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说雍和宫戒台楼是为六世班禅进京而建?

首页

为什么说雍和宫戒台楼是为六世班禅进京而建?

为什么说雍和宫戒台楼是为六世班禅进京而建?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30 18:06:34
  •   
    雍和宫戒台楼建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该楼阁的兴建是清乾隆政府为迎接西藏第六世班禅大师罗桑贝丹益西进京的多项筹备事务之一,也是清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内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乾隆中期,乾隆皇帝通过改革西藏的政治制度,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的影响和加强中央与西藏佛教领袖的关系的重要性,而当时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六世班禅,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和重视。
      自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朝清后的100多年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这两位格鲁派最高的领袖始终没有入京朝觐过,这在清皇室与西藏地方佛教领袖的关系方面使乾隆皇帝不能不感到是一种缺憾。乾隆帝认为,如果在他70大 寿外藩毕集之时请来六世班禅朝觐,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圆寂后,乾隆为了防止噶伦擅权滋事,派遣三世章嘉•若毕多吉进藏,主持寻认七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并授意三世章嘉邀请六世班禅进京陛见。 三世章嘉•若毕多吉生于甘肃凉州西莲寺附近,1719年被认定为二世章嘉•阿旺曲丹的转世。
      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帝依前世章嘉活佛之例正式赐封三世章嘉•若毕多吉为“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并颁金册、金印等。 乾隆对三世章嘉人藏非常重视,再三嘱咐:“国师此行事关西藏政教大局,-殊为要紧。”并派一名大臣和两位御医随同前往。 1757年12月,三世章嘉抵达拉萨,次年4月前往后藏扎什伦布寺,拜会六世班禅。
      三世章嘉向六世班禅转达了乾隆皇帝邀请他进京朝觐的旨意,班禅答应在适当的时候进京陛见。他们就七世达赖转世灵童的认定一事达成了协议。当三世章嘉离开扎什伦布寺时,六世班禅向三世章嘉馈赠了无量寿佛像等许多礼物,希望三世章嘉紧密配合他认定七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世章嘉返回北京后,转达了六世班禅对乾隆皇帝的悃诚敬仰。因此,乾隆将班禅朝清开始列入议事日程。 18年后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正式做出了前往北京参加乾隆帝70寿辰庆典的决定,并通知了三世章嘉。
      为了迎接这位西藏的活佛,乾隆政府做了大量的准备。同时还大兴土木工程,在热河仿照扎什伦布寺兴建了须弥寿福之庙,在北京安定门外建造了宏伟的西黄寺,并在被乾隆帝誉为“噶丹敬恰林”的雍和宫内修造了两座气势不凡的殿阁班禅楼与戒台楼,以供六世班禅届时临幸所用。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月十七日六世班禅由后藏日喀 则扎什伦布寺启程,乾隆命驻藏大臣留保住亲自专程护送。六世班禅一行东渡通天河,跨越巴颜喀拉山,于年内10月15日抵塔尔寺留住过冬,后途经陕西西安、内蒙古绥化城,沿途有地方督抚或驻防将军迎接,送行。
      至岱罕庙,乾隆弘历命皇六子永瑢及章嘉呼图克图前往迎接。到了多伦诺尔,三世章嘉•诺毕多吉率数千僧俗官员,接六世班禅至汇宗寺广场行辕安禅,然后乾隆又命御前侍卫前往赐敕书,并赏给珍珠僧帽、珍珠偏衫、珍珠数珠、雕鞍、白马、银茶壶、大缎、哈达。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43岁的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抵达热河避暑山庄。
