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和氏璧终归何处?

首页

和氏璧终归何处?

和氏璧终归何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22 17:32:47
  •   和氏璧究竟为何物?它为何能够牵动历代帝王之心?它为什么在代代流传之中 成为传国玉玺?和氏璧从哪里来,现在又去了哪里?且听以下分解:《韩非子•和氏》中有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 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 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 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说的是一个叫做卞和的楚国人,他某日在荆山中找到一块未经加工的玉石,欣 喜若狂。于是他捧着宝贝向厉王献上,并说这是一块宝玉。楚厉王叫鉴定玉石的人 观察以后,鉴宝人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于是大发雷霆,让人将卞和的左脚砍 去,以罚其欺君之罪。
      后来武王继位之后,卞和又跛着脚去把玉石献给楚武王。武 王的玉工看后也说这是石头,于是卞和的右脚也被砍掉。等到文王继位之后,卞和 仍旧不甘心一块传世之玉就此被埋没。他抱着玉石在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甚至 眼泪都流成了血。楚文王听到后便派人去问缘由,以为卞和是因为失去双脚而哭 泣。
      后来卞和说他是因为无人识玉而痛苦万分。楚文王听此后万分感动,于是命令 鉴定玉石的专家仔细检测,终于得出结论:这是一块宝玉。因卞和所发掘,于是便 命名此玉为和氏璧。以上就是和氏璧的来由,那么和氏璧又是怎样失踪的呢?楚威王将和氏璧作为奖赏赐予昭阳丞相。
      然而不幸的是,丞相府居然在后来失窃,致使和氏璧不知去向。大概是偷儿将其辗转到了赵国,后来和氏璧归了赵慧文 王。秦王听说赵王拥有一宝后也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拿十五座城池与赵王交换。 虽然也有蔺相如完璧归赵之说,但是秦王借着自己国家强大的势力,最终还是将宝 物据为己有。
      相传,在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秦王将和氏璧做成了玉玺,并且 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之后史料中就再也没有和氏璧的记载,它的 流传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关于和氏璧如今的去向,有人说它早已作为秦始皇的随葬被掩埋了,也有人说 和氏璧是被项羽拿走,后来下落不明。
      近年来听说和氏璧流传到了日本,但是仍旧不能考证。无论如何,和氏璧因卞 和而得其名,经历代皇帝之手后闻名于世。虽然它至今还是下落不明,但是它从古 至今的流传以及关于它广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就已经足够令人去遐想、去体味了。

    王***

    2016-07-22 17:32: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