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诗经》有什么特色?

首页

《诗经》有什么特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13 09:28:0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乐歌,一般认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
      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诗原来有三千多篇,经过孔子的删选,成为后世所见的三百余篇的定本。
      这一记载遭到普遍的怀疑。一则先秦文献所引用的诗句,大体都在现存《诗经》的范围内,这以外的所“逸诗”,数量极少,如果孔子以前还有三千多首诗,照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再则在《论语》中,孔子已经反复提到“《诗》三百”(《为政》、《子路)等篇),证明孔子所见到的《诗》,已经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现在见到的样子差不多。
      要之,《诗经》的编定,当在孔子出生以前,约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只是孔子确实也对《诗经》下过很大功夫。《论语》记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前面引《史记》的文字,也说了同样的意思。这表明,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的音乐已发生散失错乱的现象,孔子对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于古乐的原状。
      他还用《诗经》教育学生,经常同他们讨论关于《诗经》的问题,并加以演奏歌舞(见《论语》和《墨子·非儒》)。这些,对《诗经》的流传都起了重要作用。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庆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
      《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
      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
      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
      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

    偶***

    2018-02-13 09:28:06

其他答案

    2018-02-13 09:28:06
  •   一、《诗经》概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入从西周初期(BC1100)到春秋中叶(BC600)约五百余年的诗篇。它记载了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爱情、欢乐和哀伤。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诗经》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有了《诗经》这个名字。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发端。“原始文字由记事、祭神变而为抒情、说理,刚好是春秋战国或略早的产物。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李泽厚《美的历程》 经典性:琼瑶(《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水一方,辗转反侧,乔迁之喜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民歌)。
      《雅》分《大雅》《小雅》。《小雅》近于《风》,而《大雅》与《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如祭祀时)使用的乐歌(歌颂史诗) 举例:《颂。丰年》丰年多黍多余,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亿亿)。为酒为醴,丞(进)畀(给)祖妣,以洽(合)百礼,降福孔皆(很好)。
       《大雅。生民》写后稷的母亲姜源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不死。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史诗)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东山》写思乡游子的忧伤。《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二、《诗经》的影响: 《诗经》是中国几千年中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后与《礼》、《易》、《春秋》、《书》并称“五经”即“经典”。
      (《四书》?《五经》?) 闻一多:“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代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诗,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贴)和许多工艺美术品。(补)《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三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水》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具体地说,《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奠定了以抒情为主流的中国文学传统。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与《诗经》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奠定了西文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神和“英雄”们的特殊形象和特殊经历。
      (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普通人的春耕秋收,理想与愿望,欢乐与哀伤,仇恨与爱恋。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是中国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诗经〉奠定中国古典诗歌温和的抒情基调。
      了《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情感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一般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当中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直言其事《氓》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双手像初生的草芽那样粉嫩柔软,皮肤像凝结的油脂那样细腻光滑,颈项像天牛的幼体那样修长白净,牙齿像葫芦的籽儿那样洁白整齐,小蝉样的前额方正光润,蛾须般的秀眉配得那样合适) 秦观:欲见回肠,断尽金(珍贵美好)炉(温暖热烈)小(幽微纤细)篆(盘旋曲折)香(芬芳美好)如此千回百转的,热烈的,衷肠中的感情是断尽了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吃一口黄连吃一口糖,王贵娶了李香香。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234567香蕉苹果大鸭梨 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正言直述,容易流于要领性的认识而言尽意尽。
      即使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要领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 我很沉痛,很悲哀——我的心里压着一座坟 我的心像断梗的漂萍一样失去了根基——我很迷惘 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诗经。
      蒹葭》 字句解释 《蒹》在艺术上相当成功。清王 运在《湘漪楼说诗》中评价这首诗说:“写情入物而苍凉凄动……千古伤心之作”《蒹》最成功之处即“写情入物”(借景抒情)我国古代作家特别重视创作过程中情景之间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他们从实际创作经验中深深体会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与景是自始至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联系不是生硬的混合,而是水乳交融的结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诗意境自然优美,凄婉动人。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如“我多么惆怅,我多么忧伤”但这种惆怅、忧伤却已经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了。 (同一件事物或景物用不同的眼光、情绪来看具有不同效果 秋天) ▲此诗所追寻的是“伊人”?爱而不得(完美)理想 《诗经》中的作品,有的很容易理解,比如写相思,《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非常直接的表达了相思的痛苦。但也有一些字面意思很简单,但诗比较难以理解,《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首诗有言外之意,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诗的意思很简单:一个晚秋的早晨,晨光初露,天际朦胧,笼罩在一片晨曦之中的一望无际的芦狄的苇叶上到处闪烁着晶莹而带有寒光的白色露珠,透过稀疏的芦荻,可以望见纵横交错,蜿蜒盘行的河网以及晨雾迷朦中远方的沙洲。
      这种苍茫萧瑟、幽远清冷的背景之下,主人公来到这条曲折的江水边追寻所谓的“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江水环绕,仿佛置身在江中的小岛之上。可望不可即,欲求而不得。这正是全诗着意渲染的地方。 开头写秋天的早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白霜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
      这两句描绘景物的诗句,既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情与景是十分和谐的。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景,通过苍苍的芦狄,莹莹白露,弯弯的江水,托出了一位默然而立,怅望良久的主人公。 《蒹》本是一首叙情之作,但却以写景为主。
      开篇便向读者展示凄清迷惘的境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所谓伊人”指的是什么?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诗经》中其它篇章中,对人的描绘往往非常具体,比如《硕人》。而《蒹》中的“伊人”却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具体的。
      正是这种游移不定的似是而非的多义性,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伊人”始终是不即不离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氵矣”其含义大体相近,指深水的对岸。就是说,“伊人”可望不可即,正象《古诗十九首》中所描写的一样“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渴望的某种东西轻易到手时,你你觉得不过如此,未必珍惜。
      而你所渴望的某种东西始终浮现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时候,你会觉得它特别的美好。(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距离现象。)诗中的主人公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情境中。他无论在逆流而上,或顺水而下,都到不了她的身边,但在这种情境下,仍然痴心不改,眷恋不已,苦苦追求,已经到了不管有没有希望的程度了。
      这里主人公所要追寻的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具有涵盖性的美好的事物。这种追寻,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

    ****

    2018-02-13 09:28: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