       六世班禅对佛经的造诣很深,是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的老师,在格鲁派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自后藏跋涉两万余里赴热河祝寿的行动,在蒙古各部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各蒙古王公台吉及喀尔喀、卫拉特等,一闻其来,无不欢欣鼓舞,欲执役供奉。”班禅的到来,反映了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
      毕集热河之外藩领袖,亲睹他们共同尊信的黄教最高领袖,备感殊荣,加强了他们对清王朝的内聚力。 九月初一,六世班禅到达北京。乾隆在谐趣园会见六世班禅,叠加赏赍,此后,六世班禅参观了圆明园、万寿山、香山等京城的各处宫殿及旃檀寺等许多寺院。 九月十三日,班禅大师与皇六子等其他随员莅临雍和宫,向大经堂上下的身、语、意三所依及皇帝寝宫献供,为宫内诸僧摩顶,并传授《兜率上师瑜伽论》、《大慈悲论》、《二时怙主陀罗尼经》。
      九月二十二日,应雍和宫的邀请,六世班禅与皇六子等随从再次夜临雍和宫祈愿法会,详细观看了寺院中的佛像、坛塔、献供哈达、祭品、诵经,为新建的起居室开光。皇六子永珞设宴款待之后,班禅大师又到新竣工的戒台楼为宫内17名僧侣授近圆戒。 十二月二十八日,乾隆皇帝请六世班禅再次到达雍和宫,利 用刚刚落成的戒台楼讲经说法。
      届时,楼内佛灯千盏,梵香缥渺,乾隆皇帝头戴赤金嵌东珠五佛冠,身着明黄缂丝团龙鄂其里戒衣,手执青玉铃、杵端坐汉白玉三层戒台上紫檀大罗汉床,聆听大师说《迅捷智慧六臂依怙随许大法》,精妙之处由三世章嘉国师译成满语,讲与乾隆皇帝。六世班禅给乾隆皇帝进献两支印度式样雕龙镏金双筒火枪,一柄雕龙镏金仿古剑,以合乾隆皇帝“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示自弱”之敕谕。
       据有关史料所述,雍和宫为迎接六世班禅进京戒台楼的兴建和改造,由于是所谓的“钦工”,朝廷对工程的各项要求极为严格,许多主体建筑的重要部位,楼内造像、挂画、陈设的细部纹饰都需要按比例放大图纸,经主管大臣奏明朝廷后方可施工,例如楼阁的外檐、窗棂、门扇的装修式样;楼内的空间划分;桌案的造寸尺度;供器的安放选材;挂画的装裱;联额的镌书;每种图纸均先行画出草图,逐步修改,定稿后再行呈报。
       为了迎接六世班禅大师为乾隆皇帝讲经说法,戒台楼内使用的呢、羽、丝织品也选自全国各地。如氆氇选自西藏,毡子产自内蒙古,都是蒙藏族献给朝廷的贡品;雍和宫喇嘛们在举行法会期间大量使用的缎、纱、绸、绫及纺织布匹等物则产自江南;而乾隆听经时所穿用的鄂其里坎肩、鄂其里围裙、鄂其里斗篷均系选用青海西宁地区所产的“明黄缎”下料。
      而这种“明黄缎”是清宫廷的御用品,每尺面料“值银三钱九分七厘”之高。 戒台楼内汉白玉三层戒台,是佛家对世俗世界所称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学说在庙宇建筑中的实物再现。学说的原意是指十地众生,均飘游于三界之中“生死轮回,转世化生”。昔日,六世班禅大师在戒台上为乾隆皇帝传法;清乾隆以后此戒台成为“清代各帝静坐、唪经、持戒之处”;•而今,戒台楼修缮一新,三层汉白玉雕大戒台洁白无瑕,其戒台楼又为陈列展出《乾隆皇帝与雍和宫》、《清代西藏贡品礼品展》两专题陈列众多国 宝级文物所用,以反映雍和宫的由来和发展。
       著名爱国人士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曾对为迎西藏六世班禅进京而建戒台楼,及内所辟文物展题写了楹联,联曰: 佛缘无相游三界,民族由来本一家。 与雍和宫关系密切驻京呼图克图是如何由来及传承的? 与雍和宫关系密切、往来频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驻京呼图克图共有八位。
       以下仅对这八位呼图克图的转世由来、传承系统及与雍和宫的往来历史,分别简单介绍,同时略加辨析。 一、章嘉活佛 章嘉活佛的本寺是青海互助县的佑宁寺。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1642〜H14年)受康熙帝尊奉。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奉召进京。
      康熙四十年(1701年)蒙古各部在多伦诺尔会盟,康熙帝玄烨委派二世章嘉活佛为热河、五台山兴建了多所藏传佛教寺院。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封二世章嘉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赐金印,管理北京地区的喇嘛事务。雍正帝胤镇即位前就曾与二世章嘉关系密切,二世章嘉常常到胤镇的潜邸(即雍和宫的前身雍亲王府)与其论演佛法,因此他可能是最早与雍和宫有往来的格鲁派(黄教)的高僧。
      康熙五十年(1711年),朝廷将法源寺赐予二世章嘉,改寺名为嵩祝寺。从此嵩祝寺即成为历世章嘉活佛的京城驻锡之所。三世章嘉•若毕多吉(HH〜H86年)。雍正二年(I724年)应雍正帝召进京,从师二世土观活佛学佛修法,还曾与四皇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同窗就读11载。
