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厌奶期就是宝吃的少,我家就是这样,吃的少,但是精神很好,一般过了百天就长的不那么快了
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厌奶期就是宝吃的少,我家就是这样,吃的少,但是精神很好,一般过了百天就长的不那么快了收起
俗话说,猫三天狗三天嘛。 我家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也有那种情况。前几天还有点厌奶。 现在该慢慢给他添加辅食了。 至于体重的问题,8.2公斤很正常啊。而且4个月以后体重就是增加的比较慢,只要宝宝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有增加,不要太担心了。
俗话说,猫三天狗三天嘛。 我家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也有那种情况。前几天还有点厌奶。 现在该慢慢给他添加辅食了。 至于体重的问题,8.2公斤很正常啊。而且4个月以后体重就是增加的比较慢,只要宝宝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有增加,不要太担心了。收起
通常在宝宝四~五个月大左右,就会开始进入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而开始“排斥”喝奶。常见的情况是,宝宝喝喝停停,有时还唧唧咕咕发出声音。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自然恢复食欲。
通常在宝宝四~五个月大左右,就会开始进入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而开始“排斥”喝奶。常见的情况是,宝宝喝喝停停,有时还唧唧咕咕发出声音。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自然恢复食欲。收起
你好一般宝宝在一岁以前长牙都是属于正常的反应,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来促进生长发育,比如可以选择迪巧
4个月的男宝宝身高标准:59.7-69.3厘米 体重6.8-9千克 你家宝宝身高可以,体重好像偏轻.
最简单最省钱!禁肥瘦!油!辣椒!越青淡越好!有营养的青淡绝对瘦!我的轻生经验哦!水果每天必须有
要给孩子添加其他的辅食,他个子还蛮高么,是不是吃母乳啊?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可以让他喝些奶粉啊
世界最好是牌子的名字,我在淘宝选的,找了五六天才决定在哪个店买
您好! 不知您是怎么喂养的?从两个方面找原因:1、妈妈的营养是否均衡,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都要摄入。尤其蛋白质/脂肪要足够。还有铁,产后的妈妈大都贫血,孩子乳汁中得不到足够的铁,就长得慢又小。2、孩子要就喂奶,千万记住按需哺乳,孩子吃累了就睡也没什么,只要想吃就喂就好了。母乳不足的情况应以配方奶粉补充。 宝宝的体重增长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精神状况,食欲,排便等正常,您不用太过担心。
是有点重哦,不过也要看你们夫妻是不是有一方是胖的,如果是就是正常的。
京儿童医院内科董丽娟副主任医师认为,像这个孩子这样无原因的哭闹,考虑缺钙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两岁半以前的孩子,都应该适当地补钙。但是单纯补钙的效果并不好,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3,如鱼肝油、伊可欣,而且应该多晒太阳,每天应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至于缺锌,作为一岁半的孩子,可以暂缓药物补锌,从饮食中补充锌比较好,而且长期服用葡萄糖酸锌对胃肠的刺激也比较大。海产品如海鱼、海虾、海带等含锌比较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除了这些治疗措施,还应该从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节。晚上临睡前,不要使孩子玩得太兴奋,同时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灯光不能太亮,保持安静,被子薄厚应适中等等。另外,如果孩子习惯白天睡很长时间的话,这也可能是她晚上哭闹的原因,应减少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以免黑白颠倒,影响晚上的睡眠。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而且哭闹有加重的趋势,则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的疾病。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用中医讲叫惊撅,如果伴有发烧,可以先看一下是不是吓着了民间看法可以试一下,吹口气摸下头,没关系的,有时马上好了.如果后脑勺有汗,肯定是缺钙,补盖一到两周打一支D3,就会好的,再慢慢补,最好用中药补,比如龙母壮骨冲挤.如过是积食引起的惊撅,两腮发热,手心发热,可以吃牛黄清心散很有效,一定要找到原因,对怔用药 有问题可以打我电话
