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蛲虫病可不可以吃巧克力?

首页

蛲虫病可不可以吃巧克力?

蛲虫病可不可以吃巧克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25 15:20:22
  •   蛲虫病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传染途径与蛔虫相同,虫体如线头样,易粘附在肛门周围。肛门及会阴部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影响睡眠,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症、夜惊等症。有时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引起流行,偶可见成人发生此病。临床上以肛门周围、会阴部夜间瘙痒为特征,常可影响到患儿的夜间睡眠,
    表现为夜间空然惊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消瘦等。
      女孩患者可因虫体进入阴道或尿道而发生阴道炎、尿道炎等;极少数患者可因虫体钻入阑尾及腹膜而发生阑尾炎或腹膜炎。患儿带有虫卵的手指甲和手指,是造成自我感染或传染给别人的主要原因,本病的症状虽然大多数不严重,但可影响健康。 从你的描述上看不能肯定是蛲虫病,因为不知道孩子是否有肛门周围、会阴部夜间瘙痒现象,如果有,就可能是蛲虫病。
      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也可以提取孩子拉的部分大便到医院进行化验。 蛲虫病多发生于儿童,城市高于农村,集居儿童高于散居儿童。人是蛲虫唯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搔痒而沾染虫卵。
      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迁延不愈,异体感染是通过被污染虫卵的食物、玩具经口感染,也可经口鼻、吸入飞扬的虫卵再咽下而感染,这是造成集体和家庭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什么原因引起蛲虫病 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唯一传染源,人是蛲虫唯一宿主。 蛲虫病有什么症状 一般症状轻微,主要表现是夜间肛门及阴部奇痒,因而失眠,烦躁不安,夜惊等。由于蛲虫可钻入粘膜深层引起轻度炎症。亦可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偶有蛲虫侵入泌尿系统或女性生殖系统,引起尿频、阴道炎、输卵管炎或腹膜炎。 蛲虫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辅助检查: 粪常规检查虫卵阳性率低,必须于清晨大便前,用透明胶纸轻轻擦肛门后再查虫卵。 对夜间有肛门及阴部奇痒者,应于夜间检查肛门部有无白色线头状蛲虫,如能检得蛲虫则可确诊。
       如何治疗 一、驱虫治疗: 1。本咪唑类化合物 均有疗效。如丙硫苯咪唑即肠虫清400mg-剂疗法,治愈率几乎达100%,但蛲虫病容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后2-4周,应再重复治疗1次。 2。苄酚宁(商品名扑蛲灵)儿童每公斤5mg,成人总剂量不超过250mg,睡前顿服(药片不可咬碎),为了防止复发,间隔14日后再服一剂,疗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恶心、呕吐反应。
       3。噻乙吡啶 成人剂量为250mg,儿童剂量按5mg/kg,半空腹1次顿服,有显著驱蛲效果。 二、一般治疗: 每晚睡前洗净肛门周围皮肤后,用10%氧化锌软膏、2%白降汞软膏、10%鹤风油膏或蛲虫药膏(含百部浸膏30%,龙胆紫0。
      
      2%等)涂布肛周围皮肤上,有杀虫、止痒作用。 蛲虫在人体内寿命一般不超过2月,若能避免重复感染,则不用药物治疗亦可自愈,药物治疗即使效果比较满意。但疗效不能巩固 ,这与自身再感染有关,故必须结合预防,若能每日换洗衬裤及床单则可不治自愈。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睡前清晨应清洗肛门,组织进行集体性诊治等。

    流***

    2016-07-25 15:20:22

  • 2016-07-25 15:20:22
  •   蛲虫病最突出的症状是夜间肛门瘙痒。蛲虫白天在肠腔中生活,患儿熟睡时,蛲虫爬出肛门,由于爬行的机械刺激和虫体的分泌物的化学刺激,引起肛门皮肤奇痒,反复搔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发炎。蛲虫对会阴部刺激,还能引起患儿手乱抓、遗尿。
    蛲虫附在肠壁上,有的还能进入肠壁肌层,影响肠道正常运动,引起患儿恶心、呕吐、腹泻。
      蛲虫消耗大量营养,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回盲部也是蛲虫生存的地方,有时蛲虫能钻进阑尾,引起蛲虫性阑尾炎。有的蛲虫还能钻进阴道、尿道,引起阴道炎、尿道炎。有的蛲虫可以经阴道钻到子宫,经输卵管再进腹腔引起子宫腹膜炎。这些少见的并发症,对患儿威胁更大。
       ①勤晾晒被褥:对儿童使用过的被褥要勤晾晒,使虫卵死亡。 ②勤换内衣裤:对儿童的内衣裤要每天更换,并把脏的衣裤,用开水烫洗,杀死虫卵。 ③清洁肛门:要每天清洗肛门,使虫卵难以附着于肛门的皮肤上进行继续孵化。 ④勤洗手,勤剪指甲: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不给虫卵以任何机会进入人体。
       ⑤集体治疗:特别是在幼儿园等,过集体生活的儿童一个得病,要全体治疗,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只***

    2016-07-25 15:20: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