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来对下文在变?

首页

怎样来对下文在变?

在变,人在变,人心也在变。就我冇变。怎样来对下文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5-25 20:59:18
  •   百度上有的啊,不同的人理解的不一样哎,我跟别人理解的就不一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如果你这辈子一直像刚见面时那样爱我,那为什么现在被我甩了呢?你很轻易的对我变了心,却说是我心善变!人家杨贵妃和唐明皇在骊山一见钟情,刚见面就聊到半夜,即使被赐死也无怨无悔,你怎么比得上我,我跟唐明皇一样,虽然负心,但是当初的誓言可没有改变!
        秋扇: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残害而打入冷宫。
      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后来人们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夜雨霖铃:安史之乱之时,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和大臣离开长安跑路,走到马嵬坡大臣们走不动了,赖在李隆基马前说,国家发生这样的灾难都是杨贵妃这个妖女害的,你一定得杀了她,否则我们就不让你走,敌人追上来大家一块完蛋!李隆基没办法,只好用白绫将杨贵妃赐死了(不过现在有人认为杨贵妃没死而是藏在了日本,日本有个女的非说自己是杨贵妃之后)。
      后来安史之乱平定,李隆基回到长安,有一天晚上下雨,没有杨贵妃陪伴觉得很孤独,就写了一首《雨霖铃》,用雨打铃铛比喻杨贵妃之死(霖通淋),后来人们就用雨霖铃比喻红颜薄命。 终不怨:杨贵妃死时有没有怨言当然没人关心,后来李隆基想念杨玉环,就找了个道士做法和“杨玉环的灵魂”见面,再续前缘,于是人们认为杨玉环是“终不怨”的。
       薄幸锦衣郎:应该指前文的李隆基。后来我觉得也可以指“我”,即以李隆基自比。 比翼连枝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歌颂杨李之间爱情的。说李隆基虽然杀死了杨玉环却没有变心,仍然深爱着她。 整首诗的主旨思想是,我虽然抛弃了你,但那主要是你活该,我没有错,你不该有怨恨,我可一直没有变心!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纳兰性德大男子主义思想浓厚,清朝妇女地位低下,男女爱情并不公平。
      

    天***

    2014-05-25 20:59: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