      雍正十二年(1734年)受封“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奉命去四川看视七世达赖喇嘛的灵童格桑嘉措,并 护送其回拉萨。乾隆元年(1736年)回京后,即被赐予管理京城寺庙喇嘛扎萨克达喇嘛之印。乾隆九年(1744年)奉旨将行宫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并任总堪布,系乾隆蒙藏事务顾问。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世达赖喇嘛圆寂,章嘉活佛奉命入藏主持了八世达赖喇嘛灵童的认定。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乾隆帝,三世章嘉是接待这位西藏进京活佛的主持者之一,并在六世班禅到雍和宫为乾隆帝说法和传授灌顶时担任藏语翻译。
      三世章嘉•若毕多吉还受朝廷之命主持译馆事务,蒙译《丹珠尔》,满译《甘珠尔》,定《四体合璧清女鉴》,《喇嘛神像集》等,对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少的活佛高僧大德,均是因章嘉活佛的推荐来雍和宫主持佛法及参与教习事务的,所以说三世章嘉•若毕多吉为雍和宫的发展和兴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世章嘉•益希丹贝坚赞(1787〜1846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应召进京,嘉庆五年(1800年)入藏学佛。6年后回京;13年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起任管理京城喇嘛班第多伦诺尔扎萨克达喇嘛,管理内蒙古地区喇嘛事务。五世章嘉•洛桑丹达吉(1847〜1874年)。
      咸丰六年(1856年)到京。六世章嘉•洛桑丹增坚赞(1875〜1888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到京,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多伦诺尔圆寂。七世章嘉•洛桑丹贝贝丹准美(1892〜1958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年进京,受封扎萨克达喇嘛,受“灌顶大国师印”。
      1912年赞助共和,劝导蒙古各旗拥护民国,被民国政府加封“宏济光明大国师”封号。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被任命为蒙藏委员会委员,总统高等顾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任命为蒙旗宣化使。1949年去台湾,1958年于台湾圆寂。 二、色赤活佛(噶勒丹锡埒呼图克图) 色赤活佛的本寺是青海省尖扎县的拉穆德钦寺,同时在塔尔 寺也建有色赤噶尔哇(佛仓),所以也算作塔尔寺的活佛。
      一世色赤活佛洛桑丹贝尼玛(1689〜1762年)是青海蒙古卫津台吉之子,其叔父三世察罕诺门罕(亦称夏葺尕布活佛,白佛)曾任七世达赖喇嘛的经师,系拉穆德钦寺的创建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三世察罕诺门罕和二世章嘉认定他为第四十四任甘丹池巴洛追嘉措(1653~1688年)的转世,因而这一活佛系统被称为色赤(意为金座,是对曾担任甘丹池巴职务僧人的尊称,蒙古语称为噶勒丹锡埒图),由于不少寺院有被称为色赤的活佛,为了区别,这一活佛转世系统又被称为拉穆色赤或拉穆德钦色赤。
      一世色赤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入藏,雍正四年(1726年)回拉穆德钦寺任法台。雍正十二年(1734年)应召进京任三世章嘉•若毕多吉的经师,并封为慧悟禅师,还敕建仁寿寺作为驻锡之所。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建藏传佛教寺院时,一世色赤是主持者之一,对雍和宫庙宇的各项制度的设立及传经宏法有更大贡献。
      二世色赤活佛加央丹增赤列嘉措(1763〜1772年),也属青海蒙古族。三世色赤阿旺图丹旺秋丹贝赤列嘉措(1773〜?年),青海互助籍,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京供职,奉旨署理京城喇嘛扎萨克喇嘛印务,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旨进藏看视九世达赖喇嘛坐床,回京后不久圆寂。
