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宝宝拉肚子已经5天了

首页

宝宝拉肚子已经5天了

宝宝拉肚子已经5天了,吃了两天思密达和贴肚脐贴也不见好,还是拉,最后拉的是泡末,睡眠和精神还可以,第五天我给她又吃了思密打和妈咪爱,可是还是拉呀,一吃奶就拉变成直肠子了,我现在什么都没给她添加,这样宝宝的营养能跟上吗?大便有时候黄色有时候绿色,还不消化,我都愁死了,看见自己的宝贝女儿好可怜,也不想给她吃奶,一喂奶就拉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11 17:40:04
      你先拿宝贝的便去化验。不要尿不湿上面的便,因为尿不湿会将便中的水分吸收,你要看宝贝有拉的表情了,就赶紧拿容器接,在1小时内将便送化验,看白细胞,你就听医生的吧,有炎症就要用消炎药,我们当时拉肚子,用消炎药,还有思密达,以及乐托儿,用药三天就化验一次。
      炎症消失,先停消炎药,便成形,停思密达,乐托儿继续吃2天,还是不好(一天拉3次)正常我们宝贝是一天拉一次,后来我在这里看到人家告诉我,上海的儿科专家告诉她,宝贝拉肚子给吃新鲜大米,在炒勺中炒至黄色,添水象煮大米粥一样煮的烂烂,之后给宝贝喝米汤,一天两次,我的宝贝4个多月,我一次给吃2勺,第一天就见效了,2天就好了,但是我当时还是给吃思密达,便成形了停的,吃米汤一定要在宝贝没炎症了,差不多好了,但是感觉吃太多天药了,总是不好的情况下,给吃的米汤。
      宝贝拉肚子期间,奶量减少,喂奶间隔缩短,正常后,逐渐恢复到从前,我们那会拉肚子就象直肠子,吃了就拉,给水都拉,我吓坏了,可是就象上面说的那样就好了,不要着急,你观察她,感觉明显比刚拉时有精神了,就快好了,我们宝贝也是拉肚子期间一样吃,一样睡,一样玩,但就是感觉没有好了时更精神,不要泄气,总会好的。
       。

    嘉***

    2006-07-11 17:40:04

其他答案

    2006-07-12 14:01:29
  • 我女儿的情况和你家宝宝的一样!我都愁死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发信息给我!拜托您了,帮帮忙!愿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

    荧***

    2006-07-12 14:01:29

  • 2006-07-11 18:57:56
  • 这是夏季腹泻.只要精神和体重正常就没什么担心的.

    t***

    2006-07-11 18:57:56

  • 2006-07-11 18:30:31
  • 去化验一下吧!但要小心拉脱水,看看是消化不好,还是生理性腹泻?如是消化问题可以吃点胃蛋白酶、和妈咪爱,如是生理性的,就只有停掉一般的奶粉,改用腹泻专用的豆奶粉。很快就会好的,只要找到原因。我的宝宝4个月时腹泻了近1个月,就是因为生理性腹泻,找到原因后就对了.当时我都快晕了。

    嘟***

    2006-07-11 18:30:31

  • 2006-07-10 09:15:54
  •       宝宝腹泻饮食疗方 
      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效会更好。 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 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
      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

    落***

    2006-07-10 09:15: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育儿 相关知识

  • 宝宝教育
  • 育儿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