如果孩子现在7个月长牙齿的时候流口水,那当然是可以给孩子吃磨牙饼干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孩子牙齿的不舒服
你平时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鱼肝油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吸收,一般有可能是宝宝吸收不好,然后宝宝四个月的时候可以添加辅助食给宝宝吃的了。
这位妈妈不要着急 你家宝宝如果不爱吃奶但是精神很好 也爱笑爱玩没发烧咳嗽等等病理反应等等 应该是厌奶期 我家宝宝就有段时间是这样 差不多有一个月之久啊 我都着急死了 后来幸亏她又恢复了奶量 我这才放了心 她现在18个月 前个月又不爱吃东西 我带她去医院查了微量元素 有轻微的缺钙和辛 你可以去查一下头发知道是否缺微量元素 然后 宝宝的厌奶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去医院也就是查这两样 只能静等 祝愿你的宝宝快快度过这段时间
没事儿的,小孩子的天性,你教他点别的东西,他学了新的,发现有更感兴趣的东西,就慢慢的忘了旧的习惯,不用刻意的去改变,越这样他越反着来,我家端端 也是这样的,不过一点点的就好了,做为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防孩子在不经意间养成不好的习惯
身高体重本来就不应该存在达标一说,应该是“是否在正常范围”。因为孩子的身高体重差异可以很大,就像出生体重,有的孩子五六斤,有的六七斤,有的九斤十的。你说怎么算达标?只能说都在正常范围。所以,妈妈先看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吧。 请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儿童生长标准: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15690。这个生长标准表格里的“中位数”就是“恰好中等”的意思。如果你的宝宝的身高恰好在中位数上,那意味着,全世界和他同月龄的孩子里,恰好有一半比他高,而另一半比他矮。表格里的“-2SD”和“+2SD”的意思是“负2倍标准差”和“正2倍标准差”,它们的实际意义是“正常范围的下限”和“正常范围的上限”。如果你的宝宝的体重高于“正常范围下限(-2SD)”,低于“正常范围上限(+2SD)”,那么非常好,宝宝体重正常!总而言之,你可以把表中第一行的“-2SD中位数+2SD”直接替换成“正常范围下限中等正常范围上限”来理解。 另外,宝之道的主页 http://www.babytree.com/learn/article/15690 上端有0-1岁、1-3岁、3-6岁三个儿童生长分期,点击进入每个时期都会看到分月龄的“孕育指南”,点击进入每个月龄段,都会看到相应的身高体重正常范围。 你家宝宝的体重虽然偏轻,但仍然在正常范围内。这就像大人也有胖有瘦一样。不用担心。而且,活泼好动的宝宝,体重更容易偏轻。既然孩子精神头不错,说明很健康。多长几斤肉,真的就那么重要么?
试一下在奶嘴上放点苦一点的东西,比方说沾点苦瓜汁什么的,让孩子觉得那个奶嘴不那么好了,就自然戒掉了,但要有耐心,慢慢戒,一下戒掉也不好。多陪他玩玩,分散他注意力吧。
5岁男孩的体重为: 18.3kg 5岁男孩的身高为: 110.0 cm,在这个范围左右都属正常,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含钙高的食物
呵呵,这个跟个人的体质或者遗传都有关系哦,其实从哪里先长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宝宝长牙的时候有流口水,有的就不流。这很正常。 我家的一直就没流过口水。。
这个无需观察别人宝宝的情况,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有的长牙比较早,有的长牙比较晚,只要定期带宝宝去做体检,没有严重缺钙的话就没有问题。
亲,宝宝九个月,还没有出牙属于正常现象,没必要担心,一般宝宝在一岁之内都会长牙的,平时你可以给宝宝吃点磨牙饼干进行,磨牙促进牙齿的生长比较好
应该是正常的。孩子说还有早有晚。我宝宝比你家宝宝还大点呢,也是这样的。亲别急。平时多和孩子说说吧,可以讲讲故事,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听听歌曲,或者经常让她和比她大的会说话的小朋友玩玩。
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吃米粉,鸡蛋黄 鸡蛋糕 粥米汤都可以的,不吃奶粉是宝宝吃习惯了妈妈的奶所以不接受奶粉的味道
没事的。正常。我家儿子八个月开始长牙,一长就是八颗,现在一岁六个月了。还是八颗牙,医生说正常。
最好别喝吧,为了孩子还是忍着点,不知道的就不喝比较保险
给他喂奶的时候,用力的把他头推到嘴里,我当初就是这样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宝宝都坚持喝母乳到1~2岁,而且还是妈妈亲自哺喂(不是用奶瓶喂),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但是宝宝本身就会用含乳的方式来吸吮,所以不至于伤害到妈妈的乳头。当然,如果宝宝长牙后经常咬伤妈妈的乳头,那就建议将母乳挤到奶瓶中来哺喂。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妈妈觉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质食物,所以误以为喝完后不需要洁牙,其实,只要进食,那就必须清洁牙齿,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
