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优质19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优质19篇)

杨*** 22-12-20 考试资料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潭中鱼百许头/杂然相许C.不可久居/居数月,典马将胡骏马而归D.乃记之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2】.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小题3】.全文两次写列“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

【小题1】D

【小题1】(1)(游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而敏捷。

(2)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1】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恹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2)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本文是按照游踪顺序写的,文章的内容依次为: , 、, 。

3、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与浏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及背景来分析。

参考答案:

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的源流,潭周围的气氛。

3、观鱼时心情时快乐的,从写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以得知,作者融个人感情于鱼儿的愉悦之中;后来坐潭上,心情是孤凄悲凉的,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写可知,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内心深处忧伤凄苦,从自然中获得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抑郁忧伤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3)

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

斗折蛇行 折:( )

其境过 清:( )

2.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

3.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4.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1. 互相交错 曲折 凄清,冷冷清清

2.“心乐之”,心里很高兴。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

3.自由自在,活泼天真。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4.愁苦心情。萧森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内心的隐痛,以致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4)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3)窥谷忘反(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摆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5)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粗点的词。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鸣飙环,心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格外(2)大约(3)凄清

2.(1)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琳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 潭中景物 幽静(清幽、幽深、凄清、冷清)

4.答案: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6)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 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3:本文多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结合所给语段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

小题1:大约 忽然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停留

小题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小题1:示例一:写鱼:先写“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的静态画面,后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活动画面,妙趣横生。

示例二:写溪流:“斗折”写的是溪身,这是静止的;“蛇行”写的是溪水,这是流动的。一动一静,各具特色。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斗”这个字就是使动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彻、凄、寒、悄怆幽邃等字。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出效果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7)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似与游者相乐 心乐之

C、绿树村边合四面竹树环合

D、水尤清洌 其境过清

2、从文中找出与“斗折蛇行”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句,并将相同用法的词加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

文章对游鱼的描写,意图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4.衬托潭水的清澈和作者的愉快心情。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8)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跋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跋: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D )

A.潭西南而望 B.隶而从者

C.跳而东西 D.而他峰又复跃出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佁然/不动 B.乃/记之而去

C.仰视/白日 D.其/峰峦变幻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D )

A.[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2分)

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9)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布石上 布:___________________

(3)隶而从者 隶: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心乐之 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D、乃记之而去 乃石性坚重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答案:

17、答案(1)凉

(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

(3)随从

解析

冽:凉。布:投射,照映,分布。隶:随从。

考点: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18、答案:C

解析:A、代词/结构助词;B、代词,可译为“它”/在“如……何”前面加强反向语气;C、都是“因为”的意思;D、于是/是。

考点: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19、答案: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文言文节奏,要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本题中,“其岸势”是主语,“犬牙差互”是谓语。

考点:文言句读。

20、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解析:要抓住关键词语,如上句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词状语,注意词类的活用。另外还须适当补充和调整。

考点:对文言句意的理解。

21、答案:B

解析:“似与游者相乐”不是“作者与游人同乐”,而是“鱼儿与游人相乐”。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还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玄宗。随从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考点: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0)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3分)

(1)猛浪若奔(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清( ▲ )

小题2: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在描写内容和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下面两个句子各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参考答案:

小题1:(1)飞奔的马(2)大约(3)因为(3分)

小题1:描写内容:水清;描写方法:侧面描写(2分)

小题1:(1)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分)

小题1:(1)向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感。(2)孤凄悲凉的心境。(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在描写内容和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根据文章的能力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来体会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

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

11、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1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 转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亩百许头 许______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以______________ 清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A.过犹不及

B.矫枉过正

C.文过饰非

D.言过其实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小石潭记》选段中指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参考答案:

1.(1)飞奔的马;(2)通”啭“,婉转发声;(3)大约;(4)因为;冷清

2.C

3.(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日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曲曲折折,时隐时现;

(3)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寞极了,幽深极了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其箭,猛浪若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清澈见底;淡泊名利、爱慕美景(或爱慕美景、避世退隐);被贬官之后孤凄悲凉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3)

文言文。(11分)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2分)

(1)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堪:

(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2分)

【小题3】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本文第2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2)、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⑴不平的岩石 ⑵像狗牙那样

【小题2】⑴、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⑵、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相互遮盖缠绕,摇动下垂

【小题3】⑴水尤清冽 ⑵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堪”课文注释中有,如果记忆清楚就直接解释,如果记忆不清,就概括语境解释字词。“犬牙”按字面义理解即可。

考点:古文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皆常用字词。学习古文,要注意积累词汇,尤其是对多义词,学习时要注意举一反三,学一知三,归纳识记,判断时可从自己归纳的多种义项中考虑选择。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翻译要注意“斗”和“蛇”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见”不是能看见,是“现”,“明灭”意为“隐隐约约”。第二句要注意尽量把每个字都译出来,译句也要尽量做到句式的工整。

