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茶到底应该怎么喝?

首页

茶到底应该怎么喝?

我听说喝绿茶可以抗癌,但是又听说第一杯茶不能喝,必须要倒掉,这叫做洗茶,后来又听说茶不能喝浓茶,必须喝淡茶,而且不能喝多,最多只能喝三杯,哎!这些都把我给搞胡涂了,到

底怎么喝茶才是最最科学和健康的呢?请专家帮帮我,万分感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0-07 10:42:13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 (一)哪些人不适宜喝茶   1)缺铁性贫血者:   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2) 神经衰弱者: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3) 动性胃溃疡患者:   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   4) 泌尿系结石者:   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5) 肝功能不良者:   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6) 便秘者:   鞣发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7) 哺乳期妇女:   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8) 心脏病者:   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9) 孕妇:   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小体弱。   10) 醉酒者:   酒精对心血管刺激很大,咖啡因可使心跳加快,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险。
       -------------------------------------------------------(二)喝茶要注意   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   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   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
         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   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   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   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 --------------------------------------------------------- (三)喝茶有讲究   一、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
      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二、讲究喝茶有量,每日饮茶2~6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
      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三、不饮过浓的茶。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
      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四、临睡前不饮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五、进餐时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六、酒后不宜饮茶。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
      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七、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
      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四)女性喝茶四不宜   茶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不是每个时段都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得特别留意,以免身体越喝越差!女性朋友较不宜喝茶的时期分为:   1。
      月经期间   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经血会消耗掉不少体内的铁质,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时更要多多补充含铁质丰富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葡萄和苹果等。而茶叶中含有高达50%的鞣酸,它会妨碍我们的肠粘膜对铁质的吸收,大大减低铁质的吸收程度,因而在肠道中很容易和食糜中的铁质或补血药中的铁结合,产生沉淀的现象。
         2。怀孕期间   一般浓茶中含的咖啡碱浓度高达10%,会增加孕妇的尿和心跳次数与频率,会加重孕妇的心与肾的负荷量,更可能会导致妊娠中毒症,因此孕妇最好不喝茶为妙。   3。哺乳期间   因为这段期间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则茶中含有的高浓度的鞣酸会被粘膜吸收,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进而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
      另外,茶中的咖啡碱会渗入乳汁并间接影响婴儿,对婴儿身体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间   除了头晕和浑身乏力以外,有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脾气暴躁、睡眠品质差等现象,若再喝太多茶更会加重这些症状,所以喜欢喝茶的人若正值这些特别阶段,最好适可而止,免得把身体给搞坏! 编辑本段·引申义、比喻   因为有犯事嫌疑(比如泄漏国家机密)被执法机关带去做记录,被戏称为“某人被请去喝茶”   通常出现在比较隐晦的网络文章中 编辑本段喝茶四大误区危害您的健康   据研究,茶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五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
      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 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 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
      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 力、冷汗淋漓和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 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
      因 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 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 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
      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

