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科学家按照老鼠的嗅觉发明了什?

首页

科学家按照老鼠的嗅觉发明了什?

科学家按照老鼠的嗅觉发明了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3-18 21:14:16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管***

    2014-03-18 21:14:16

  • 2014-03-17 12:56:36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的许多哺乳动物都够能准确地察觉出由同伴动物们发出的化学示警信号,特别是老鼠在方面的本领尤为出色。瑞士科学家日前称,他们发现老鼠等哺乳类动物的鼻子前端有一种类似于“探测器”的神经节,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何老鼠能够准确地提前获知周围存在的危险。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发现。“格吕内贝格神经节”(Grueneberg)是哺乳动物鼻子尖端由神经元组成的小球。该神经节最早发现于35年前,但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功能多少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05年,五个科研机构才分别独立地发现格吕内贝格神经节与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
      于是他们展开了关于确定格吕内贝格神经节功能的研究竞赛。一些科学家认为,格吕内贝格神经节能够帮助新生幼鼠认识自己的母亲,识别的方法可能就是嗅探母乳中的化学信息。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朱利-布里克瓦尔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中注意到,格吕内贝格神经节上细小的感官绒毛被覆盖于一层胶原质和角蛋白保护层之下,只有一些水溶性物质或挥发性分子才有可能穿过这层保护层,比如乳汁的某种成份或是警报信息素等。
         研究人员很快发现,格吕内贝格神经节组织会对警报信息素做出反应,但对老鼠乳汁或乳房分泌物并不敏感。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当研究人员向正常老鼠的笼中释放警报信息素时,老鼠会立即向鼠笼后壁逃去并缩成一团。但是当他们把老鼠的格吕内贝格神经节移除后,这些老鼠则表情平淡,好象再也感觉不到警报信息素的存在。
      研究人员还将正常的小鼠与缺乏格吕内贝格神经节的小鼠进行比较,观察他们会对由其它小鼠所分泌的警示性信息会做出如何反应。那些正常小鼠停止了对其笼子的探索并在笼子的一个角落呆愣着,而其它的小鼠则继续在笼子内转悠,好像并不知道危险信号的存在。可是,这两组小鼠都能够嗅查到埋藏在笼子草垫下的曲奇饼干,也能够准确地找到它们的母亲,这表明它们嗅觉系统的其它功能都是正常的。
         研究还显示,虽然老鼠的两个鼻孔间的距离只有3毫米,但两个鼻孔各自工作互不干扰并构建了有效的“立体”嗅觉。老鼠的大脑会分别接收到两个鼻孔发出的嗅觉信号。当老鼠的一个鼻孔被塞住后,老鼠将失去这个能力,因此,老鼠的两个鼻孔虽然独立工作但缺一不可。
      科学家们此前还曾给实验鼠移植了一种名为“白喉毒素”的基因,定向移除了老鼠大脑中的格吕内贝格神经节。被切断了嗅觉的实验鼠竟然对自己的天敌猫不再害怕,还表现得一脸好奇,胆大妄为地爬到猫身上磨蹭翻滚,甚至依偎在猫的身边。

    双***

    2014-03-17 12:56: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