      四世色赤阿旺图登丹贝尼玛,道光九年(1829年)进京供职,特准在紫禁城内骑马,道光十六年(1836年)任京师喇嘛班第副扎萨克达喇嘛。五世色赤洛桑图登嘉措(1847—1902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京供职,奉旨管理京师二十八寺,补授多伦诺尔扎萨克达喇嘛。
      光绪八年(1882年)出任塔尔寺法台,在塔尔寺长住。六世色赤根隆多尼玛(1904〜1932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西宁办事大臣在塔尔寺掣签认定。1912年代表青海蒙藏两族拥护共和,民国政府加封妙语安仁称号。1916年到北京供职,不久返青海。
      1929年到南京代表青 海蒙藏两族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西藏会议。七世色赤隆多协珠丹贝坚赞(1933〜1958年),解放后曾任全国青联委员,塔尔寺法台。八世色赤于1958年初在塔尔寺坐床。 三、阿嘉呼图克图 阿嘉呼图克图为塔尔寺的寺主活佛。
      这一活佛转世系统从乾隆晚期开始驻京,并在京城雍和宫内设立佛仓,与雍和宫的关系非常密切。二世阿嘉喜饶桑布(1642〜1707年)生于青海湟中李家阿氏家族,被认定为是从西藏到青海塔尔寺传法的高僧楚臣迥乃的转世,后任塔尔寺第16任法台,由此形成“阿嘉活佛”,后改称为阿嘉。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主持扩建塔尔寺大经堂被尊为塔尔寺寺主。三世阿嘉洛桑丹贝坚赞(1708〜1768年),青海大通阿家庄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命进京,受封“述道伯勒格图诺门罕”,留京供职,驻锡雍和宫,任副扎萨克达喇嘛,阿嘉佛是雍和宫最先设佛仓的活佛。
      四世阿嘉洛桑加央嘉措(1768〜1816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进京觐见。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任扎萨克达喇嘛,曾奉命赴库仑哲布尊丹巴处传法数年,加封“述道贤能禅师”名号。五世阿嘉益希格桑克珠嘉措(1817〜1869年),在雍和宫内掣签认定。
      道光七年(1827年)进京供职。道光十三年(1833年)奉旨入藏考察经典,赐“阿嘉呼图克图禅师”银印一方。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受命管理京城喇嘛印务处和唐古特学(理藩院教习藏文机构)事务。咸丰六年(1856年)因护塔尔寺解西宁围有功,咸丰帝赐匾奖励。
      六世阿嘉洛桑丹贝旺秋美索南嘉措(1870〜1909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于雍和宫掣签认定,光绪十四年(1888年)进京供职,任副扎萨克达喇嘛。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慈禧太后祝寿诵经,钦赐黄蟒袍、黑地绣花蟒袍、朝车等,授扎萨克达喇嘛。
      七世阿嘉洛桑隆多久美丹贝坚赞(1910〜1948年),1916年由民国蒙藏院在雍和宫掣签认定,1925年到 北京供职,曾任北平喇嘛寺庙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议员,立法委员等职。八世阿嘉洛桑图丹久美嘉措,1950年生于青海省海晏县哈日锦乡,蒙古族。
      1952年经十世班禅认定为七世阿嘉的转世。 四、敏珠尔呼图克图 敏珠尔呼图克图的本寺是青海省大通县广惠寺。广惠寺的创建者为西藏高僧赞布•敦珠嘉措(1613〜1665年),故寺名又称赞布寺。一世敏珠尔赤列伦珠(1622〜1699年),是青海蒙古族人。
      曾任哲蚌寺果蟒扎仓堪布13年,康熙四年(1665年)五世达赖喇嘛赠其“敏珠尔诺门罕”称号,返青海后继任广惠寺法台,成为寺主活佛。因此敏珠尔活佛又称赞布诺门罕•果蟒呼图克图;雍和宫的果蟒呼图克图佛仓即是敏珠尔活佛佛仓。二世敏珠尔洛桑丹增嘉措(1700〜1736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雍正帝之命进京供职,任多伦诺尔扎萨克喇嘛,曾驻锡安定门外东黄寺。
      三世敏珠尔阿旺赤列嘉措(1737〜1785年),青海蒙古族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多伦诺尔拜见三世章嘉•诺毕多吉,请章嘉活佛引荐,愿驻京效力,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获乾隆帝批准进京供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赐净照禅师名号及银印。
