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首页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当稻纵卷叶螟已经3令以后,稻叶已经卷起来,这时用什么配方农药,能使虫子死的又快保叶效果又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9-04-25 06:54:47
  •   1.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用抗虫高产良种,合理施肥,适时烤晒田,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稻株前期猛发嫩绿,后期贪青晚熟,可减轻受害程度。开展了生物农药Bt.制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对4代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平均达到85。71%,保叶效果85。
      14%,综防示范田蜘蛛累计总量平均为8350头/百丛,比非示范区高36%,示范区稻田生态平衡,对稻飞虱等害虫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调查表明,非灯控区稻纵卷叶螟亩幼虫量19455头,灯控区为4720头,仅为非灯控区的24%,同时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41%,既有效控制了危害,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稻田生态,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施用新药剂丙溴磷防治。综合分析多个试验示范点数据可以看出,40%丙溴磷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每亩用80-100克制剂常量或弥雾喷雾,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防效可达90%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在95%以上,同时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效果普遍优于当前生产中常用药剂品种,且对作物安全,有望替代高环境风险的传统药剂品种。
      丙溴磷已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品种,其大面积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稻农和基层技术人员的认可。 。

    瞎***

    2009-04-25 06:54:47

  • 2009-04-25 06:40:54
  • 可用杀虫双颗粒剂(剂量要大些)

    1***

    2009-04-25 06:40:54

  • 2009-04-25 06:40:09
  •   如何防治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将叶片纵褶,藏身其中,啃食叶肉,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20~30%,重的达50%以上。
    稻纵卷叶螟在我县不能越冬,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其成虫每年分两批从南方迁入,幼虫主要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
      该虫为偶发性害虫,其与另一种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发生关联程度较大,即在白背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也伴随发生稻纵卷叶螟。今年我县水稻白背飞虱发生较重,稻纵卷叶螟也将在我县部分稻田发生为害。 稻纵卷叶螟一般以沿海稻田发生为重。其成虫有很强的趋嫩绿性,叶片过长过嫩都易诱蛾产卵,有利于幼虫结苞为害;品种叶片宽阔,产卵密度会大;插秧较晚、偏施氮肥或过迟施肥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受害往往较重,应作为防治的重点。
       防治稻纵卷叶螟要抓住虫小卷苞小容易消灭的良机,每百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寸苞前)15~20个或每百丛有虫20头时,选用下列药剂防治: 1、亩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 2、亩用2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150毫升 3、亩用50%虫杀手粉剂75~100克 4、亩用18%杀虫双水剂250~300毫升或45%杀虫双粉剂70-100克 稻纵卷叶螟虫龄愈大卷苞愈大,抗药性愈强,愈不容易杀死。
      若虫情较重或虫龄较大时,应选用辛硫磷或乙酰甲胺磷这两种药剂之一与虫杀手和杀虫双这两种药剂之一,按上述药量混合使用,施药方法均为兑水30公斤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 资料: 受气候、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稻纵卷叶螟仍呈重发态势,防治任务将达到4亿亩次左右。
      为了提高防控成效,降低灾害风险和传统防治方法的负面影响,确保水稻生产安全,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安徽居巢市示范区开展了生物农药Bt.制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对4代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平均达到85。
      71%,保叶效果85。14%,综防示范田蜘蛛累计总量平均为8350头/百丛,比非示范区高36%,示范区稻田生态平衡,对稻飞虱等害虫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福建建阳示范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调查表明,非灯控区稻纵卷叶螟亩幼虫量19455头,灯控区为4720头,仅为非灯控区的24%,同时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41%,既有效控制了危害,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稻田生态,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施用新药剂丙溴磷防治。综合分析多个试验示范点数据可以看出,40%丙溴磷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每亩用80-100克制剂常量或弥雾喷雾,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防效可达90%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在95%以上,同时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效果普遍优于当前生产中常用药剂品种,且对作物安全,有望替代高环境风险的传统药剂品种。
      2007年,在试验示范基点对技术人员和稻农开展的丙溴磷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培训,使这项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在湖南、安徽、上海、江西等省(市)丙溴磷已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品种,其大面积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稻农和基层技术人员的认可。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2009-04-25 06:40: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