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刀的问题 都有什么刀 马上步下水中都用什么刀 都有什么特点

首页

刀的问题 都有什么刀 马上步下水中都用什么刀 都有什么特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29 10:32:10
       刀:兵器历史上的规律是:效费比最佳的武器获得最大成功。因此弓成为古代应用范围最广的射击兵器。出于同样的原因,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短兵器。
      虽然文明时代的刀普及比剑晚,但是刀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石器时代的石刀跟不装木柄的石斧,是难以区别的。
      到了斧头加上木柄之后,那些不装木柄而一边开刃的石质劈砍器,才能被称为石刀。这种东西在原始社会一般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凶器。当铜器时代到来以后,人们开始尝试用铜制造刀,但是天然铜和人工冶炼的纯铜都比较软,不适合作为武器,所以直到青铜,也就是含锡铜发明以后,铜制刀才得到实际运用。
      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一王朝(前29世纪)成为青铜时代的先驱。不久,青铜刀和青铜剑都问世了,从此刀剑开始了它们的竞争史。早期的刀还必须与斧竞争,在这双重竞争之下,刀在很长时间内不是主要短兵器。如最早制造青铜刀的两河流域各民族,直到亚述时代,主要的短兵器还是剑;古埃及长期用斧,后来引入了剑,到了新王国时期,仍是短剑、腰刀、战斧并用;古印度有刀剑,但是到了雅利安人入侵后,短兵器中以斧和剑为主,记载有列国时代军事状况的《往世书》中讲到的主要短兵器中有剑和斧,却没有刀;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和麦锡尼文明时期,都有青铜长剑,但作为武器的刀却很少,多利亚人入侵之后也将剑作为短兵器的绝对主力;中国虽然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青铜刀(1975年出土于甘肃东乡材家马家窑遗址和永登连城蒋家坪马厂文化遗址,外形模仿石刀),但是直到西汉,刀依然不是主要短兵器;波斯、罗马也都以剑为主要短兵器。
      总之在整个奴隶社会,刀在与剑的竞争中是失败者,其原因下面讲到剑的时候再说。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以色列了。这个另类小文明,似乎特别喜欢刀。《圣经》上通篇都是用刀杀人的记载,如列上19:10 、书11:11 、列下3:26等等。    早期的刀,可以以中国商朝的刀为例,它们分为三种:直脊的、弯脊的和直脊而首部上弯的。
      总的来说,这些刀都很短,这是因为青铜质脆,若做得太长,易折断。而且没有尖锋,也就没有刺击功能。现在我们可以从刀这一方面,知道早期刀剑竞争中刀不如剑的原因了:一把短短的又没有刺击功能的武器,其战术运用范围是很窄的。   刀郁闷的时间很久,直到中国西汉时期。
      这时的中国军队正急剧地向骑兵时代跃进。骑兵作战跟步兵、战车作战是完全不同的。在快速运动中的骑兵,其作出战术动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另一方面,马匹的速度使快速刺击成为有力的战术,但此时马镫还没有发明,用刺击兵器如长矛等刺击敌人,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马。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马速劈砍敌人,成为最有效的战术。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这样,剑具有的刺击功能发挥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而两面的刃只能有一面发挥作用。战术运用的余地变得非常小,而其消耗的工时依旧。也就是说,当时代改变了的时候,原先合用的武器,变得不合用了。
      这时,世界上第一种长刀(跟原先的短刀比较而言,不是后世那种装木柄的长刀)——环首刀,应运而生。这种刀跟前面所述的商朝刀的最大区别是:它是铁质的。   另一个同样明显的差别是:它很长,1957到1958年在洛阳西郊西汉墓中出土的二十三把环柄刀,长度从85厘米到114厘米不等,显然,长刀有利于劈砍范围的增加。
      这个特点跟上一个特点之间有密切关系。因为铁的韧性比青铜好得多,只有铁刀才能作得又长又窄。   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环柄刀跟当时的长剑相比,咋一看外形差别很小。外观上主要的差别是刀柄末端的环(这是环柄刀名字的由来)、刀柄与刀身之间没有剑那样的护手(格)、刀身只有一面开刃,另一面作为厚脊。
        很显然,刀既有利于砍劈,又比剑节省工时,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骑兵时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挤了剑。这一点可以从西汉流行佩剑变成东汉流行佩刀看出。从此以后剑在中国一蹶不振,越来越沦为一种礼器甚至“法器”。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文明国家,西亚从萨珊波斯开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后就完成了刀取代剑的过程(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似乎都把刀作为西亚短兵器的象征,其实西亚各国在阿拉伯之前,大都跟欧洲人一样使用短剑)。
