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它们具体指哪些图书?

首页

它们具体指哪些图书?

中国历史学上有三通、四史的说法,它们具体指哪些图书?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2 01:45:46
      
        中国学界一向有“四书、五经、三通、四
    史”的说法。“四书”、“五经”人人知其所
    指,那么“三通”、“四史”又分别指的是什
    么呢?
        先说“三通”。“三通”其实是三本历
    史书,分别是《通典》、《通志》和《文献通
    考》。
      中国的正史,即“二十四史”有两个特 点:其一,除《史记》外,基本上各个朝代各 自作史,缺乏贯通;其二,一般以记人、记事 为中心,对于典章制度则只是顺带,而非专门 记述。而“三通”在时间上,打破朝代界限, 从上古一直写到“当代”;在内容上, “三 通”则以记录礼仪、风俗、政治、经济、兵役 制度等为中心,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 要的文献资料。
       “三通”中,最早出现的是唐朝杜佑所撰 的《通典》。《通典》乃是中国第一部典章制 度专史,记录了上自远古时期,下至唐代天宝 末年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志》乃 是宋代人郑樵所作,其中记录了上古至隋唐的 各种制度。在体裁上,《通志》不拘一格,由 纪、传、谱、略、载记等5种体例共同构成,堪 称别具一格。
      《文献通考》是“三通”中最晚 出现的一本,作者为宋代的马端临。就其体例 与内容来看,《文献通考》乃是《通典》的扩 大与续作。 “四史”,简单说,就是“二十四史”中 写得最好的四部。这四部书乃是“二十四史” 的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 汉书》、《三国志》。
      一方面,这四本史书因 为评价客观、历史隐晦少,在作史态度上成为 后世典范;另一方面,这四本书在体例上开创 了后世史作的范例,相当于给后世史书基本定 下了写作框架;最后,这四本史书无论在历史 见识,还是在文采上,都异乎寻常,因此不仅 是史学著作,而且历来被当成文学作品来读。
       《史记》更是被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列 为“六才子书”的第三才子书。正是因为这 些原因,这四本书才被单独列出,另立门户。 据说学历史的人刚接触史书时,因为没时间详 细通读“二十四史”,便是先读“四史”,基 本把握了中国历史的脉络方法,然后再选择自 己喜欢的时代史研读,由此也可见“四史”在 “二十四史”中的特殊性。
      

    A***

    2017-02-12 01:45: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