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分蘗才能形成有效穗?

首页

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分蘗才能形成有效穗?

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分蘗才能形成有效穗,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02 11:57:40
      什么样的分蘖才能成穗,主要决定于分蘖出现的时间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一个分蘖从其第一叶伸出母茎叶鞘到三叶期以前,没有自生根系,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全部由母茎供应。此时的分蘖虽有一定的绿叶面积,但因叶面积较小,光合产物不多,有机营养也主要依靠母茎供应。
      分蘖抽出3片叶以后,开始发根,进而形成自身的根系,并且其叶面积也不断增大,光合能力逐步增强,最终由依靠母茎营养过渡到独立营养。从母茎对分蘖的养分供应来看,在稻株拔节期前,母茎和大分蘖有较多的养分运往小分蘖,供小分蘖发生和生长的需要。但拔节期后,由于母茎和大分蘖的茎杆、穗、叶均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对小分蘖的营养供应锐减。
      所以,一般情况下,母茎拔节时,其上着生的分蘖发生两极分化,已有3片以上叶片的较大分蘖继续生长,能独立自养,多数情况下能抽穗结实,成为有效分蘖;只有1~2片叶的较小分蘖,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供应而停止生长直至死亡,成为无效分蘖。一般主茎每长一片新叶约需4~5天,分蘖每长一片叶也要 4~5天,这样便要求分蘖至少在拔节长穗前12~15天发生,才能长到3片叶子,成为有效分蘖,在此以后发生的分蘖,由于生长的时间不够,则多半成为无效分蘖。
      一个分蘖能否成穗,主要取决于母茎拔节期前后分蘖本身的生长情况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稻田前期施肥过量,分蘖过多,群体过大,田间郁蔽严重,处于稻株下层的分蘖,即使具有 4片叶,也会因光照不足而成为无效分蘖。相反,插得较稀,群体较小,光照条件好,肥水条件也能跟上,有些只有2~3片叶的小分蘖,有时也可能成为有效分蘖。
      
      施肥水平与分蘖能否成穗也有密切关系:肥料充足,有些小分蘖也可能成穗;肥料不足,有些大分蘖也可能死亡。所以,在生产上,合理密植,使群体和个体生长协调,是促进分蘖成穗和实现穗多、穗大的重要措施。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任务,除了促使秧苗早生快发争取尽可能多的低位次分蘖成穗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分蘖成穗的条件,力争较多的分蘖成穗。

    杨***

    2017-06-02 11:57: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