      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种短弯刀,它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刀”的雏形。印度也大约在同一时间用刀取代了剑(只是因为印度在孔雀王朝崩溃到笈多王朝兴起之间有500年的历史纪录贫乏——其中贵霜灭亡后两百年内尤甚——所以具体情形不是很清楚)。我们只知道著名的乌兹钢刀从这时起开始发展。
      西亚和南亚国家普及刀的过程,跟中国有个不同之处,即刀的普及与马镫的普及同步。   说到刀的历史,不能不说古代世界两种顶级好刀:乌兹钢刀和武士刀。   先说乌兹钢刀,欧洲人称它为大马士革钢刀,因为阿拉伯人是制造乌兹钢刀最出色的工匠,而大马士革又是这种刀制造工艺最好以及欧洲人比较熟悉的地区之一。
      乌兹钢刀是用印度铁矿石打造的——注意这点。用其它铁矿石打造的,都不是正宗乌兹钢刀,最多只能算是仿制品。网上有说法:这种钢是铸造成刀剑的(!),因此称为“铸造型花纹钢”,我对此高度怀疑。不过乌兹钢刀上具有美丽的花纹,这是确实的,而且也非常锋利。
      十字军时代欧洲军队的长剑与阿拉伯军的弯刀对砍,往往折断。据说现代磨制良好的大马士革钢刀,仍然能够砍断抛到空中的蚕丝(这种说法,听听也就算了)。西亚工匠还精于美化刀柄,如优化外形,镶嵌玉石和宝石,套珐琅、金银错丝等。这样,乌兹钢刀往往成为集美观和锋利于一身的杰出武器。
      可惜的是17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世界的日益落后和堕落,乌兹钢刀的制造工艺下降了。今天,保存下来的宝刀往往是非常昂贵的。恢复大马士革钢刀制造工艺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但也一直没有成功,直到2002年,才由一位美国制刀专家恢复成功——他使用的也是印度铁矿石,《轻兵器》杂志曾经在当年的一期中介绍了他的成果。
         乌兹钢刀的优异性能,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作战时,曾经缴获不少这种刀。但一直没有达到其在原产地的制造标准(以中世纪欧洲的科技水平,这也不是怪事,据说欧洲工匠给刀柄镶嵌的金丝,50年之外就掉得差不多了,可见其水平之差。
      仿制不出良好刀具的另一个原因是欧洲铁矿不如印度铁矿那么优良)。中国人也积极仿制乌兹钢刀,他们所依据的主要是印度技术。当然,铁矿石也只能从印度自海路进口。宋朝时期,印度铁矿石是政府强制收购的物资,禁止私人收购。北方曾经有一个传说:辽的名称是镔铁的意思。
      当然这是不可信的,不过也可以看出乌兹钢刀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元朝曾经专门设立镔铁局。最后,当然的,印度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制造了不少好刀,不过其总体性能不能跟西亚的相比,但也相差不大。   乌兹钢刀比较长,因此重量较大,但又是单手持握的(着从刀柄特写可知)。
      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挥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劳。而另一种著名的刀就没有这种缺点,它就是武士刀。   跟传遍世界的乌兹钢刀不同,武士刀始终是日本特产,真正的好刀都产自日本。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上古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可见新刀时代以前的武士刀,属于我要讲述的古代刀的范围。
      日本刀的发展可能受了唐朝横刀的影响,我曾看过横刀的仿制品照片,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
      ”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直到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刀仍然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对这种武器,欧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于中国人,在反映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这种刀;而国际市场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贵;直到最近的《最后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前面说过的环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时代以后为了便于马上劈砍,逐渐变为弯身,即为太刀;江户时代出现了较轻便的打刀。总的说来,其种类可以分为身长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阶层使用的短刀、身长30-60厘米的胁差(武士的短刀,便于拔出防备不测之变,以及实施日本式的自杀——剖腹)、身长60厘米以上的主战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们的身长不会长于80厘米。
