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税务局查帐问题

首页

税务局查帐问题

如果税务局来查帐会不会封锁现场,他们来搜凭证之类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1-09 10:11:02
    如果不是什么大案要案,税务局一般不会封索现场,搜查凭证的.除非你们极不配合调查...
    一般情况下税务局在检查前会电话或书面通知纳税人时间及准备的资料.被检查人应按要求准备好所属资料,并通知法人到现场接受调查.
    

    躲***

    2007-11-09 10:11:02

其他答案

    2007-11-09 10:15:17
  • 正常查账的话是不会的,到时候你们就把该拿都拿出来就行了,除非你们出示的东西不完整,他们会让你们自动拿出,不会搜查的.
    查账时,公司的财务人员一般都要在场

    c***

    2007-11-09 10:15:17

  • 2007-11-09 07:50:19
  •   税务局查帐是行使对纳税人的检查权利,纳税人有接受检查的权利和义务。你看看在税务检查中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吧。
    纳税人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规定,在税务检查方面,纳税人具有下列权利: 
      1、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检查人员出示税务检查证的权利
      根据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出示税务检查证件。
      因此,税务检查人员实施检查时,要主动向纳税人出示证件;纳税人在接受检查时,也有权请税务检查人员出示税务检查证,对没有出示税务检查证的税务检查人员,纳税人可以拒绝接受税务检查。   2、纳税人有拒绝税务检查人员违法检查的权利   《税收征管法》第54条明确了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权,包括:查帐、场地检查、责成提供资料、询问、查询存款帐户以及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资料等。
      如果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时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或违反法定程序,纳税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3、纳税人有向税务机关索取《调取帐簿资料清单》的权利   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检查时,可以在纳税人的业务场所内进行。必要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也可以将纳税人以前年度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向纳税人开付清单。
      即纳税人有向税务机关索取《调取帐簿资料清单》的权利。   4、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归还所调取帐簿的权利   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检查时调取纳税人以前年度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按照《实施细则》的规定,须在3个月内完整归还。
      如税务机关调取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逾期未归还的,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归还所调取帐簿的权利。   5、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为其存款帐户保密的权利   查询存款帐户是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赋予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在银行或其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进行检查的权利,同时对此作了下列严格的限定: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必须持有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税务机关指定专人负责查询帐户,其他税务人员不得介入;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有为纳税人保密的责任。
      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纳税人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其存款帐户时,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其保密。   6、纳税人有拒绝税务检查人员无理要求的权利   作为税务检查人员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故意刁难纳税人。
      对于违纪行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纳税人对于税务检查人员提出的违法违纪要求,有权拒绝,并可向有关部门投诉。   7、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从轻、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的权利   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对纳税人不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设制和保管会计帐簿、进行纳税申报、缴纳应纳税款、使用发票等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利。
      同时,也限定和规范行政处罚的权利和范围,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于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发生违法行为的、配合税务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可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纳税人如存在上述情形的,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从轻、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
         8、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权利   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税务机关在作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前,必须对纳税人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充分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对纳税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进行复核。
      经复核成立的,税务机关应当采纳。为了避免行政处罚不当或执法偏差,并对纳税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纳税人有权陈诉和申辩,要求税务机关听取意见。   9、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不因申辩而加重处罚的权利   申辩权是公民在受到外来强制力的压迫下,申诉或对事实本身进行辩解的权利。
      国家机关行使处罚权,决不允许因公民申辩而加重处罚。因此,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处理涉税案件过程中,有权申辩,同时也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不因申辩而加重处罚。   10、纳税人有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保全措施的权利   《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有以下两种:一是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二是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但是,以上措施的行使必须符合《税收征管法》第38条及第55条的规定。如果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使纳税人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纳税人可以要求税务机关赔偿。   11、纳税人有拒绝税务机关对其个人及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进行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措施的权利   国家通过税收法律形式把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作了统一规定。
      如果税务机关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超范围对纳税人个人及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纳税人有权拒绝。   12、纳税人在限期内缴清税款的,有要求税务机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权利   如果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内缴清了应纳税款,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税务机关也必须在收到税款或银行转回的税票后1日内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未在规定时间内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纳税人可以要求税务机关承担相应责任。
         13、纳税人有向税务机关索取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财产收据、清单的权利   清单是指当事人一方开给另一方本批货物、商品、财产的价值目录。收据与清单的最大区别是收据代表货物、商品在空间或所有权的转移,而清单仅仅是证明在场商品、货物、财产的详细目录,以便双方确认。