钙与人体牙齿的生长密切相关。当人体缺钙或钙代谢异常时,牙齿的形成、萌出就会发生障碍,牙齿的坚固性、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正常的孩子4—6个月就能长出新牙,而缺钙的孩子到了1岁甚至2岁都不长牙,或者是长牙的次序混乱,牙齿的釉质粗糙,大一点的小孩缺钙容易出现龋齿、牙齿破裂或自行脱落。此时,钙之源的摄入尤其重要,儿童体恒健钙之缘片入口即化、不刺激肠胃钙源纯净吸收好,给宝宝补钙最合适了,网上可购买有官方商城的
你可以去看写我家小诺现在饮食的日记《16个馄饨》。菜粥、面条、饺子、馄饨、疙瘩汤、面片汤、米饭炒菜都可以吃,关键是要既有肉也有菜,豆制品也很重要,每周至少要吃一两回。奶每天保证在350ml左右就可以了!虾啊,鱼啊也要每周吃一些,这些食品可以帮助孩子补锌。
的确是消化吸收不太好,即便是纯母乳喂养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给他吃点养儿醒脾颗粒就不要紧了,别担心。
最好去医院检查下,看看孩子是不是缺钙,到现在还没有长牙。我孩子生了一次病也是好一段感觉有谈,多给喂些糖梨水应会有所改善!多逗他玩让他踢踢腿晃晃胳膊加大运动量,应会吃的多些。身体也更强壮
您好,夜里哺乳不影响长牙,宝宝晚上醒的次数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原则上可以减夜奶啦。
我儿子是从六个月后开始一夜醒来四遍以上,多时也是七八遍,一直到12个月,我是断了夜奶宝宝才开始睡好觉的, 亲晚上不要给宝宝那么多粥喝,本来就爱尿你还喂稀饭,做点小米饭什么小粒粒的东西给宝宝吃试试。喂点香蕉。米粉,我儿子八个月的时候喂的米粉。 我建议亲宝宝如果宝宝哭就让她哭几分钟,别一哭就给奶头,宝宝已经习惯于这种生活了,他知道只要他一哭就来奶头了,大点声更快。 有些宝宝睡觉就是不多的,只要宝宝白天精神好,活蹦乱跳的,就是正常的。 建议亲给宝宝用用尿不湿试试,看看是不是宝宝被尿憋醒的,也许宝宝用了尿不湿尿完尿就接着睡觉了呢,连大人困的时候都不爱去厕所呢,一个小孩能愿意你在他困的时候匹着两条腿么,多不舒服呀。还有洗脸洗屁股什么的,一般小孩都爱哭的,我儿子也是洗脸的时候就像杀猪一样哭。 还有建议亲把宝宝的夜奶狠点心断掉。这么大的宝宝没有必要夜间进食的。人在睡好觉的才能睡的好。
可以喝钙加锌啊,有缺元素的症状是需要补补的,但是别补多了就行,什么补多了,都有负作用的
牙齿萌出时间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乳牙萌出一般时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7.5个月 9个月 18个月 14个月 24个月 下颌 6个月 7个月 16个月 12个月 20个月 萌牙正常时间范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5~15个月 6~21个月 8~29个月 8~28个月 8~34个月 下颌 4~17个月 6~27个月 8~29个月 8~27个月 8~34个月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 1.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牙齿萌出顺序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长牙时的6种症状 2种正常反应 1.咬东西 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任何不适,但在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涎 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摩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喂养方式,用汤匙喂养、调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按摩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早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每日一次。 其实只要父母感觉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湿润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岁以后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因为这一年龄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阐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
我家宝宝吃的是钙迪新+鱼肝油(伊可新),挺好的。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我们知道,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 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了 !