      比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为忍者不需要马上战斗,所以便于刺杀的直身刀能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日本铁矿石制造。不过现代条件下,使用欧美优良铁矿石,一样可以制造出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产的名贵。
      至于中国仿制的武士刀,跟日本原产的差距较大——上面两句话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武士刀的制造工艺,网上介绍无数,这里就不罗嗦了。只是顺便提一下日本国宝级的名刀: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
      刀铭:三池光世 ;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刀铭:長?A虎?厝氲琅d里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臨 兵闘者皆?烈在前;此外尚有堀川国广、葵纹越前康继 、 肥前国忠吉 、村正 、正宗 、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等等。
         武士刀以刀身坚韧、刃口锋利为优势,性能极佳,尽管不象大马士革钢刀的制造者那样喜欢堆砌各种装饰,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独特美感——不知为什么,我虽然不大欣赏日本传统文化,却非常喜欢武士刀。从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武士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刀的巅峰。
      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双手持握造成左手无法持盾,在战场上战术选择较小——不过双手持刀,较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优点,看来人间没有完美的事物。  与武士刀、乌兹钢刀名声相仿的还有马来亚的克力士,我在《轻兵器》上见过这玩意儿的照片,感觉那应该被归入剑的范围。
      至于武士刀跟乌兹钢刀是否交过战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有过的。因为仿制乌兹钢刀的中国人曾经进攻过日本,不过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就不能说什么了。如果个人选择的话,我绝对选择武士刀,不为什么,就因为它美。   当乌兹钢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时候,长刀的发明者中国人却表现不佳。
      从环柄刀到横刀,再到腰刀,中国的刀同样是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渐渐的由直身变成弯身。但在两种名刀的光芒笼罩下,中国刀未免显得逊色了。而且不知为什么,中国刀的制作工艺有时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继光抨击当时中国制刀业粗制滥造的话,就反映出制刀业的堕落。
      不过,明朝的腰刀,如果认真制作,其威力和外观仍然是很出色的。有图为证:这里是现代仿制品,刀身较直: 跟前引《军器解》中弯身的腰刀附图不同。中国在唐以后对世界制刀业的主要贡献是创造和装备了许多装木柄的长刀,这种东西用在战场上对付骑兵,还是很有效的。
      第一种大量装备的木柄长刀是唐的陌刀,据《太白阴经》,当时一个军12500名士兵中,装备2500把陌刀。宋朝据《武经总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笔刀、凤嘴刀等,也算琳琅满目。   封建时代唯一一个不以刀未主要短兵器的文明区是欧洲。欧洲中世纪主要短兵器是长剑,这种东西既消耗工时,马上劈砍效果又不如刀(十字军战争中欧洲剑被西亚刀砍断,除了归咎于大马士革钢刀的精良以外,还有剑脊不如刀脊厚,而且剑身较窄的因素,下面还要贴出欧洲长剑的图,一对比就知道为什么剑不能与刀对砍了)。
      至于欧洲人始终选择剑原因,我在讲到剑的时候再说。欧洲普及刀还是到了17世纪以后才实现的事。原因同样下面再说。   在新大陆,阿兹特克人曾经用黑燧石刀作战,用木柄长刀来抵抗西班牙的骑兵,效果均不佳。但刀的历史延续了很久。直到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人粗制滥造的大刀,和日本的速成军刀,仍然对砍过,不过这显然不是战争的主流了。
      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时不时地看到用刀犯罪的场面,这时的刀显然又回到凶器的位置上去了。   顺便说一说,刺刀尽管名为刀,但是从其使用来看,主要发挥刺击功能,其实更类似短矛,所以在这里不把它归入刀类。 。

    更***

    2005-09-29 10:32:10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