      《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为此,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扣押、查封其商品、货物时,有权向税务机关索取收据或清单。   14、税务机关在执行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时,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通知其本人到场的权利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税务机关执行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并通知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本人或其成年家属到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经通知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1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税务机关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时,有索取收据(凭证)的权利   税务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收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收据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拒绝处罚,并有权予以举报。
         16、纳税人有举报税务违法行为的权利   纳税人既有权举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税务违法行为,也有权举报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税务违法行为。纳税人举报税务违法行为,可采用信函、电话、口头等形式,纳税人有权督促税务机关及时查清事实,也有权要求知晓处理结果。
         17、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为其举报行为保密和实施奖励的权利   如果由于税务机关泄密而使纳税人遭受损失的,纳税人可依照法律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举报有奖,只要纳税人举报确凿并积极配合税务稽查,纳税人有权要求受理举报的税务机关实施奖励。
      对同一税务违法行为被多个举报人举报的,主要奖励最先举报人,但其他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对查清该案确有直接作用的,可以酌情给予奖励。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税务违法行为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奖金由第一署名或者第一署名者委托的其他署名者领取。   18、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要求有关税务人员回避的权利   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人员回避,税务人员也应当自行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近姻亲关系;(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纳税人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规定,在税务检查方面,纳税人具有下列义务:   1、纳税人有向税务机关提供帐簿、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的义务 在税务检查过程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除依法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外,还应主动配合,积极提供有关的帐簿、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
         2、纳税人有接受税务机关检查其存款帐户的义务   《税收征管法》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税务机关可以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3、纳税人有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询问的义务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检查时,有权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税款、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如实反映,不得拒绝、隐瞒,否则,税务机关可以依据《税收征管法》第70条及《实施细则》第96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接受税务文书的义务   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将税务文书直接送交受送达人,由受送达人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收。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本人直接签收,本人不在的,由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但在特殊情况下,直接送达文书有困难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函件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以公告方式送达的,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   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按期履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义务 纳税人未在《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收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的义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税务机关可依据《税收征管法》第70条、73条及《实施细则》第96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7、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接受税务机关税务行政处理的义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税收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8、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需延期或分期缴纳税务行政罚款的,有报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义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分期缴纳税收罚款的,应书面申请并报经作出行政处罚的税务机关批准后,方可暂缓或分期缴纳。
         9、纳税人要求听证的,有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的义务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当事人可要求听证,但必须在税务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10、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在规定限期内改正违法行为的义务   对税务机关依法责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限期改正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在规定的限期内改正。
      否则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税务检查程序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进行审查、核实、监督活动的总称。它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和税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
      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检查程序分为: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工作环节。   1、选案:是根据制定的专项检查计划、上级交办、有关部门转办和国家税务总局情报交换确定专项检查案源;根据随机抽样、涉税情报交换、纳税状况评估确定日常检查案源;根据信件举报、公民来访、电话举报确定专案检查案源。
            2、实施: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实施税务检查。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调查,核实取证,制作《检查底稿》和《涉税事实认定意见书》,由纳税人在《涉税事实认定意见书》上签章,最后制作《税务检查报告》,送检查部门进入审理程序。
         3、审理:审理内容包括:事实、证据是否清楚、确凿;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被查人意见;处理意见是否得当。审理后,由检查部门制作《审理报告》,送主管领导审批。审批后,对通过检查未发现涉税问题的,制作《税务检查结论》;发现涉税问题的,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进入执行程序。
         凡达到听证标准的案件(对公民罚款20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由检查部门填写《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纳税人可以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查部门填写《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移交司法机关办理。
         4、执行:税务所将《税务处理决定书》送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开具《税收缴款书》。                     。

    z***

    2007-11-09 07:50: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