考点:文言翻译

点评:本题有难度,虽然是学生学过的课文,第二句难译字较多,不好翻译。翻译文言句子,关键字词要解释清楚,尤其是与现代字词意思有混淆的,更要注意解释古义,不可望字见义。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一句理解,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幽邃”“过清”是写环境特点,“悄怆”“寂寥”“凄神寒骨”是写作者的心情。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课文,此问题是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学生熟悉。平时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听老师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理解问题,强化记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4)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饴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2分)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D.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小题2: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例:斗折蛇行 A.猛浪若奔(《与朱元恩书》)

B.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小题3: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写出了小石潭水什么样的特点?(2分)

小题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在写景呢,还是在写情呢?如果是写景,请说出写的是什么景;如果是写情,也请说出渗透了什么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主要写法:侧面描写,写鱼是为了写水。特点:潭水清澈(写法答对得1分;特点答对得1分)

小题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写景又写情。(1分)景是幽深凄清寂寥之景(1分)情是神骨凄寒心情忧伤之情(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D项中“清”都是“水清澈”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C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水清”这一特点。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5)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选自《》,作者,著名的文学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3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佁然不动

3、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1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答:

答案:

1、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 永州八记

2、寒冷 依托 像北斗星那样 愣住的样子

3、目的:衬托水的清冽,说明环境幽清

4、(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2)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

5、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的,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

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因而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6)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7)

1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卷石底以出 卷:( )

(2)怡然不动,俶尔远逝俶( )

12、解释下列句中点的字词。(2分)

(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嵁: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14、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_________

(2)文中第②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8)

与朱元思书与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⑴猛浪若奔 ⑵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2分)

甲文: ; 乙文: 。

【4】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答案

【1】⑴飞奔的马 ⑵凭借 ⑶大约

【2】⑴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⑵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乙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⑴向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感。 ⑵孤凄悲凉的'心境。

对比翻译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9)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2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A、伐竹取道 B、心乐之

C、疾趋,度石罅 D、山行之极观也

2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不以物喜 D.全石以为底

28、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29、两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2分)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30、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心乐之

(1)《观第五泄记》

(2)依依不舍

参考答案:

26、(2分)砍伐 以……为乐 走 景象

27、(2分)B

28、(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29、 清 伟(或:疾)

30、(2分)(1)心情快乐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啸、老虎嚎叫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竖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志愿者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钱强,男,汉族,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0xx级测绘工程专业,现为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会常委、青年志愿者中心负责人,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爱心包裹温暖行动”项目山西地区高校负责人
展开详情

安全知识班会策划书

安全知识
新学期开学之际,为切实增强我们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潜力,保障我们大学生安全,辅导员带领我班全体同学召开了“首日教育”主题班会,会议由同学主持,辅导员老师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一、班会主题:关注
展开详情

论语文言文阅读答案(优选6篇)

答案
论语文言文阅读答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展开详情

形容吃饭的句子(集合3篇)

句子
形容吃饭的句子(1)1、冬天就是吃火锅的季节,我要安安生生做个胖纸。2、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3、人生这么短暂,还是不要虚度光阴的好,要么好好睡觉,要
展开详情

折扣教学反思(集锦17篇)

教学反思
折扣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六年级(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97页例4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至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打折的含义,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法;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
展开详情

语文摘抄美文美段

高二语文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瓜果飘香带着丰收喜悦的季节;秋天是个充满童趣的季节;孩子们能够去捉蛐蛐摘果子,还能够去金黄的田野放风筝去树林里捡落叶;当把收集的落叶拼成一幅幅图案时,就会是世上最漂亮的图画
展开详情

2022高三数学高考答题技巧_高考数学高分知识点

高考辅导资料
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
展开详情

试题难度(集锦7篇)

试题
试题难度(1)整体偏易对词汇量要求增加南昌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王志军:今年高考英语卷整体偏容易,但拿135分以上的高分还是有点困难。今年英语科目阅读总词汇量比往年略有增加,难度与去年持平。书面表达一改前
展开详情

常见的绕口令(热门5篇)

绕口令
常见的绕口令(1)雾早晨下大雾,山里看不见路,急坏了小猪、小兔和小鹿。小兔领小猪,小猪拉小鹿,拉着藤,扶着树,一步一步走山路。秋风婆婆来帮助,呼——呼——呼——一下吹散满天雾。遇雨李小鱼和张小宇,放学
展开详情