      四世敏珠尔坚白丹增尼玛(1789~1838年),青海蒙古族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京,曾去西藏学经,回京后驻锡雍和宫,曾接触俄罗斯在京人员,用藏文著世界各大洲地理情况的书籍《赡部洲广论》,该书也属中国最早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著作之一,书内关于藏区的地理部分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
      有英、俄、法文译注本。五世敏珠尔格桑图丹赤列嘉措(1839〜1881年),六世敏珠尔俄科(1883〜1904年)都曾到京,在雍和宫与多伦诺尔供职。七世敏珠尔多杰扎布(1905~1937年)。青海蒙古和硕特西右前旗人。宣统元年(1909年)在雍和宫掣签认定9 1913年民国政府加封“广慈 弘法教净照禅师”名号。
      1925年到京供职,1932年作为青海各大活佛代表到南京,筹建青海7大呼图克图驻南京办事处/并任处长。 五、 土观呼图克图 土观活佛是青海互助县佑宁寺主要活佛之一。二世土观洛桑却吉嘉措(1680〜1736年),系二世章嘉的弟子。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奉命进京,受封为净修禅师,1720年奉旨回到青海,伴送七世达赖喇嘛在清军的护送下入藏。
      回京后奉命驻锡宏仁寺,任三世章嘉•若毕多吉进京后的主要经师。三世土观洛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乾隆二十八年(n63年)奉命进京供职,著有《宗派源流品镜史》、《章嘉若毕多吉传》、《佑宁寺志》等,是著名的学者。四世土观洛桑图丹却吉坚赞(1803〜1826年),道光六年(1826年)奉命进京供职。
      五世土观幼年夭逝。六世土观洛桑协珠旺秋(1839〜1894年),咸丰三年(1853年)奉命进京供职,曾掌管喇嘛印务处事务。七世土观格桑丹曲尼玛(1898~1959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京朝觐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命留京供职,任副扎萨克达喇嘛,曾任雍和宫扎萨克喇嘛。
      1925年奉命至甘肃迎接九世班禅进京。1948年任国大代表,立法委员。 六、 萨木察呼图克图 萨木察呼图克图是甘肃拉卜楞寺的四大色赤活佛之一。一世萨木察南喀桑波洛桑贝丹(1690〜1749年)于甘肃碌曲县萨木察地方(今作双岔)出生,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五任甘丹赤巴,其转世为萨木察活佛。
      二世萨木察晋美南喀(1768〜1821年),青海蒙古族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因二世嘉木样活佛举荐(当时三世章嘉•若毕多吉新圆寂)奉命进京供职,乾隆帝命其为雍和宫堪布职和雍和宫扎萨克达喇嘛, 嘉庆帝封其为呼图克图。三世萨木察洛桑赤列嘉措(1821〜1832年),青海蒙古族人,幼年夭逝。
      四世萨木察晋美桑珠嘉措(1833〜1879年)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进京,任扎萨克喇嘛,传该呼图克图率雍和宫众喇嘛作法事以佑朝廷,故曾多次受到咸丰帝的奖赏,咸丰六年(1856年)升为扎萨克达喇嘛。五世萨木察格桑晋美南喀(1880〜1899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奉命进京,不久夭逝。
      六世萨木察格桑隆日嘉措,史载不详。 七、济隆呼图克图 济隆活佛是西藏地区的一位重要活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内起源最早,变化最复杂的,也是与清王朝诸多政治事件密切相关的转世活佛系统。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向驻藏大臣呈报的转世活佛的底册,济隆活佛的第一世是宗喀巴大师晚年所收的弟子巴索却吉坚赞(1402〜1473年),系后被追认为一世班禅大师的克主杰的弟弟,从明天顺七年(1463年)至明成化九年(1473年)出任甘丹寺的第六任甘丹池巴,对格鲁派早期的发展和巩固起到过重要作用。
      二世济隆拉扎布系一世帕巴拉活佛的侄子,自拉扎布始,济隆活佛主要是在昌都地区活动沿袭。五世济隆活佛阿旺却吉旺秋为五世达赖喇嘛的亲传弟子,五世达赖喇嘛将昌都南部的八宿寺及其属寺、属民拨给济隆活佛管辖,从此八宿寺(今在昌都八宿县)成为济隆活佛的本寺,济隆活佛上升为管辖一片地区兼有政教权力的大活佛。
      济隆活佛中最早进京城的是六世阿旺宫却尼玛(1653~1705年),六世济隆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北京圆寂。七世济隆洛桑丹贝坚赞(1708〜1758年)是最早与雍和宫有关的济隆活佛。雍和宫改寺时,乾隆帝除下令让七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派来扎仓堪布和经师外,还考虑应从西藏请一位地位较高的活佛参加雍和宫寺院的教务管理,三世章嘉•若毕多吉遂举荐了七世济隆,因此七世济隆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左右奉命进京,乾隆十八年 (1753年)受封为慧通禅师,并颁敕印。
