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螟虫类草坪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首页

螟虫类草坪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螟虫类草坪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11-28 17:00:14
      在青海西部1年发生1代,青海东部、甘肃、内蒙古、河北、吉林、黑龙江、宁夏每年发生2代。部分海拔较低地带,可发生3~4代。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每年主要发生2代的地区,越冬代成虫始见于5月中、下旬,6月初为盛发期。第1代卵发生于6月上旬~7月下旬,卵期4~6天。
      第1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8月中、下旬,而6月下旬~7月上旬是严重危害期,幼虫期20天左右。第1代成虫在6月中旬~8月出现,迟羽化的可延至9月。第2代幼虫在8月上旬~9月下旬发生,幼虫期17~25天,一般危害不大,陆续人土越冬,少数可在8月化蛹,羽化为2代成虫,不产卵而死亡。
      成虫白天一般潜伏在草丛及作物田间,受惊动时短距离飞行。如地面温度在30℃以上时,也可近地面飞翔、觅食。傍晚和夜间活动最盛。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需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如花蜜含糖量不足25%时,繁殖力则明显下降。有成群迁飞的习性。雌蛾在交配卵巢尚未成熟时,常在日落后地表气温出现递增现象时起飞,通常在75m以下高度随气流飞翔,时速15~25km,飞行距离可达200~300km以上。
      草地螟喜产卵在寄主植物中、下部叶片及土壤表面。1头雌蛾可产卵200余粒。幼虫活跃,性暴烈,无假死性,稍一触动即跃动,其跳跃方式是头部和尾部先向上抬,腹部贴地,然后腹部向上一拱,全身便跃起,尾部向上,可跃起6~7cm,落地后稍静止,便再次爬行。
      幼虫多在草坪、牧场、作物田间处栖息。初孵幼虫开始在叶背面取食,2~3天扩大到全株,3~5天进人暴食期,致取食叶肉,仅留下叶脉。在大发生年份食物不足时,3~4龄幼虫有成群结队迁移习性。幼虫在温度25~30 ℃,相对湿度60%~100%时最贪食。
      如水分不足,其食量虽大,但很难消化。老熟幼虫喜在疏松、有一定湿度的土壤中结茧化蛹羽化。茧口向上,茧内有丝,灰白色。茧大多在土壤表层5~7cm深处,越冬代幼虫于茧内潜伏,第2年春季化蛹羽化为成虫。

    周***

    2018-11-28 17:00: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