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闻王昌龄教案(推荐16篇)

闻王昌龄教案(推荐16篇)

后*** 23-03-30 教案

闻王昌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背诵李白的诗,了解作者及其诗的风格。

2、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了解李白的友情诗及借月抒情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本节课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专门为学生安排了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加强积累。

三、重点难点

理解李白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背诵李白诗,准备课堂展示。

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诗歌。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尚书》中说“诗言志”,我们也经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的诗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怀、个性、才华等,李白的诗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要了解李白,就要从他的诗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又不能不从了解李白的人开始。

活动3【讲授】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是中国文学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初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后蒙冤入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拟人和生动的比喻,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活动4【活动】导学自学

1、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反复读,理解内容:

诗人在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

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温馨提示:可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

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希望明月捎去自己的愁思,表达了对朋友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活动5【活动】拓展阅读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⑴

客自长安来⑵,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⑶。

此情不可道⑷,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⑸。

作品注释

(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韦八: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

⑵客:指韦八。⑶咸阳:指长安。

⑷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⑸望望:瞻望,盼望。

活动6【活动】赏读李白

其诗今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送别诗、友情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客中作》《山中与幽人对酌》《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2、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蜀道难》,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

3、描写渴望建功立业,仕途艰难,内心苦闷的:《秋浦歌》《南陵别儿童入京》《把酒问月》《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古朗月行》《行路难》《月下独酌》等。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朝廷重用,为国效劳,却怀才不遇,诗人内心悲愤,常借酒、借月抒怀,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

4、边塞诗、宫怨诗:《关山月》《塞下曲》《劳劳亭歌》《玉阶怨》《怨情》《长门怨》《子夜吴歌--秋歌》,表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

活动7【活动】秀我风采

师生共读《将进酒》

活动8【活动】赏读李白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古诗词的美,我们和王维一起“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杜甫一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动9【作业】课下作业

自由阅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友情诗,背下来,下节课背给小组的同学听。2、自己尝试着写一首小诗,发到梦想花开群里。


闻王昌龄教案(2)

一、导入

古人常常将月融入笔端。或望月怀远,或借月抒怀,或遥寄相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一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早年读书学剑,游览名胜,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25岁时,出蜀漫游。42岁时,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放诞不羁,不到二年离开了长安,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参与永王幕府,但被唐肃宗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他走到四川奉节时,得到赦免。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终年62岁。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

三、朗读诗歌

听范读,仿读。

指读,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解释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结合注释,试译诗句。

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参考: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五、诗歌赏析

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明确:写景抒情的诗。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花,子规

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体现出飘零孤寂之感。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

(3)烘托心情: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从这句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友人离别的痛苦。

“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对友人的深切同情。

“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明确:“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明确:月的意象。

(1)月形--团圆。

(2)夜静月明,容易引起遐想;

(3)明月升起,千里可共。

(4)明月皎洁,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明月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明月与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体现作者对友人同情和关怀,还表现出两人的友谊如明月般纯洁光明,也寓两人的友谊就如明月长在一般会长存。

表现出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六、主旨归纳

明确: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漂泊不定

子规--不如归去

明月、轻风--寄送愁心:抒情--关怀、思念


闻王昌龄教案(3)

一、目标设计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五)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六)合作学习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要点: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心

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七)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八)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九)总结储存,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②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意境。


闻王昌龄教案(4)

一、成功之处

1、使用讲学稿,学有所依,目标明确。讲学稿是有效引导学生完成课业任务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它涵盖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各项内容,学、讲、练结合,手、脑、眼并用,使生摆脱了原有的只听不看、只听不练的单调的学习模式,克服了固有的学习惰性。讲学稿以书面的形式把所学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为教师直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本节课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1)本首诗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首唐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诗词诵读四步法:知作者——诵诗文,——品诗句——悟诗情。这不仅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方法,也对今后的诗词学习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2)就中考而言,诗词诵读必不可少,其考察范围不拘一格,单靠抓重难点,已远不能满足中考要求。本首诗也不例外,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故讲学稿内容涉及了作者、易混字词、朗读节奏、文学常识等最基本的知识,旨在提示、强化学生记忆,夯实基础。对重难点问题的生成,也不是一蹴而就,力求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梯度化,使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做到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3)板书设计,一目了然,构建了知识框架。合理有效的板书为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便于学生对知识整合与识记,形成了知识框架,达到了概括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学习步调不一致,教师缺乏灵活多变的调控措施。在自主学习环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快速完成任务,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相对滞后,速度较慢。为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不得不耐心等待,致使优等生相对时间闲置,出现了时间浪费的现象。我想今后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优等生:

