谓。其实这一想法大错特错。其一,谁都愿意长寿,过分放纵会让人感到有后顾之忧(心里不踏实)。其二,健康的生活习惯总会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害人害己,会变得被社会所不容,哪还谈得上潇洒自在和生活质量。明显的例子是:越来越多的地方禁止吸烟,吸烟者只能忍着。其三,“潇洒自在”的后果往往不仅仅是少活几年,最可怕的是年纪轻轻就可能患冠心病或脑卒中,不仅失去了健康,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
    16、吃补品或营养品能预防慢性病吗?
    补品或营养品都具有不菲的价格。然而,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那种补品或营养品预防慢性病的作用优于合理的膳食。可以说,只要注意合理膳食,任何补品都不必使用。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缺铁缺钙问题,政府已在大力推广奶制品和铁酱油,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其他营养素缺乏的情况非常少见,除非有明确诊断,千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导致肥胖,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反而会诱发慢性病的发生。
    17、为什么说选用中药防治慢性病需慎重?
    中药因其调理和安慰作用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迄今为止尚未筛选出一种具有较强降压、降糖和降脂作用的中药。如果长期依赖效果不实的中药,而忽视了针对性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状态长期得不到控制,久而久之,会导致脏器受损直至慢性病事件的发生。一些不法药商,抓住群众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可以放心吃”的心理,大肆宣传“纯中药制剂”,肆无忌惮的夸大其防治效果(可以防治各种慢性病),不仅延误病情,还会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一些中成药为保证治疗效果,还暗地里添加了廉价的西药成分,使得副作用无法判断。提醒广大市民,中药不是绝对无副作用、人很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选用中药防治慢性病也需慎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运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请点“好评”,谢谢^_^!》
    幸*** | 2015-07-05 08:27:13 174 8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