优秀毕业生生产实习计划范文

实习专题
自从学校安排实习开始,我被__公司录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组装、接线和布线主要涉及PR20XXCH-6S高阻直流配电屏、PR20XXCH-6M高阻直流配电屏、PRD100AC交流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22年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 大学生优秀英语演讲稿范文 烦恼的考试 睡前故事8一9岁(精品5篇) 平行四边形认识教学反思(集合15篇) 形容山水的句子(精选3篇) 电厂实习日记范文 孔子的名言名句精选 幼儿开学第一课教案(实用18篇) 看海教学设计(热门18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精选3篇) 2022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火字成语(合集4篇) 我心归去教案(通用9篇) 高一化学计算题计算方法 选择人生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相关范文 一年级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怦然心动的感觉作文 六年级英语课文知识点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约翰·库萨克 《灰姑娘》读书笔记 2022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卷的答案 五年级读书笔记100字 大学生优秀英语作文 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诗歌鉴赏答题套路(甄选11篇)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集锦 学会变通800字优秀议论文赏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保育员实习鉴定评语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2分钟小故事(合集15篇) 大学生军训个人总结300字左右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教师节的礼物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实用8篇)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 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实用3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辅导员评语字(精编4篇)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范文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集合20篇) 部队给学校军训发言 一年级描写人物的作文 小提琴教案(合集20篇) 语文考试反思作文 超全面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技巧攻略大全 高二物理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撞的成语(汇编4篇) 致逝去的高一作文800字 名著读书笔记推荐 心中的梦想初中精彩范文 初中九年级政治时事答题技巧 跳绳教案设计(汇编3篇) 朋友相遇的句子(精编3篇) 《劝学》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小王子》300字左右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2022冲刺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范文 关于企鹅的小学二年级日记 电视散文(汇总6篇) 回家过年诗歌(汇总6篇) 高一学生军训个人总结2022 军训新生感悟体会总结 高中优秀奋斗作文范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归类 半截蜡烛说课稿(推荐5篇) 胡适名言(甄选19篇) 春夏秋冬教案(汇编18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最熟悉的人 猎人阅读答案现代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练习题(优选3篇) 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怎么提高初一语文成绩 木兰诗测试题(优质3篇) 蟋蟀的住宅优秀教案(集合17篇) 生活幸福的唯美句子(优质7篇) 林海雪原读后感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七年级新生军训小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汇编10篇)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 室内设计顶岗实习周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00字 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汇编20篇) 不要用手揉眼睛教案(推荐9篇) 2022上海浦东新区与闵行区公办初中对口入学方式 300字的军训个人日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天净沙秋思古诗(集合8篇)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总结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轮胎游戏教案(优选16篇) 有关中考作文300字 小青蛙故事(集锦19篇) 关于高三个人学习方法 有关普通话考试作文 今天我值日小学作文 电话销售实习日志范文 小鹿斑比读书心得范文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2022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 以刷碗为题的小学生日记 音乐咏鹅教案(汇总3篇) 往年高考作文时评素材 谈谈服饰普通话考试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 英语经典谚语(汇集15篇) 五年级应用题带答案 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 人生短暂的句子(通用7篇)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必备16篇) 高一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必备3篇) 小蓝企鹅 大学英语作文 小丑名言(实用4篇) 家庭教育主题方案 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我的母亲阅读题及答案(集锦4篇) 假如借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高三600字 高二珍惜的作文800字整理 京杭大运河写景作文 林徽因的散文(必备8篇) 考试800字作文 认识线段说课稿(集锦10篇) 水煮鲢鱼 202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1-15课) 高中800字作文师恩难忘 dna数据阅读答案(集锦4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秋天来了 古诗《画》(集合5篇) 愉快的六一儿童节500字五年级作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想及心得 绘本小故事(推荐6篇) 一位状元谈高中各科学习方法(优选11篇) 端午节经典诗歌朗诵(精品9篇) 实用的安全知识作文 高二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安全知识作文 实践课心得体会范文 期中考的作文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范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 高考作文万能人物素材 电视台实习日记范文 歌唱祖国的诗歌朗诵(通用7篇) 关于细节的名言(合集3篇) 二年级读书笔记 生活中的幸福500字小学作文 幸福是什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爬山虎的脚》读后感范文 春天写景作文 优秀毕业生实习报告总结范文大全 二年级的理想作文怎么写 高二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 原地投掷垒球教学反思(推荐4篇) 祖国周年华诞诗词(实用10篇) 人口教学反思(优选17篇) 大学英语作文 2022银行个人实习工作报告 赞美友情的名言(通用6篇) 一分钟英语小故事演讲(甄选4篇) 安全知识作文 感恩父亲高一作文1000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关于责任议论文(甄选10篇) 正能量名言名句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范文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教师节快乐祝福语 捅马蜂窝说课稿(甄选4篇) 单位给予实习生的评语 时间在流逝500字小学作文 5年级写事作文(精选20篇)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社会实践村委会心得体会 夸夸我和我的好朋友教案反思(精选5篇) 高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精品6篇)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 设计师的名言(优质6篇) 关于爱心的中考语文作文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答案(优质5篇) 轻点关门阅读答案 2022高中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 高一学生物的学习方法 以考试的作文