(1)反复识记,加深印象。

(2)优帮差,提升自我能力。

(3)回归文本,为质疑问难做充分准备。总之,力争使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让他们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能力。

2、小组合作欠积极,教师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中,组员显示出较大的盲目化、形式化,“做个样子给老师看”的心里很严重。如:当老师提到对“杨花”这一意象的理解时,很多学生不从问题本身入手,大胆质疑讨论,而是急于翻阅参考资料,盲目求助于组员,更有甚者,泰然处之、坐享其成。对这一现状,教师显得无所适从。我想,今后应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1)采取小组积分,引入竞争机制。

(2)充分发挥组长的协调作用,把任务下达到每个组员,发挥整体优势。

(3)对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少批评。

(4)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较难的问题,适时地给予点拨指导。避免过度等待、不等待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提高课堂效率。


闻王昌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背诵李白的诗,了解作者 及其诗的风格。

2、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了解 李白的友情诗及借月抒情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本节课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专门为学生安排了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加强积累。

三、重点难点

理解李白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背诵李白诗,准备课堂展示。

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诗歌。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尚书》中说“诗言志”,我们也经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的诗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怀、个性、才华等,李白的诗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要了解李白,就要从他的诗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又不能不从了解李白的人开始。

活动3【讲授】李白简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李杜”,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 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初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后蒙冤入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拟人和生动的比喻,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活动4【活动】导学自学

1、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反复读,理解内容:

诗人在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

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温馨提示:可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

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 格化,希望明月捎去自己的愁思,表达了对朋友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活动5【活动】拓展阅读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⑴

客自长安来⑵,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⑶。

此情不可道⑷,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⑸。

作品注释

(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韦八: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

⑵客:指韦八。 ⑶咸阳:指长安。

⑷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 ⑸望望:瞻望,盼望。

活动6【活动】赏读李白

其诗今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送别诗、友情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客中作》《山中与幽人对酌》《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2、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蜀道难》,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

3、描写渴望建功立业,仕途艰难,内心苦闷的:《秋浦歌》《南陵别儿童入京》《把酒问月》《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古朗月行》《行路难》《月下独酌》等。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朝廷重用,为国效劳,却怀 才不遇,诗人内心悲愤,常借酒、借月抒怀,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

4、边塞诗、宫怨诗:《关山月》《塞下曲》《劳劳亭歌》《玉阶怨》《怨情》《长门怨》《子夜吴歌——秋歌》,表 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

活动7【活动】秀我风采

师生共读《将进酒》

活动8【活动】赏读李白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古诗词的美,我们和王维一起“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杜甫一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动9【作业】课下作业

自由阅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友情诗,背下来,下节课背给小组的同学听。2、自己尝试着写一首小诗,发到梦想花开群里。


闻王昌龄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诗的内容,学习本诗情景交融、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情景交融、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今天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

游戏看图猜诗歌。猜出诗歌并朗读。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了解到李白是一个热情奔放、想象丰富、重情重义的人。今天,我们将走进他的另一首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又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背景链接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初读诗题,初晓诗情

1、学生读诗题,联系课下注释,解释题目意思,并划分题目朗读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简要说说李白写下这个诗题的时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四、初读诗歌,寻找诗眼

(一)朗读诗歌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全班齐读。

(二)初步理解诗歌,读懂诗眼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暮春时节,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2、寻找“诗眼”

从诗歌中选一个词作此诗的“诗眼”(愁心)

五、再读诗歌,读懂诗眼。小组讨论

1、诗人借助哪些景物来表现“愁心”?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这表达了李白对朋友被贬谪的悲痛,心里在滴血一般。

2、诗人因为什么事情而“愁”呢?“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表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见。

3、诗人的愁心托付与谁了呢?为什么?

