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虹吸原理是否机械能不守恒??

首页

虹吸原理是否机械能不守恒??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8-14 21:09:29
  • 能量守衡,机械能我呸,不守衡!!!!!!是不是经典力学解多了,它又没告诉你忽略一切

    a***

    2006-08-14 21:09:29

  • 2006-08-12 21:33:59
  • 虹吸管水流动的前提:上游水位高于下游的出水水面。其能量守衡:   重力势能所做的功mgh=克服管道内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下游水流的动能mv^2/2
      而机械能不守衡:重力势能所做的功mgh〈下游水流的动能mv^2/2

    k***

    2006-08-12 21:33:59

  • 2006-08-12 19:14:16
  • 现实生活里的物理过程,严格来说,机械能都是不守恒的(至少十之八九)。即开始时的各物体动能+势能和结束时的各物体动能+势能不相等。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存在空气阻力、摩擦力等,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物理过程不会是准静态过程。
    但是另一方面,日常能见到的物理过程,各种阻力造成的偏差很小。因为涉及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很慢,各种不可逆效应相对很小。

    j***

    2006-08-12 19:14:16

  • 2006-08-12 18:20:19
  •   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所以守恒!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 。
      

    l***

    2006-08-12 18:20:19

  • 2006-08-11 12:18:38
  • 能量守恒,机械能不一定(总过程减小)

    静***

    2006-08-11 12:18:38

  • 2006-08-09 21:21:15
  • 俺才上三年级

    9***

    2006-08-09 21:21:15

  • 2006-08-09 10:35:04
  • 虹吸原理机械能守恒!理论方面各位大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说了,由于大气压力,在不是很长的管子里,液体是连续分布的,虹吸现象就好像是从水面引一根水管,通到水面以下的地方,如果管子是直的,那就好理解了,水自然能流下去。其实弯管也一样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高度,效果和直管是一样的

    w***

    2006-08-09 10:35:04

  • 2006-08-08 18:52:50
  •   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吸入端短设其为h1,排出端长、设其为h2; 假定:虹吸管的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吸入端水柱的重量为DSh1*g 排出端水柱的重量为DSh2*g,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排出端。
       由动能定理可以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可表示为:ΣW=ΔEk   这里说的外力包括作用于物体上的全部做功的力,可分为三部分:   (1)系统内的重力、弹力;   (2)系统内的摩擦力;   (3)系统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则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可写成W重+W弹+W摩擦+W外=ΔEk,   又因为:W重=-ΔEP重,   W弹=-ΔEP弹,   所以有:W摩擦+W外=ΔEk+ΔEP重+ΔEP弹   等式的右边为动能的增量跟势能增量的和,即为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即:W摩擦+W外=ΔE   表述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这就是功能原理。   2)功能原理、动能定理都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功能实质关系的体现。只是考查对象不同。动能定理考查物体动能的变化,功能原理考查物体机械能的变化,从功能原理我们知道,外力和系统内摩擦力做功,将引起系统机械能的变化,但这机械能不会消失,也不能创生,只是由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换。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最常见情形(即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实际上,在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系统的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也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固守衡。

    无***

    2006-08-08 18:52:50

  • 2006-08-07 12:37:27
  • 虹吸原理是这样解释的:
    ——————————————————————————————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
    排出端 
    ——————————————————————————————
    综上所述~~~~~~~~~是守衡 
    

    玄***

    2006-08-07 12:37:27

  • 2006-08-07 10:24:58
  • 不是,   那是机械能不断转移的结果

    骏***

    2006-08-07 10:24:58

  • 2006-08-07 10:11:49
  •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排出端

    n***

    2006-08-07 10:11:49

  • 2006-08-07 09:53:51
  • 在理想状态下,虹吸原理是机械能守恒的。其两端的水位落差产生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水的动能。
    但在实际情况下机械能是不守恒的,因为虹吸管有阻力。

    s***

    2006-08-07 09:53:51

  • 2006-08-07 08:09:29
  • 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1***

    2006-08-07 08:09:29

  • 2006-08-06 23:58:06
  • 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所以守恒!

    关***

    2006-08-06 23:58:06

  • 2006-08-06 23:24:33
  •   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虹吸原理的发现和应用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虹吸原理。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
      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中,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峻岭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中国古代还应用虹吸原理制作了唧筒。唧筒是战争中一种守城必备的灭火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中,记载了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把盐水吸到地面。其书载:以竹为筒,“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
      “明代的《种树书》中也讲到用唧筒激水来浇灌树苗的方法,对于虹吸原理,中国古代也有论述。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气)不降则(水)不升。”有两个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如果闭住一个小孔,另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压力会比瓶里水的压力大,水就流不出来。
      唐代王冰《素问》注中,有关大气压力的物理现象记述得较清楚,王冰曰:“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汇,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指出一个小口的空瓶灌不进水是因为瓶里气体出不来。宋代俞琰在《席上腐谈》中补充了前人的发现,说;“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
      ”在空瓶里烧纸,由于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瓶放在水里,水就立即涌入瓶里。明代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中也指出把葫芦勺倒压入水中,水并没有进入葫芦里,这是因为葫芦里有空气。
       虹吸管象希腊字母 η ,吸入端短、设其为h1,排出端长、设其为h2; 假定:虹吸管的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吸入端水柱的重量为DSh1*g 排出端水柱的重量为DSh2*g,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排出端。
      

    z***

    2006-08-06 23:24:33

  • 2006-08-06 23:22:26
  • 虹吸管象希腊字母 η ,吸入端短、设其为h1,排出端长、设其为h2; 
    假定:虹吸管的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吸入端水柱的重量为DSh1*g 
    排出端水柱的重量为DSh2*g, 
    排出端与吸入端的重力差 == DSh2*g- DSh1*g 
    == DSg(h2 -h1) 
    ∵ h2 >h1 
    ∴DSg(h2 -h1)>0 
    在重力差DSg(h2 -h1)的作用下,水自然就会从吸入端源源不断流出排出端。
    最终结论是守衡

    笑***

    2006-08-06 23:22: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物理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