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学生读后?

首页

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学生读后?

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学生读后感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10 06:20:39
  •   一、生活有规律,习惯早养成   孩子首先要养成的习惯就是生活要有规律的习惯,并且要从小养成,莫等养成坏习惯之后再纠正。  1、按时作息,定时吃饭   要培养孩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习惯。每天晚上要按时让孩子入睡,如果孩子晚上睡得早,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早晨是容易被唤醒的。
      家长不要因为看电视或忙于其他事情,使孩子不按时睡觉,这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早上也不要睡懒觉或在被窝里与孩子逗玩,让孩子在床上吃早点等,这些无形之中会养成孩子赖床的坏习惯。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制度,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家长每天要定时让孩子吃饭,尽量少给孩子吃零食。
      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十分有益。同时要引导孩子不挑食,均衡营养,少喝饮料,不吃垃圾食品。2、讲好卫生,勤于锻炼 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常洗手,早晚刷牙,不咬手指等讲卫生习惯,因为有许多孩子上五年级了还有在课堂上咬手指的习惯。
      家长可用显微镜、实物图片等形象的方法进行教育。家长在每天督促孩子讲好个人卫生的同时还在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生命需要运动。青少年更需要运动,否则小胖子、小林黛玉就会出现。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并与孩子一起执行,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做家长的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生活须自立,勤劳又节俭 孩子将来要立足于社会,就要自立,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应该有意识从小锻炼孩子的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我看到过这样一位妈妈,他给自己的小孩子擦鞋时只擦其中的一只,这样就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子一样的整洁而自己去擦另一只鞋子。
      这位妈妈就这样无声地引导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小孩子几乎从一学会走路,就会产生“帮助妈妈”的强烈欲望,一个2岁的孩子能够替大人去拿和传送东西,甚至能够整理已洗好的衣服。4岁或5岁的孩子能了解简单的命令和替大人办点小事,而且还可以指望他有时会自己收拾玩具、找衣服或端走自己的碗盘。7岁的孩子已经能负担一点家庭责任。
      因此在家庭中可实行“家务、劳动承包制”,以促进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已增强了很多。2、精打细算学节俭 多数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无节制,开运动会,一个小学生拿10元、20元还嫌少,中学生50元都不觉得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少给孩子零花钱,家长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第二要让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尝一下赚钱的艰辛,这样他就不会乱花钱了。
      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就让她上一年级的孩子利用暑假去卖报纸,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白来的,是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像这样的训练不仅是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更培养了孩子的节俭意识。 三、做事有节制,上网要有度 时下家长们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孩子的自制力差,孩子看电视、上网成瘾,管也管不住。
      其实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制的习惯,让孩子上网有度也并非是太难的事。 1、及时纠正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在孩子的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事情上我们要讲清道理,必要时可强制执行,发现孩子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要等他养成习惯之后再去纠正。孩子爱看电视多半是受家长影响,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纠缠自己就让孩子去看电视,久之,孩子离开电视就无所适从了。
      家长要在看电视上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多读书,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这样的纠正效果会更好。2、正面引导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这样来避免孩子去色那些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要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
      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切不可因孩子一时表现好了,家长一高兴,就可以允许他上网或超时上网,这样是把上网玩当成奖品了,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浓了。3、逆向行事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那么家长要在每次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就告诉他要惩罚他,上网去吧,必须连续玩够十小时,不够就再罚他玩十小时,直到他累得求饶。
      这样让他觉得上网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惩罚。这种方法仅限于小孩子。当然家长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面***

    2018-04-10 06:20:39

  • 2018-04-10 04:20:39
  •   《怎样培养孩子》读后感
    每当读完一本书都有新的启发,是这本书让我对待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写读后感,想到自己不仅是一名普通教师,而且是一名孩子的家长,更应该重视教育。
    认真读过《怎样培养孩子》一书之后,感到子女的家庭教育真的是一门学问,它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通过看书,了解到家长在处理子女关系上问题时,感触最深的就是:“于细微之处影响孩子。”这里所说的影响是指培养孩子正确的家庭观、身心健康、良好的习惯等。因为往往被我们父母所容易忽略孩子的一言一行,正是能够影响孩子头脑里思维定式的东西,你输入什么样的信号,它就像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在孩子身上。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从不会做人到会做人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基础阶段就是少年儿童阶段。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发扬这些积极因素就一定有助于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使我感到在教育教学中,要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这种自信也是孩子克服困难、挫折的巨大动力,还要重视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以此为基础,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因此,必须设计各种有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经受磨练,得到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不断的提醒自己,孩子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虽然他们想法幼稚,他们的感情很依赖,但他们和大人一样需要心灵的沟通与关爱。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后,应该从关爱、责任等方面解答他们的困惑,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要想让孩子一生快乐,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一笔财产,不如培养孩子从小有积极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总之,我感觉读了这本书后,受益颇多,让我知道了如何成为一名好母亲,同时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不断地去重温这本书,不断汲取营营养,以期待丰富自己和孩子的一生。
      

    j***

    2018-04-10 04:20: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