明确:“明月”

因为:(1)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象征着亲情、友情的纯洁。

(2)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引人深思。

(3)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六、名句赏析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七、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八、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闻王昌龄教案(7)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背诵,感知诗意。(重点)

2.学生品味,感悟诗情。(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赏析,感悟。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课前推诗,启迪诗心

(一)学生说诗

(二)教师评诗

平时,我们经常不知道作者的诗说是李白的,何止是张冠李戴啊!网上还传说李白是预言家呢!(看PPT)其实,要说李白的预言,只有一次,那就是他说“随风直到夜郎西”,10年后,他被贬到比湖南夜郎县更西的贵州夜郎国。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一)诗人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西域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音律和谐,意境奇妙。写月名,捉月死。

学过诗作:《古朗月行》(前四句)、《静夜思》、《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名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背景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与李白并称“七绝圣手”;学过《芙蓉楼送辛渐》、“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被贬夜郎而作。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有密切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其性格与李白傲岸不羁较为相似,因“不护细行”而被谤贬龙标尉。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此不幸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慰藉。

三、披文入情,感悟诗情

(一)朗读试背:听读、齐读。(节奏、平仄、押韵)

(二)感知意象:杨花、子规、明月。

(三)品悟感情:忧伤、同情、牵挂、安慰。

四、深入品味,鉴赏诗美

(一)语言美: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二)韵律美:平仄谐调,押韵清晰。

(三)意象美:情景交融,寄托深沉。

(四)情感美:真挚淳朴,深切感人。

五 、布置作业,拓展诗境

1.默写这首诗。

2.查找“月亮”或“友情”的古诗并标上平仄。

3.探究“龙标”、“五溪”、“夜郎”的变迁。


闻王昌龄教案(8)

(一)、出示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二)自学指导

1朗读,

2、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 什 么 李 白 独 选“ 子规啼” 来 入 诗 呢? 。

4、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6、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5、 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6、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7. 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三)合作交流

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四)协同展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4、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


闻王昌龄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人世:背景、作者。

2、诵读诗:学会诵读,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3、赏析诗: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品读背诵全诗,体会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待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三、背景介绍: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四、标题解说: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五、听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六、感悟诗意,鉴赏意象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五条溪水。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夜郎以西。

诗中写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有何内涵?

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即柳絮,有漂泊无定之意。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明月”代表思念,自古以来就有遥寄相思之意。

七、品诗欣赏

1、写杨花,子规的啼鸣这两个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2、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3、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4、本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有声有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八、合作学习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1、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2、对社会的愤慨不平;

3、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4、对朋友遭贬的同情。

九、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愁心”寄与“明月”?

作者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自己和朋友都可看见她,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诗人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十、板书总结

写景叙事:扬花子规闻道过五溪

抒情:愁心明月轻风直

主题: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十一、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柳永《雨霖铃》李白《古朗月行》《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十二、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调动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其中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闻王昌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一、文学常识: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近体诗

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

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

举例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二、读:

语速,语调,节奏

三、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四、释题,背景

1、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五、赏析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闻王昌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背诵李白的诗,了解作者及其诗的风格。

2、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了解李白的友情诗及借月抒情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本节课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专门为学生安排了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加强积累。

三、重点难点

理解李白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背诵李白诗,准备课堂展示。

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诗歌。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尚书》中说“诗言志”,我们也经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的诗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怀、个性、才华等,李白的诗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要了解李白,就要从他的诗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又不能不从了解李白的人开始。

活动3【讲授】李白简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李杜”,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 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初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后蒙冤入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拟人和生动的比喻,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活动4【活动】导学自学

1、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反复读,理解内容:

诗人在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

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温馨提示:可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

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 格化,希望明月捎去自己的愁思,表达了对朋友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活动5【活动】拓展阅读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⑴

客自长安来⑵,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⑶。

此情不可道⑷,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⑸。

作品注释

(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韦八: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

⑵客:指韦八。 ⑶咸阳:指长安。

⑷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 ⑸望望:瞻望,盼望。

活动6【活动】赏读李白

其诗今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送别诗、友情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客中作》《山中与幽人对酌》《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2、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蜀道难》,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

3、描写渴望建功立业,仕途艰难,内心苦闷的:《秋浦歌》《南陵别儿童入京》《把酒问月》《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古朗月行》《行路难》《月下独酌》等。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朝廷重用,为国效劳,却怀 才不遇,诗人内心悲愤,常借酒、借月抒怀,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