钙被称为“生命基石”,对儿童的骨骼发育、大脑发育、牙齿发育和预防铅中毒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孩子每天需要多少钙呢? 0-6个月:300毫克/日 6-12个月:400毫克/日 1-3岁:600毫克/日 4-10岁:800毫克/日 11-18岁:1000毫克/日 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仅仅靠食物中摄取的钙远远满足不了身体需要,因此在正常的食物之外,还需额外补足钙剂,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需钙量的50%-60%。 如何选择有效的钙剂直接关系到补钙效果,专家认为:选择补钙品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钙源含钙量是否足够高?是否安全?价效比是否经济合理? 综合这几方面考虑,专家推荐碳酸钙制剂是最理想的补钙品。例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制的劲得钙,含钙量适合中国儿童胃肠道特点,超微碳酸钙的颗粒,科学配比维生素D和锌,吸收快,口味好,服用安全。 在补钙时还不能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 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金钥匙,儿童每天需要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可以了。其实维生素D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建议家长适当的带孩子晒太阳;或者选用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钙制剂。 2、不要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 制造骨骼的主要元素是钙和磷,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体摄入的钙和磷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如果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而中国人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磷超标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中国营养专家呼吁:千万不要给婴幼儿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 3、镁影响钙的吸收 钙和镁都是二价离子,在人体内的吸收会产生竞争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说,体内的镁含量通过食物可以达到新陈代谢的需要,不需要额外补充,而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建议不要盲目补充含镁的钙剂。 4、食物要少盐,有利于钙的吸收 近期有关研究发现:钙与钠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过程中发生竞争,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国际卫生组织建议中国人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在6g以下,婴幼儿越少越好。因此建议喜吃咸食的家庭严格控制孩子饮食中食盐的摄入,保证孩子体内钙的吸收利用。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对钙的影响 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豆类、未发酵面粉中含有植酸;一些蔬菜(菠菜、竹笋、毛豆、茭白、洋葱等)中含草酸,能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物质而影响钙的吸收。补钙时要适当注意这些问题。
长牙、爬行挺正常的,但是7个月只有11斤是有点瘦了,亲要不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可能肠胃吸收不太好
你好,正常的哦,这是宝宝成长的里程碑,不用阻止,只要保持宝宝的手干净就可以了,宝宝要长牙了也是特别爱流口水的。
你好!一岁没长牙,是应考虑存在缺钙,就算检查提示血清钙不缺了,也应该继续补充钙质和鱼肝油,并多晒太阳. 原因是血液里的钙与骨骼里的钙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血里的钙不足了,就会从骨骼里游离出钙质释放入血里去的,所以检查血里缺钙时,是缺得比较厉害了,而血钙正常了,不等于不缺钙,象你孩子这样,应该还存在缺钙的.
给宝宝测测是不是缺钙,如果是缺钙造成的不长牙,要及时补钙,如果不缺钙的话宝妈就不用担心的,根据个体差异不同,长牙时间也是不是同的
一般是六个月开始长,但也不一定,也有很早就长的,也有一周岁后才开始长的。这没关系的,不用担心。每天坚持吃伊可新,多晒太阳,补钙
这个一般来说的话,这种情况下还可能注意,大多数的话是不是这首很平实的话,过度补充营养过剩,导致过早生长发育。
您好,必须控制饮食,少盐少糖少油,饭后运动,可在饭后出去走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