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台风预报

首页

台风预报

台风能否预测,预测是否准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02 14:50:26
    目前,台风的路径、强度预报的依据基本上是两种方法: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根据历史上台风的路径、强度等资料来构建统计模型,然后做出预测。动力学方法则主要是用数值模式来预测预报。
    从世界范围的情况来看,相对于台风强度预报而言,目前台风的路径预报较成熟并在近20年里发展迅速。我国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度在提高中,信心也在增强中。如对2004年“海棠”台风和“麦莎”台风路径的预报,都讲的比较肯定,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年国内台风科研的水准在不断提升中。
    相对比较有把握的台风路径预报,台风的强度预报目前仍是有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因为这方面的预报目前还处在统计方法研制和试验阶段。尽管上海在台风强度预报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要达到类似路径预报的准确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

    2007-02-02 14:50:26

其他答案

    2007-02-06 17:54:58
  •   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洋面上的一个旋转很厉害的热带气旋,直径达几百公里到数千公里,垂直高度达数十公里,最大时速达200公里左右,其能量相当于400枚2000吨级氢弹爆炸所放出的能量。它在给社会和人类造成巨大灾害的同时,也在提供着丰富的淡水资源。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
       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台风的形成 在热带海洋面上经常有许多弱小的热带涡旋,我们称它们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总是由这种弱的热带涡旋发展成长起来的。
      通过气象卫星已经查明,在洋面上出现的大量热带涡旋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十能够发展成台风。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
      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
      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
      所以,既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
      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
      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台风分类 台风实际上是强烈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漩涡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根据国际分类标准,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时称为热带低压,8级和9级风力的称为热带风暴,10级和11级风力的为强热带风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   台风灾害 热带气旋灾害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率远高于地震灾害,累积损失也高于地震灾害。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因其而造成的年平均损失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   台风命名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
      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后来世界台风组织对命名进行了规范,由参与该组织的14个成员国各提供10个名字,并把它们按一定顺序排成总共有140个名字的热带气旋命名表,然后再根据热带气旋出现的先后依次、循环使用。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热带气旋要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才进行命名。如低于热带风暴的热带低压,就不进行命名。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
      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尤其有趣的是,热带气旋的名字也可能出现“退休”。如当某个台风出现导致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那么在下一轮命名中它就有可能不再重复使用,而是作为一个专有名称固定下来。 。
      

    m***

    2007-02-06 17:54: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天文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