      济隆活佛在雍和宫设佛仓,应在此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奉旨前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发生的阿尔撒纳之乱,回京后加封扎萨克达喇嘛名号。八世济隆益希洛桑丹贝滚波(1760~1811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京,乾隆帝赐其强佐以扎萨克喇嘛名号,以管束八宿等处僧侣百姓。
      八世济隆在京随章嘉•若毕多吉学佛,并参与雍和宫寺院管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又命将没收的,噶玛噶举派(俗称白教)噶玛巴红帽活佛传世系统的,羊八井寺交与济隆活佛管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八世济隆在拉萨建一寺庙,请乾隆帝赐庙名永安寺,即拉萨的功德林,从此济隆活佛又被称为功德林活佛。
      九世济隆阿旺洛桑丹贝坚赞(1811〜1854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奉旨任十一世达赖喇嘛经师。十世济隆阿旺贝丹却吉坚赞,光绪元年(1875年)十二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任命为西藏摄正,同治帝赐给其“通善禅师”名号,命其主持寻访认定十三世达赖喇嘛事务,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拉萨圆寂。
       八、诺门罕佛仓中的策墨林活佛 一世策墨林名阿旺楚臣,康熙六十年(1721年)生于甘南卓尼的察多尔地方,幼年时在察多尔寺出家,青年时步行入藏学经,入色拉寺麦扎仓,因博学多才,刻苦努力,从普通僧人升为翁则、堪布,后入上密院,渐有名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世章嘉•若毕多吉为学密宗行部大日如来灌顶法,奏请乾隆帝将其召至北京,为章嘉传授此法。
      阿旺楚臣方才进入雍和宫,受到乾隆帝的赏识。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西藏摄政第穆活佛圆寂,乾隆帝派阿旺楚臣前往,执掌前任摄政的“掌办西藏事务广衍黄法诺门罕之印”,并赐“阐明圣教额尔德尼诺门罕之印”,也即是任命为西藏摄政的同时,封其为诺门罕,并担任八世达赖喇嘛的经师。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阿旺楚 臣又担任第61任甘丹池巴,藏文史料中称为“夏孜诺门罕”,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阿旺楚臣在色拉寺附近建立寺院,请乾隆帝赐名“寿宁寺”,藏语译名“策墨林”。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三世章嘉•若毕多吉圆寂在五台山后,乾隆帝命阿旺楚臣回京接管章嘉呼图克图扎萨克达喇嘛印务,入雍和宫代行章嘉职责,并在宫中建立策墨林诺门罕佛仓。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拉萨圆寂。二世策墨林阿旺坚白楚臣嘉措(1792〜1876年),也系甘南卓尼人,青年时入拉萨色拉寺麦扎仓学经,获格西学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奉嘉庆帝命接任西藏摄政。随即主持十世达赖喇嘛的认定和坐床,并兼十世达赖喇嘛经师,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帝赐给“衍宗禅师”银印。
      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世策墨林又兼73任甘丹池巴,第二年又参与寻访和认定十一世达赖喇嘛的事务。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世策墨林被准许返甘南卓尼居住。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世策墨林圆寂。三世策墨林也属甘南卓尼出生,光绪三年(1877年)入藏学经。
      这样,策墨林活佛的转世系统即延续至今。

    男***

    2016-06-30 18:06: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