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红旗为什么要停厂?

首页 >
商业/理财
保险

红旗为什么要停厂?

红旗不是国车吗、为什么要停厂啊?

全部答案

    2018-09-07 01:32:13
  •   当初的岁月之老红旗为何突然停产老红旗戛然而止 
    1981年红旗三排座轿车生产已进入第16个年头,正当轿车质量逐年提高、产量稳步上升的时候,《人民日报》于5月14日登出国务院下达的“第三号节油令”,明令“红旗牌轿车目前油耗高,从1981年6月停止生产”。
      老红旗戛然而止。
    红旗牌高级小轿车因油耗较高,从今年6月起停止生产
    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普遍认为对发展民族轿车工业极为不利,而且停产的理由也令人难以信服。《经济日报》记者赵兹学对汽车专家进行过专访,以《长春一汽要求恢复红旗轿车生产》为题于1983年10月12日《内部情况反映》上作了报导。
      关于红旗车油耗的问题,报导中指出:负责红旗牌轿车研制的长春汽车研究所工程师杨建中对记者说,对红旗车油耗大的说法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不分车的级别、种类一概而论,拿红旗与一般的普通型轿车比油耗量这等于用大马与毛驴比谁吃的草料多一样是不可比的。红旗按排量与国外同类车比油耗并不大。
      
    红旗轿车
    其实,指令“红旗”停产的原因,据业内知情人士所了解,油耗高并不是主要的,而是轿车质量问题。80年代初,当时的一位国务院主要领导外出时,在他的红旗轿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备用车,一旦红旗轿车抛锚就立刻换乘后面的车,以免误事。
      有一次,他乘坐的红旗轿车行驶途中突然冒烟了,工作人员急忙中途换车。事后检查是化油器的毛病,属于小问题,但影响了车子的形象。国务院领导对此很有意见,说:“红旗生产了这么久,质量还上不去,这样的车还生产它干什么?”
    红旗轿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超常的速度开发出来的,原来就是先天不足。
      投产后,没有多少技术储备,制造技术、工艺水平、原材料和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都落后于国外,而国家对“红旗”投入的发展资金极为有限。为确保轿车质量,轿车厂在原有的装备条件下,竭尽全力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改进产品设计。经过长期使用,专家认为红旗轿车的总体指标都不错,可以与进口汽车一比高低,但是暴露出来的小毛病很多,影响了红旗轿车的形象和声誉。
      
    红旗轿车的发展很缓慢。1975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到一汽考察后,曾说过两个没想到,没想到50年代一汽能造出那样的轿车,比丰田当年的水平还高;没想到几十年后,一汽轿车还是那个水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在于观念上的差别,丰田造的是国民车,是让千家万户普通百姓都买得起的商品车;一汽造的则是供国家领导人乘坐的“政治车”,产量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形成经济规模。
      红旗轿车自1959年投入生产至1981年共生产39种车型、1542辆车,平均年产70辆,每车最低成本6万元,最高22万元,而卖给国家只有一个价:4万元,政策性亏损累计超过6000万元。当时的一汽轿车厂实际上已失去自我发展的能力。
    红旗轿车停产后,中央国家机关、省、市政府部门因用车需要而增加了中、高档轿车的进口量。
      据调查统计,1981年至1985年期间,我国进口包括轿车在内的各类汽车76万辆,共耗外汇52。2亿美元。有钱进口外国汽车,无钱发展本国汽车,这种做法无异于扼杀我国的汽车工业,很难使人接受。当时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将一辆新进口的高级轿车送去给陈云同志乘坐,陈云同志打开车门看了看,说:“我不坐进口车,我要坐红旗轿车。
      花费那么多外汇进口小汽车值得吗?”当年亲手开发红旗车的一汽老厂长、一机部部长饶斌说:“红旗轿车不能停产,哪怕每年生产3台、5台也行,一停,几十年的辛劳就全白费了!”原一机部老部长沈鸿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当他踏上石阶回头看时,发现在众多的轿车里只有他一人坐的是红旗轿车。
      于是,他寄信给一汽厂长耿昭杰,要他为民族轿车工业勇敢地站出来。
    红旗轿车是一汽人呕心沥血,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塑造而成的民族品牌,一汽人无法割舍对“红旗”的眷恋之情。原多年担任一汽轿车厂长的李中康回忆那一刻,也是不胜唏嘘,“厂里两千来人,听到这消息,都是灰溜溜的感觉。
      厂里还把红旗轿车的模具保管起来,大家不甘心啊!”为了保持“红旗”生命的延续,停产后的轿车厂立即着手做了两件事,一是转产,开发市场急需的红旗牌旅行面包车;二是研究开发红旗轿车的新车型,进一步改善质量和性能,为红旗车将来的复产做好技术准备。

类似问题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