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知道历届中考议论文的满分作文

首页

谁知道历届中考议论文的满分作文

需要题目和地区,朗读时间大约是三分钟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3-28 20:31:41
                     2005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选登:真正的天堂 
      2005高考语文作文(湖南卷)
      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本版所登作文未作任何修改
     
     
     
       
     
     
     
      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
      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当它找到它的母亲,它向它母亲炫耀:“三天我飞了几百里,找遍了整个山林,我饥饿,我渴,我的羽毛掉了一大半。我觉得我很坚强。”   它母亲摇摇头:“你坚强,我承认。你找到了我,你这三天找遍了整个山林,你知道这个山林有几条河流几个湖泊吗?”它摇头,满脸困惑。
      “孩子,太快的速度会让你错过许多美丽的风景。”   速度,在现在的世界已被诠释得很完美了。人们走得不耐烦了,千百年历史的路沉寂在脚下,黄尘四起的时候,人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奔跑。抛弃老年破车,创造更年的工具,但人们似乎忘了牛的存在,因而忽略草原,一寸寸黄沙的侵蚀是一行行血泪的悔恨。
      人类想跑过大自然,跨越生命本源,寻找人造的天堂。美丽与错误共存的幻想,是否正在破裂?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一封封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银冰的冬。
      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我们的世界。   登山不只为了高度。我们的高度应有风度。登临送目的时候,才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拾级而上,俯仰春秋,一步之距是美的距离,每接近一步,都有真正的快乐。
      可当你看见别人已到山顶或后来居上时,你会想到速度;当你看到东方大白,红日即将喷薄时,你会想到速度。用跑的间级代替走的拾级,你认为你理智聪明,你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坡陡级密,谨防摔倒。   人们带着满腔热血满囊希望,往往在此受伤,成为路途上征战的折点。
      得不偿失的结果在历史的大树上累累垂垂。用子弹的速度超越狐的速度,挣扎的凄惨浓缩着危险与生存的病素。而人们在另一棵大树上的丰硕成果,使我们感受到奔跑的美妙。天与地的距离,由可望变成可及,由奇迹变成旧迹。足迹印上明月,目光定格水火,像一首首优美的诗词,字句如星光闪烁。
      这种风度,足以让人们在这个高度翩翩起舞,击节庆祝。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命环境。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地球要成为所有人的理想世界,需要人的创造,更需要人的节奏。一路风景,走走停停,才叫生命的历程。   生活的天堂才是真正的天堂。美丽在阶前小河中流淌,真实在国中土地上成长。
      智慧在屋顶青瓦上乘凉,一只鸟与鸟群在大地之上飞翔。   我们的风景,我们匆忙或从容的眼睛。 福建2005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谁是英雄 谁是英雄   “圆以融,乃中庸之精义也。
      ”   对于历史,老祖宗要求“盖棺论定”,但有些时候,往往是某人的棺材也盖好了,评价也写进了史事,却仍然不免会“诈尸”,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北宋的“拗相公”王安 石,在他的文章中大骂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首,并非“好士”之人,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曾盛赞孟尝君的政客也瞠目结舌。
      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谈起了王安石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依然心怀敬意,他对于历史的“万世之至论”作了重新的洗礼和拷问,冲破了千百年来围住世人的樊篱。且不说他后来的变法是如何风雷激荡,单是一篇文章,便可朗照北宋的万里荒原了。   自古以来,圣人们便将中庸之道率为安身立命的底线,中庸之精义,便是一个存在于世人心中的圆,稳定,规范,面积大,所以周旋的余地也大。
      一切棱角都被磨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出格。“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些众多的隐者和中庸之徒,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冷清画面。   而所有叛逆者一律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世界需要秩序,正如历史上的王安石、范仲淹、康有为、戊戌六君子。
      挑战权威与中庸的下场,是被贬至荒野之地,眼睁睁地看着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或者更为惨烈,为着一生的梦想血染中国大地。   谁是英雄?   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文官武将的石像,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在改朝换代的时光中一脸漠然。
      历史风化了他们颜容,却将那些“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影像雕刻得愈发清晰。我们赞颂着他们“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自由,称许着他们热颈抗暴政的铁血人格,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葬身何处,捧着鲜花却不知如何吊唁,但这些英雄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时间会记得他们,他们与这时光同在。
      这些人构成了人类前进的先驱。   我想,我们的生命需要开发出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一个四平八稳的圆圈固然规整而有序,但那不规则的多边形如同黑夜中闪烁的光芒,它的辉煌足以将我们黯淡的人生照亮。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努力地生存。新的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保障。
      因循守旧,使中华民族在160年前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无法摆脱多灾多难的宿命,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平衡这历史的不公殚精竭虑,他们试图冲破旧制的樊篱,创造一个大同的世界,面对这一幕幕创新的历史和这些与时俱进的人们,我们将如何告慰?   总是万水千山,总是收不回的目光,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使生命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躲躲闪闪的呢? 。

    s***

    2006-03-28 20:31: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0-199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