4、边塞诗、宫怨诗:《关山月》《塞下曲》《劳劳亭歌》《玉阶怨》《怨情》《长门怨》《子夜吴歌——秋歌》,表 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

活动7【活动】秀我风采

师生共读《将进酒》

活动8【活动】赏读李白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古诗词的美,我们和王维一起“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杜甫一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动9【作业】课下作业

自由阅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友情诗,背下来,下节课背给小组的同学听。2、自己尝试着写一首小诗,发到梦想花开群里。


闻王昌龄教案(12)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背诵,感知诗意。(重点)

2.学生品味,感悟诗情。(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赏析,感悟。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课前推诗,启迪诗心

(一)学生说诗

(二)教师评诗

平时,我们经常不知道作者的诗说是李白的,何止是张冠李戴啊!网上还传说李白是预言家呢!(看PPT)其实,要说李白的预言,只有一次,那就是他说“随风直到夜郎西”,10年后,他被贬到比湖南夜郎县更西的贵州夜郎国。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一)诗人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西域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音律和谐,意境奇妙。写月名,捉月死。

学过诗作:《古朗月行》(前四句)、《静夜思》、《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名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背景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与李白并称“七绝圣手”;学过《芙蓉楼送辛渐》、“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被贬夜郎而作。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有密切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其性格与李白傲岸不羁较为相似,因“不护细行”而被谤贬龙标尉。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此不幸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慰藉。

三、披文入情,感悟诗情

(一)朗读试背:听读、齐读。(节奏、平仄、押韵)

(二)感知意象:杨花、子规、明月。

(三)品悟感情:忧伤、同情、牵挂、安慰。

四、深入品味,鉴赏诗美

(一)语言美: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二)韵律美:平仄谐调,押韵清晰。

(三)意象美:情景交融,寄托深沉。

(四)情感美:真挚淳朴,深切感人。

五、布置作业,拓展诗境

1.默写这首诗。

2.查找“月亮”或“友情”的古诗并标上平仄。

3.探究“龙标”、“五溪”、“夜郎”的变迁。


闻王昌龄教案(13)

教学目标:

1、积累“落尽、子规、愁心”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法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3、读诗品诗

指导朗读诗歌

4、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6、总结

杨花:漂泊无定

写景:离愁别绪

子规:不如归去

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探究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

第二课时

课堂同步练习


闻王昌龄教案(14)

一、导入

古人常常将月融入笔端。或望月怀远,或借月抒怀,或遥寄相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一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早年读书学剑,游览名胜,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25岁时,出蜀漫游。42岁时,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放诞不羁,不到二年离开了长安,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参与永王幕府,但被唐肃宗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他走到四川奉节时,得到赦免。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终年62岁。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

三、朗读诗歌

听范读,仿读。

指读,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解释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结合注释,试译诗句。

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参考: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五、诗歌赏析

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明确:写景抒情的诗。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花,子规

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体现出飘零孤寂之感。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

(3)烘托心情: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从这句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友人离别的痛苦。

“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对友人的深切同情。

“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明确:“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明确:月的意象。

(1)月形--团圆。

(2)夜静月明,容易引起遐想;

(3)明月升起,千里可共。

(4)明月皎洁,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明月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明月与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体现作者对友人同情和关怀,还表现出两人的友谊如明月般纯洁光明,也寓两人的友谊就如明月长在一般会长存。

表现出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六、主旨归纳

明确: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漂泊不定

子规--不如归去

明月、轻风--寄送愁心:抒情--关怀、思念


闻王昌龄教案(15)

一、目标设计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五)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六)合作学习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要点: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心

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七)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八)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九)总结储存,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②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意境。


闻王昌龄教案(1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背诵李白的诗,了解作者及其诗的风格。

2、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了解李白的友情诗及借月抒情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本节课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专门为学生安排了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加强积累。

三、重点难点

理解李白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背诵李白诗,准备课堂展示。

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诗歌。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尚书》中说“诗言志”,我们也经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的诗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怀、个性、才华等,李白的诗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要了解李白,就要从他的诗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又不能不从了解李白的人开始。

活动3【讲授】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是中国文学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初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后蒙冤入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拟人和生动的比喻,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活动4【活动】导学自学

1、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反复读,理解内容:

诗人在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

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温馨提示:可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