    1***

    2008-10-07 10:42:13

其他答案

    2008-10-07 10:48:14
  •   
            要因人因时择茶。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饮用红、绿茶均可。老年人则以饮红茶为宜,亦可适当饮一点儿绿荼和花菊,但茶汤不要太浓。妇女和儿童一般以饮淡绿茶为宜,儿童可提倡晨起后以茶漱口患有胃病成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以喝红茶为好,不宜多喝浓绿茶。
      有习惯性便秘的,应喝淡红茶。睡眠不好的人,平时应饮淡茶,且睡觉前不饮茶。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阳滞的冠心病人,可多喝些红、绿、紫,以利提高心率。前列腺肥大的人宜喝花茶。手术后的病人,宜喝高级绿茶,以利伤口愈合。 要重视泡茶用水。
      水之于茶,犹如水之酒一样重要。再好的茶,无好的水则难得真味,水的好坏对茶的色、香、味影响实在太大。清人张大复甚至把水品放在茶品之上,他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按茶圣陆羽的观点,水以山泉为上,江山水为中,井水为下,中心在于远于人染有天然之水,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有些茶人取福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之水”。甚至,有的人专于梅林之中,取梅瓣积雪,化水后以罐储之,深埋地下,来年用来烹茶。水在中国茶艺中是一在要素,它不仅要合于物质之理,自然之理,还包含着中国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高雅,深沉的审美情趣。
       要选用好的茶具。美茶需有美器,我国茶人历来重视茶具。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茶的24器。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单化。唐代茶壶茶碗重古扑,宋代重质地色泽,明清则重便利、典雅、奇巧。
      经千百年的检验,常用的茶其虽各具特色,但最好的是江苏宜兴紫砂茶壶和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壶碗。明代,发酵、半发酵茶出现,这种茶要求浓泡、味重,而瓷器反泡茶味易馊。紫砂壶以宜兴、阳羡,潮州等地特种粗砂制作,无土气,不奇香,又无热汤气,泡茶不失厚味,色、香、味不易失,甚至清茶越宿,暑月不馊。
      一壶在手,既觉温暖,又不烫手。加之明清文人的情种追求融入紫砂壶,使之日渐走俏。远在明代一把好紫砂壶,甚至不抵中人一家之产,常与黄金争价。 要有科学的冲泡方法。饮茶既是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冲泡方法也会因人而异,而且,红茶、绿茶、花茶的冲泡方法也不尽相同。
      大体说,以发茶味,冒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亦随人所好。一般说最好用茶壶冲泡,然后再茶汤倒入茶杯中,这样,既能深存茶香,又能节省茶叶。饮用一般为红、绿茶,每杯用茶3克左右,200毫升沸水冲泡之五分钟,即可饮用。但一些名茶则有特异的泡法,如福远乌龙茶,头一泡要随泡随饮,第二泡时间稍长,一分钟左右,以后三泡时间逐次追加,但不能过长。
       。

    2008-10-07 10:48:14

  • 2008-10-07 10:48:08
  • 你要听这个那就别活了。
    今天报纸上告诉你,羊肉和萝卜不能一块吃,纳闷:谁家吃羊肉不是炖萝卜?
    明天杂志上就告诉你,羊肉和萝卜一块炖最好……从此我再也不信这个什么什么小知识了……

    人***

    2008-10-07 10:48:08

  • 2008-10-07 10:46:40
  •   茶的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与牙齿的钙结合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医学专家称:应视体质对“症”喝茶 夏天,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 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属于凉性的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且是燥热体质者宜喝凉性茶;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温性茶。要特别注意的是,苦丁茶凉性偏重,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汗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 相关链接 绿茶:过敏体质喝绿茶易呕吐。
      绿茶营养成分较之其他类高,但叶绿素含量也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 铁观音:空腹不能喝。铁观音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但空腹喝铁观音,易醉茶。 乌龙茶:因茶叶较粗老,须用100℃开水冲泡,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大红袍茶:温而不寒不伤胃,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后,还有原茶的桂花香味。
       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饮茶应随季节变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有利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 夏季,气候炎热,适宜饮用绿茶。
      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解热,又能促进口内生津,有利消化。 秋季,选用青茶最理想。青茶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体内余热,又能恢复津液。也可用绿、红茶混合一起饮用,取其两种功效。 冬季,则应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利蓄养人体阳气。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还有助消化、去油腻的作用。 饮茶的忌与宜 饮茶要适量,且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喝茶过浓过多,会降低食欲,引起便秘。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
      有失眠症的人,下午特别是晚上不要喝茶,以免更加不能入睡。身体虚弱之人不宜多喝和经常喝茶。另外,吃药后一小时内不要饮茶,因为茶叶的化学成分能中和某些药力,特别是吃治贫血病的药一定不要喝茶。 哪些人不宜饮茶? 儿童不宜饮茶。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人体中的钙、铁、锌等结合成不溶性物质,不利儿童对这些物质的吸收,并妨碍胃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
       孕妇、产妇不要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影响孕妇食物中铁的吸收,容易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茶叶中某些物质会导致母亲乳汁减少。 便秘者不宜饮茶。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因此,腹泻者饮浓茶有一定的止泻效果,而便秘者正相反。 患胃溃疡病的人不宜饮茶。
      因为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胃壁细胞就会分泌过多的胃酸,而影响溃疡的愈合,从而加重病情。 此外,还有以下网址有你需要的相关资料,可以查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

    1***

    2008-10-07 10:46: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