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公务员考试,急!

首页

公务员考试,急!

公务员怎么复习,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希望哪位好心人士帮忙解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1-10 10:59:13
      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的逐渐增多,公务员考试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甚至这个考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习或者工作期间的任何一个考试。姑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否值得肯定,但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公务员考试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应试策略,以在考试中争取取得好的分数。
       一、公务员考试的特点 (一)知识面广泛。公务员考试和其他考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不像其他各类的考试,仅仅是考察应试人员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例如考研、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都是有章可循的,复习的范围也有规律,惟有公务员考试难以确定它到底会考什么,因为任何专业、任何领域的知识,都有可能设计成试题。
       (二)对文字功底的要求较高。公务员考试一般考察两门课程,一门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门是申论。申论就是古代的策论,事实上就是要你从一组比较杂乱无章的材料中,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并进行充分的论证。根据近年来考试成绩的情况来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大家都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难以区分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
      但是申论则不同,申论分数的差距可能是很大的,有的考生可能能考到90多分,有的却只有10多分,因此,公务员考试的区分度主要是靠申论来体现的。 (三)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许多考试仅仅是笔试,并没有面试,而公务员考试是有面试的,而且面试有两个特点:1、比例大。
      按照目前的情况,公务员面试一般按照1:3甚至1: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这和考研的1:1。2或者1:1。3相比,肯定不可同日而语;2、面试所占权重大。无论国家公务员还是地方公务员,在大家都进入了面试阶段以后,笔试的成绩基本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主要看面试成绩。
      而现在流行的面试主要是结构化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2003年非典以后,还突出了对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考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笔试强调反应能力和答题速度。对解答速度,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的要求高低有所不同,中央公务员的要求要高于地方公务员。
      一般来说,中央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总共135道题目,要求在120分钟内做完,也就是说每道题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这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地方公务员一般只有100道题,即使超过100道,其难度和中央公务员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每年考试结束后,很少有考生能将试题全部答完。
       (五)申论考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虽然公务员考试可能涉及到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知识,其取材十分广泛,但是对于申论来说,还是有一定规律可以寻找的。申论考试一般有以下两个规律:1、命题的内容可能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例如2003年关于安全生产的问题、2005年关于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处理问题、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关于盲目招商的问题;2、写作方式上有一定的规律,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无非不过考察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题目设计也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的,尽管最近题目的具体形式有所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所考察的知识都是一样的,既然考察的能力都一样,那就可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设计出一种稳妥的答题模式,当然,回答的内容,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是要考自己平时的积累的。
       (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虽然考察范围广泛,可能涉及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物理、数学、法律、政治等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有其特点的。例如:对于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图形推理以及资料分析,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复习提升自己解答的准确度,同时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又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但是对于诸如常识部分,那就是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很难说有什么解答方法和解答技巧。
       二、复习备考的误区 公务员考试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和很多考试不同,决定了复习方法也应有所区别,这就会让很多参加这个考试但又不是很了解这个考试的考生进入一些误区。澄清这些误区,有助于考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误区之一:公务员考试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临时复习根本没有用。
       这个观念是一个很温柔的陷阱。的确,公务员考试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但是临时的复习也是很有效果的,除非你非常厉害,否则一点都不复习就想拿到高分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复习至少有这么三个好处:1、有助于你熟悉题型,把握试题的规律,提高解答的速度和质量,尤其是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图形推理、资料分析部分;2、强化你的自信心,正是由于很多人都坚信这样的误区不认真复习,所以如果你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你在心理上就要更加自信一些;3、有些题目或者解答的方法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训练掌握,例如数字推理的规律、图形推理的规律以及申论写作的方法等。
       (二)误区之二:题海战术。 正是因为公务员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实在是太广泛,所以你就算是做再多的题也不可能穷尽它的出题范围,所以题海战术在公务员考试中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提高练习的质量,将做过的题的规律掌握清楚,在下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能够快速地反应过来。
      当然,一定数量的练习还是要保证的,至于做多少要因人而异。 (三)误区之三:光看不练。 很多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主要是把时间花在看题上,特别是申论部分。申论部分由于主要是文字写作,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主要就看别人的观点或者写作的技巧、套路和方法,这种做法无疑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务必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一下自己看书复习的效果,要亲自动笔写几篇文章,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真实水平,很多考生平时觉得自己的复习效果不错,到了考场才发现自己实在是憋不出几个字,这时就晚了。除了申论以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有类似之处。
       (四)误区之四:盲目自信。 很多考生不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特点,以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很简单,不过初中甚至小学的水平,简直是“小儿科”,或者以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好,申论完全没有问题。这是不了解公务员考试,是盲目自信。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虽然单个题目很简单,但是要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做完135道题却是很有难度的,所以考生在平时要重视,要加强演练;对于申论来说,申论是比较实用的文章,也是政府工作中经常写的文章,它和传统作文不同,辞藻华丽、观点标新立异未必能取得高分,所以很多作文写得很好,文才很好的人也纷纷落马就说明了这点,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公务员考试,盲目自信。
       三、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公务员考试确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临时的复习虽然有用,但是要取得根本的提升是很困难的。只有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到了考场才能应变自如。例如常识部分所涉及的法律、天文、地理、物理、政治方面的知识只有依靠平时的积累;对于申论部分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靠日积月累才能形成。
       (二)考试之前保持一定时间精心准备。公务员考试中的有些知识和方法是可以通过临时复习的方式提高的,所以,在考试之前,保证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许多临时认真准备了的考生在考试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分数,而有些被认为智商很高但不认真准备的考生的成绩反而不尽人意。
       (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正确的复习方法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克服以上几个误区。例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动笔,亲自演练习题;要严格按照公务员考试的时间要求训练自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解答速度;要抽出时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因为这很容易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命题青睐的对象;要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申论写作过程中,要利用这些观点、方针、政策来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所谈到的盲目招商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联系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政府官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内容。 (四)重视解答策略。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要想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135道题目是很困难的,考生千万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对于思考一定的时间还做不出来的题勇敢地放弃,先做别的题目,如果完成了别的题后还有时间,则返回来做没有做出来的题;如果时间不够,那就大胆地猜想一个答案吧。
      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在一道题目上花太多的时间。没有人能考满分,如果有,那是偶然现象,我们的目标也不是满分。 (五)在报考工作中,要选择好自己的岗位。有以下三个因素值得参考:1、自己的专业。例如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许多岗位,如果本科阶段是学习理科,研究生阶段是学习法学专业的考生来说就具有优势;2、参考报名人数和招考人数的比例,通过这个数据可以预测考上的难度大小;3、最好选择有认识的人的部门、岗位,这就好比考研最好要认识导师或者有熟悉的师兄、师姐一样,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

    l***

    2007-11-10 10:59:1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