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希望明月捎去自己的愁思,表达了对朋友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活动5【活动】拓展阅读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⑴

客自长安来⑵,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⑶。

此情不可道⑷,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⑸。

作品注释

(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韦八: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

⑵客:指韦八。⑶咸阳:指长安。

⑷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⑸望望:瞻望,盼望。

活动6【活动】赏读李白

其诗今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1、送别诗、友情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客中作》《山中与幽人对酌》《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2、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蜀道难》,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

3、描写渴望建功立业,仕途艰难,内心苦闷的:《秋浦歌》《南陵别儿童入京》《把酒问月》《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古朗月行》《行路难》《月下独酌》等。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朝廷重用,为国效劳,却怀才不遇,诗人内心悲愤,常借酒、借月抒怀,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

4、边塞诗、宫怨诗:《关山月》《塞下曲》《劳劳亭歌》《玉阶怨》《怨情》《长门怨》《子夜吴歌--秋歌》,表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

活动7【活动】秀我风采

师生共读《将进酒》

活动8【活动】赏读李白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古诗词的美,我们和王维一起“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杜甫一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动9【作业】课下作业

自由阅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友情诗,背下来,下节课背给小组的同学听。2、自己尝试着写一首小诗,发到梦想花开群里。

相关推荐

有关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英语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申请。入校以来,我坚持刻苦学习,通过四年的积累,拥有了作为一名跨世纪师范大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担任班级干部期间,注重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
展开详情

小学生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
习惯一: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从别人的闪光点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这么做?”这个时候,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是极有必要的。曾经有个孩子不
展开详情

关于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试题
例1:小华今年12岁,他妈妈今年48岁,多少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多少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解:首先,不管是今年或今年前、今年后的若干年,小华和他妈妈年龄的差都是相同的,妈妈的年龄比小
展开详情

高考倒计时30天语文作文押题

高三语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
展开详情

励志名言名句

名人名言
1、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3、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古希腊]4、管别人心怎么想眼怎么
展开详情

漫画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教学反思
漫画教学反思(1)《“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训练用文字“漫画”老师,属于写人篇。从中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人的方法,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本次的写人训练是
展开详情

大学生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暑假假一放,经过一番准备,我
展开详情

定格记忆500字初中作文

七年级语文
窗外的花静静的开着,散发出阵阵清香,正是个怒放的年华,而我却在寂寞、等待中凋零、枯萎、死去。原本有意无意的谈着家里的事,他很想搬出去生活,我知道。可是很多细节的问题他未曾面对过,纵然比我大一年零两个月
展开详情

安徒生童话小学读书心得感悟

五年级语文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这些作品饱含着作者的艰辛、智慧、热情和希望。《安徒生童话》能以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给人以启迪。阅读这些童话故事,不仅培养了我
展开详情

