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做一题题,忘了哪八部分了。

首页

我做一题题,忘了哪八部分了。

八股文是指哪八部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07 11:02:46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所以叫“八股文”,也称“八比”

    好***

    2005-01-07 11:02:46

其他答案

    2005-01-07 13:29:56
  •   八股文又名“四书文”。这是因为它的题目都是从儒家的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面摘录出来的,文章的内容又必须以《四书》的内容为准绳。
    所谓“八股”,就是全篇文章要分成八股。“股”又叫“比”,是两者相对的意思,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段,每段又要分为并列的两[被屏蔽广告]小段,两小段并列时,不仅内容上要相配,文字多少,句子结构,也要大体相同。
      这种形式上的规定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 八股文固定的程式,是逐渐形成的。宋代王安石改革时,还是按经义作文章,但文辞往往用骈文,即多用对偶句和排比句,多用古代典故。元代明确规定《四书》为国家教本以后,题目只能从《四书》中摘取,内容也只能以《四书》为规范。
      明代时,正式规定了起、承、转、合的文章格式,分为八段,其中四段又要求分为两股,这样,八股文就完全定型。所以,八股文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它是当时最时髦的一种文体,因而又称为“时文”。 八股文的内容,是要为“圣人立言”,就是说,要代替古代的圣人讲话。
      如果题目是摘取孔子的一句话,那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孔子,考生就要以孔子的口吻来写文章。如果是摘取孟子的话,那考生相应地就变成了孟子。 这样的内容,就要求考生死读书,死背书(如果考生不知道题目出在哪一本书里以及谁讲的话,就无法考试),所以八股文时代的读书人,往往有不少死读书的书呆子。
      实际上,这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手段。 。

    b***

    2005-01-07 13:29: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