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推荐7篇)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推荐7篇)

七*** 23-02-22 课本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1)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2)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3)

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4)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记作+,那么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元)+1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kg;小阳体重减少了2kg,则小阳增加了.

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米,记作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米.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具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用正数、负数和零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零度.

思考“0”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意义?

归纳“0”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它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如: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3]:(课本P3例题)

【例1】(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例2】(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德国增长%,

法国减少%,英国减少%,

意大利增长%,中国增长%.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后语: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类似的还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涨等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会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确地用正负数表示它们.

巩固练习

通过例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千米2)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

韩国减少130,新西兰增长434,

泰国减少3247,孟加拉减少

(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国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积减少量,所得结果与增长量有什么关系?

(3)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

(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与思考

(课本P6)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直径为和直径为的零件是否合格?

你知道还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甲冷库的温度是-12℃,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5℃,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的增减值如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

增减-5+7-3+4

根据上面的记录,问: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

类比例题,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体会正负数的应用.

(四)课时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有理数】

第1课时有理数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图里.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3,,-7,-9,-10,0,,,-3,,…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正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试一试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

有理数

做一做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

有理数

数的集合

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

试一试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0,20XX,-,,10%,,,-89

【例2】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有理数有理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的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的正确说法.

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7,,,-3,3,0,50%,

(1)整数集合{};

(2)分数集合{};

(3)负分数集合{};

(4)非负数集合{};

(5)有理数集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整数就是自然数

不是自然数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是整数,而不是正数

提升能力

字母a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说明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第2课时数轴

教学目标:

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本P7的“问题”(学生画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0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0都表示出来,也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数轴.

【点拨】(1)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

第四步:拿出教学温度计,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构是否有共同之处.

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

(2)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做一做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

试一试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3,-2,0吗?

讨论若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与原点又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小结整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点表示吗?分数呢?

可见,所有的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都在原点的左边,都在原点的右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例2】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4,,-3,-,

【例3】下列语句:

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线;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

个个个个

【例4】在数轴上表示-2和1,并根据数轴指出所有大于-2而小于1的整数.

【例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XX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有()

个或1999个个或20XX个

个或20XX个个或20XX个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数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的内在联系,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想.大家要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画出数轴.提醒大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相关点来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规定了、、的直线叫做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从用上的点来表示.

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所表示的数是.

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或不能确定

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正数负数

不是负数不是正数

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但它们分别表示.

提升能力

与原点距离为个单位长度的点有2个,它们分别是和.

画出一条数轴,并把下列数表示在数轴上:

+2,-3,,0,,4,

开放探究

在数轴上与-1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为;长为3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个整数点.

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第3课时相反数

教学目标:

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位置关系.

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号简化的规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面对大家,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交流如果向前走为正,那向前走5步与向后走5步分别记作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下列数:6和-6,2和-2,7和-7,和-,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

想一想(1)上述各对数有什么特点?

(2)表示这四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n组数吗?

观察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即:我们把a的相反数记为-a,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就是零.

总结在正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把负数前的“-”号去掉,就得到这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如-(+5)=-5,表示+5的相反数为-5;-(-5)=5,表示-5的相反数是5;-0=0,表示0的相反数是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填空

(1)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3),a的相反数是;a-b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例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②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点一定在原点的两边;③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④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两个点.

个个个个

【例3】化简下列各符号:

(1)-[-(-2)];(2)+{-[-(+5)]};

(3)-{-{-…-(-6)}…}(共n个负号).

【归纳】化简的规律是:有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有奇数个负号,结果为负.

【例4】数轴上A点表示+4,B、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且C到A的距离为2,则点B和点C各对应什么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归纳】(1)相反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3)符号的化简.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判断题

(1)-3是相反数.()

(2)-7和7是相反数.()

(3)-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

(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0,,,3

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正数正数或0

负数负数或0

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小,这个数是()

正数负数

非负数非正数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是.

提升能力

若a与a-2互为相反数,则a的相反数是.

已知有理数m、-3、n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将m、-3、n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这6个数用“<”连接起来.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5)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6)

第三单元 分数的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a≠0,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a±b)÷c=a÷c±b÷c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7)

第四单元 比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12÷

12∶20读作:12比20。

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被除数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前项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相关推荐

期中考试作文

考试作文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老师决定给我们来一次测试—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主要是看看我们这两个月学的怎么样。同学们都很紧张,可我更紧张,因为我的腿在暑假里滑旱冰摔骨折了,有一个多月没到学校上课。但是我在家的一个月
展开详情

大堰河教案设计(精选9篇)

教案
大堰河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
展开详情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题及答案

试题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纪念碑,并建有一座蝴蝶纪念馆。这是()当地人将一种夜蝴蝶视为“澳大利亚的救星”,特意为它修建的。1860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从美国、墨西哥引进了
展开详情

2022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⑴最基本的元素是C,基本元素有C、H、O、N,主要元素有C、H、O、N、P、S。⑵P是核酸、磷脂、NADP+、ATP、生物膜等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代谢过程。血液中的Ca2+含量太低
展开详情

高中学习方法主题班会

学习方法
班会时间:20xx年4月28日班会主办:班会主题:“学习目的”大讨论班会目的:1、进一步加强我班的学风建设,促进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
展开详情

顶岗实习老师评语

实习专题
______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
展开详情

考试卷家长评语(热门6篇)

评语
考试卷家长评语(1)课堂作业正确率较高,这与老师的监督有关,而家庭作业没有这么高的正确率,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自责,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强,造成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比较敷衍了事,不是很认真,学习效率不高。孩子自己
展开详情