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学习英语
熟练掌握音标,从词汇相对简单的阅读材料开始学习,每天通读1-2篇文章。遇有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先空下,继续向下读。第一遍阅读结束后,查词典,在单词旁边记下其音标和词义。细读、精读文章,理解每句每段的含义。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12高考百日誓词 家庭教育格言 小学一年级我的理想作文 学前教育实习论文 假期社会实践心得800字 小学怎么写关于描写哥哥的作文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精品19篇) 结构游戏教案(精编20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新生军训总结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热门19篇)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 肩膀500字优秀话题作文 高三学会感恩议论文范文 高二国旗下讲话演讲稿范文 诗词的魅力550字八年级作文 军训口号霸气标语 楷书教案(优选4篇) 导师对研究生评语(推荐16篇) 孔乙己续编作文 感动的名人名言(集合5篇) 驾驶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桥之思教学设计(优质7篇) 数字歌教案(必备19篇) 大学生寒假打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论语》试题 索溪峪的野读后感优秀范文 我的“长生果”读后感 太阳的话教学反思(实用10篇) 蓝色的海豚岛小学读书笔记 罗霄山脉 2018最新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测试题 成功的励志座右铭 我喜欢的季节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2022高一作文散文 好习惯的养成班会教案(推荐7篇) 感知地球的千里眼阅读答案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致青春诗歌(必备17篇) 场景描写的句子(集锦3篇) 黄碧云的经典语录 关于祖国诗歌(集锦16篇) 十二生肖牛的故事(优选5篇) 小学六年级作文参观消防大队 间隔问题应用题答案 2010年教师节活动方案 中考作文 音乐游戏开始和停止教案(汇总8篇) 心情的签名 最伤感的诗句(通用3篇) 2022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8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高三1000字 初一数学知识点苏科版 六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工作座右铭 朱自清春读后感范文 献给准高三生的励志演讲稿 最新红楼梦读书笔记 青鸟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 音乐娃哈哈教案(精编8篇) 军训时的作文主题范文 一次函数练习题(热门3篇) 高一政治知识点必修二归纳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 珍惜时间800字议论文作文 关于期中考试后作文300字 笑猫日记读书心得 交通安全教案及反思(精编6篇) 认识交通安全标志教案(精品7篇) 礼貌的成语(集合3篇) 中华美德小故事(汇总8篇) 幼儿园老师实习体会 拍手唱歌笑呵呵教学反思(通用4篇) 机械金工实习报告总结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物质的溶解教案(推荐15篇)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范文(汇总5篇) 2006教师节演讲稿 火烧云课后练习题 流年似水500字初中作文 初中十佳学生事迹材料 2022年青鸟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公司励志名言(甄选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练习题 天气课件(集合17篇) 史记读后感800字高三 考试总结作文 小学查理九世读后感范文 高一温暖议论文800字范文 万圣节 选择正确的方法800字满分作文 一只贝教学反思(精品7篇) 分数乘法的练习题(优选11篇) 难忘的八个字教案(集合20篇) 立春吃什么好 学习心得英语 诗歌夏天的歌(热门10篇) 高三语文作文800字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大学生打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00字 考试工作安排方案(优选5篇) 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精品5篇) 关于母爱的名言和诗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优选13篇) 初夏的句子(精编9篇) 小王子读书笔记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优质20篇) 十佳护士先进事迹材料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初一英语知识点 有关高考语文作文常用素材 高二英语必修四知识点 2022年济南初中化学知识点 中学生实践心得体会750字 夷陵广场作文 六年级关于英语语法知识点整理 幼儿园家庭教育心得 幼儿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小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初二常考的数学知识点平行四边形 关于学习的名言 简爱读书笔记600字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可爱女生的个性签名大全 高考英语的实用答题技巧 高一日落作文800字范文 企业军训学员感言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点赞青春550字八年级作文 六年级读安徒生童话有感范文 暑假实习工作心得 2022年读匆匆有感范文300字 散文家(集锦7篇) 竹笋腌鲜汤 小学英语高分作文万能公式提分必备_8种情境下100个好句 高中语文提分小方法 圣诞节名言(推荐4篇) 《聪明的人》阅读答案 考试之后作文【热】 谈谈美食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读书笔记800字 考试后的反思作文350字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集锦16篇) 平凡的力量征文(汇集7篇) 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期末考试作文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 最美的风景500字初中作文 「策划方案」教师节活动策划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甄选5篇) 周长练习题(通用6篇)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范文500字 多项式说课稿(汇总3篇) 孟子的名言警句集锦 入学军训感言700字 五年级谚语大全 狮子王观后感 2022年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感悟 狼图腾读书笔记500字 科幻作文400字四年级_科幻作文 设计师座右铭 水墨游戏教案(甄选8篇) 色彩的和谐教学反思(精品8篇) 影子教案(优选20篇) 大一新生军训感言 高三地理可持续发展专题知识点总结 英语的时态与语态知识点(汇集12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合集10篇) 我的教学反思数学(汇总18篇) 曼典瀑布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高一记叙作文2022学生 小学三年级作文:买零食 电话销售个人总结 《风雨》贾平凹阅读答案(精品4篇) 海燕郑振铎的阅读题及答案 埃及是什么人,什么人种,官方语言,信奉什么教 无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通用3篇) 2022-2022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附答案) 高一温暖议论文800字 国庆节快乐 精神救助阅读答案 初二英语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关于中考作文6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优秀小学作文 考研计算机备考指导 期末考试的感想(推荐18篇) 怎么样写一篇关于我的哥哥的4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幼儿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夏商历史人物故事六则 二年级小学生的寒假假期计划总结 关于品德的成语(集锦6篇) 高一成长的路作文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爱与自由读书笔记1000字 关于珍惜的句子(汇总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