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学本科是文化产业管理,出国考研的话,相关专业有哪些?哪个国家比较好呢~

首页

大学本科是文化产业管理,出国考研的话,相关专业有哪些?哪个国家比较好呢~

大学本科是文化产业管理,出国考研的话,相关专业有哪些?哪个国家比较好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19 19:31:23
    心理学考出来的确很多就业方面都不是很如人意诶。很多人出来最后要么就是转行,要么就去学校当辅导员。。因为我们国家对这个真的不是很重视,不像国外。所以其实如果真想读这个的话出国读是最好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考研本来就是因为对某学科有很浓厚兴趣所以去考,这就看你自己权衡啦,说不定你读出来也发展成一名家呢,我也认识有学心理的就干老本行干得很好的,不过当初我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咨询我一个很有见地的老师,她说要想在这上面混得好、有发展,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为初出茅庐也不太有人会相信你的心理论断呐~~~ 决定了的话也就不要管那么多啦,再怎么考研出来对你的发展也是很好的。不过心理学的确也属于不是很容易考的科目就是了。

    小***

    2019-06-19 19:31:23

其他答案

    2019-06-19 19:31:23
  •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一书能给你很好的回答!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了解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读本!     十年风雨兼程,中国文化产业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一书【1】的作者【2】盘点了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政府、企业、学界三个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全方位诠释和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使读者不仅能够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历程,更能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有深刻认识。
           鉴于文化产业的独特性,使得多数人对它都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本书在前言中首先对文化产业的某些学理基础做了一些深入的考察,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和提法做出了解释,使读者能很好地把握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本质特性。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十个章节,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例如,在“十年征程”一章,作者主要从四个阶段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政策导向”和“体制改革”两章,作者主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层面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政策及体制改革相关情况;     人力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学科建设”一章着重介绍了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为首的教育学术机构十年来的努力及其成果;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是改革实践领域最重要的阵地和平台,作者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总结了四种发展模式,鉴于篇幅,在“区域发展”一章中,只针对每一发展模式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或省,着重加以说明;     “产业集群”一章中的产业园区和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者根据园区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若干分类,其发展程度也代表了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在“企业风云”一章中,作者着重分析了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并开创性的、第一次对中国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和梳理,总结出了25个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以飨读者;     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对中国文化对外竞争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外竞争”一章,分析了十年来中国文化出口及文化软实力的成长过程及值得借鉴的方法;     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度,以陈少峰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的思想结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但这些思想多散见于著述、报告、文章、调研、会议中,作者把它们总结出来,呈现给读者,是“思想指引”一章的初衷。
           本书印刷出版之时,正逢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较之目前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产业格局、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把握未来趋势与商机便显得尤为重要,“走向未来”一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最后,作者总结了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事记,不仅方便读者检索、查阅,更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记录着历史。     纵观本书,其资料丰富,内容详实,实为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第一书。本书不是文化产业的历史教科书,而更是一种总结和特点分析的专论,或者说,它是作者眼中呈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热点、经验和智慧的梳理。
      因此,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正在实践着的文化产业人士,阅读本书,都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全方位认识,有助于本职工作,希望此书能作为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实际工作者参考或可资借鉴的读本。     【1】金城出版社,2010年1月     【2】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
      1964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1980年起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大学学习。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伦理学、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著述包括《中国伦理学史》、《伦理学的意蕴》、《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学而优则商》、《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文化产业读本》、《正义的公平》等专著。
           朱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助理。

    琳***

    2019-06-19 19:31: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