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英语
如果我们分析海水的盐度,会发现地区间只有轻微的变化,然而有些小的变化是重要的。导致海洋的盐度变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其中之一是通过蒸发的方式即把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来减少海洋中的水分。这样由于盐留了下来,
展开详情

枯叶蝴蝶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将下面的词语恰当的用到画线处,写出序号。()停止收敛隐藏逸出分别为横线a、b两处选择恰当的句子。a处应选的一项是:()甚至是枯黄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甚至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甚至不是枯黄的,而
展开详情

如何制作一份小升初简历

小考辅导
(1)不要颜色杂乱部分家长喜欢尊重孩子的选择去选择一些五颜六色、样式繁杂的简历模板。但是孩子喜欢的,不一定是适合的。过多的颜色,繁杂的样式很容易让人头晕眼花,扰乱老师的阅读心情,从而影响老师对整份简历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小学四年级作文:家乡的过桥米线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汇总4篇) 写人关于哥哥的小学作文优秀范文 考试以后作文 综合素质知识点(甄选6篇)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知识点 孤儿院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节的活动策划 地壳 真菌教学设计(汇总8篇) 关于考试的作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 高考数学诱导公式 初一学生参加军训作文范文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考试后作文 藏羚羊的跪拜读书笔记 猜灯谜简单的(集合18篇) 高考数学选择题填空题答题技巧 2022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优质6篇) 2022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 音乐春晓教学反思(甄选3篇) 高考语文有五种题型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亲情阅读答案(汇编8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一800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 绘画故事(汇总10篇)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之记忆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小鹿斑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以考试为题作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高中三年级英语的单词记忆的方法 物理高考知识点整理 以童年为题的高一作文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大全 九寨沟教案设计(热门3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保护小羊教学反思(甄选4篇)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教学目标模板(合集15篇) 珠江游记作文 王尔德童话读后感范文300字 员工事迹材料 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精选17篇)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谈谈卫生与健康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大学生的英语演讲稿范文 高中物理高效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企业与劳动者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商山早行赏析(精品5篇) 有关青春岁月为题的初中作文 2022“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主题征文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洛阳桥 社会实践打扫校园心得体会 2022高中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自然风光的诗句(合集3篇) 高一全面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德育执勤实践的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高二作文距离范文800字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集锦17篇) 小学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数学必考题型解题技巧方法(汇集5篇)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 防溺水安全知识观后感 先进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在家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心得 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初中生军训的口号 计算机病毒 全国卷语文真题(甄选13篇) 暑假兼职实践心得体会 感恩的心高三演讲稿 安全培训试题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反思(优质13篇) 自信的高一作文700字范文 扫地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800字 寒假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推荐16篇) 晁错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集锦5篇) 慈善700字精彩话题作文 色彩500字小学作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范文500字 高考冲刺成语故事素材 中医实践心得体会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通用17篇) 草房子摘抄(通用20篇)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有关爱情的故事(实用7篇) 文昌鱼 广州黄大仙祠 大狼喝粥教案(实用8篇) 詹天佑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暑假实践报告 教育回报大学英语作文 亲子阅读经验心得体会 安全在我心中教案(精选8篇) 小学二年级描写人物范文 儿歌阅读题答案参考 实用的小学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高考数学:一轮二轮复习如何做,这24个易错点一定要牢记! 2022年基督山伯爵读后感范文800字 怎么做好一份小升初简历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走过教师节 煤矿安全知识讲座稿 初三学期语文知识点 高一政治复习七大方面 高三年级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幼儿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激光教学设计(推荐6篇) 高考克服偏科的三大方法 高考状元英语学习方法 2022年人事助理实习周记 我与地坛说课稿(热门5篇) 美术课说课稿(汇集15篇)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 教师节晚会 英语学习暑假计划 作文春节感悟高一 妇产科护士毕业实习自我鉴定 安徽高考状元 几米经典语录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范文300字 表示思念的句子(甄选4篇) 读《草虫的村落》有感 曹操的名言(合集9篇)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经典励志小故事大全(汇集7篇) 250字军训个人感想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00字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黑板报资料 读家庭教育读书心得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高考冲刺英语作文写作方法 长城为话题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小鹿斑比读后感范文300字 15天高中军训总结600字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2022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小学四年级英语复习计划j 《名人传》读书笔记 高三英语作文万能句子大全 高三数学教案(复数和数列) 教师节送什么礼物好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凸透镜成像教案(精品10篇) 高中新学期军训600字感言 不等式教案(优选20篇) 数学二年级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2022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大学生实习小结范例 2022年青鸟读后感范文 含有水的成语大全(优选3篇)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无字的成语(推荐6篇) 大学生优秀英语作文 狼王梦读书心得感悟 华罗庚的数学名言(集合3篇) 科学小实验教案(汇总15篇) 写人作文怎么写(热门17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读后感500字范文 两道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习题与做题方法 2022高二感恩父母演讲稿 高二下学期学习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 安全知识班会策划书 顶碗少年阅读答案 挑山工优秀教学设计(集锦4篇) 2022年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 六年级珍惜时间作文大全 古诗立春(推荐10篇)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反思(精品6篇) 有关写《昆虫记》的读书笔记 电子专业军训口号 以考试的作文 埃德加·巴雷托 小学五年级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 乌鸦喝水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年级学英语作文优秀范文 加拿大留学费用 七年级英语下册语法知识点 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圆周长教学设计(汇编6篇) 除法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